如何合理使用和更好地管理外援,一直都是CBA重点研究的课题,为此做了很多的改革和尝试。从上赛季开始,CBA加大了改革力度。18-19赛季,CBA增加更换外援次数,常规赛从2次增加到4次,季后赛从1次增加到2次,这大大提升了俱乐部调整外援的空间。19-20赛季,CBA继续推出关于外援的新政,规定外援只能签为期1年的非完全保障合同,只有打满20场或者超过2个月,才能转为保障合同。这项规定又被球迷称为“布拉切条款”,可以大大降低俱乐部换外援的成本。
如今CBA又在讨论一项关于外援的改革,根据篮球记者贾磊爆料,拟本赛季将外援注册人数从2人增加到4人,不再限制赛季中外援更换次数,每场比赛报名可从四名外援中任选两名外援上场比赛。外援上场时间仍延续上赛季规定,2人四节六人次,第四节一名外援。在笔者看来,如果这项改革方案通过,那么恐怕是弊大于利!
这项改革能让俱乐部使用外援更加灵活,好处是可以增加不同位置的竞争力,外援与外援之间,外援与本土球员之间都会出现竞争。以往CBA双外援配置基本是1名内线外援+1名后卫外援,其他位置必须用本土球员,再差也得用,导致有些球员安于现状。而按照新规注册4名外援的话,1-5号位都是能用外援的了。这意味着,有些本土球员的位置就不是雷打不动了,而外援如果出工不出力的话,那就会随时被换掉。或许这项改革的出发点是好的,但真正执行的话,可能是另外一番景象了。
这项改革其实是“土豪条款”,有钱的球队可以囤积4名强力外援,轮着用,根本不用考虑伤病和停赛的问题了。这个外援出现伤病,那替补外援直接顶上;如果外援面临停赛多场的处罚,那就直接换掉;这就可以避免单外援出战。没有单外援场次的话,这是不利于锻炼本土球员的。要知道,当初丁彦雨航就是在山东男篮单外援时期练出来的!还有就是,有些球队为了成绩,肯定会狠用外援,这场这个外援打满48分钟,下一场换个外援打满48分钟,反正不用考虑体能问题了。这样的后果是,本土球员的生存空间会被进一步压缩,看外援表演就可以了。
此外,可以注册4名外援的话,肯定会增加俱乐部的投入。对于新疆男篮、上海男篮、北京男篮这样的土豪球队倒没什么,但对于小本经营的球队来说,那就捉襟见肘了,这会导致CBA两极分化变得更为严重。当CBA变成烧钱游戏的时候,这对青训的打击可以是毁灭性的。尽管CBA会硬性规定青训投入最低资金,但如果囤积4名外援能更快取得好成绩的话,试问俱乐部在青训方面的积极性还会那么高吗?再者,原本有些俱乐部在青训的投入是要比规定的最低要求高的,但他们很可能也只按照最低要求来执行,然后用省下来的钱增加外援预算。
不得不说,至少从目前来看的话,这项改革对CBA和中国男篮都是弊远大于利的。最希望这项改革通过的,恐怕就是经纪人了,双外援变成四外援,他们就能获得更多的佣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