攒劲!
今天大界首又获得一国字号名片!
国家知识产权城市!
此前,界首市自2015年以来
一直是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
12月7日上午,界首市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城市验收会在界首举行。会上,验收组现场评审、现场打分,现场宣布验收评定结果,界首成功甩掉试点,正式转正!
近年来,界首市已经形成了以循环经济为主导,营养与健康、装备制造并驾齐驱的“一主双优”产业格局。2016至2018年连续三年GDP增幅全省第一,并且连续三年进入全国投资潜力百强县前十,规上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等主要经济指标连续进入全省前五,呈现出“超乎预期、阜阳领先、皖北居先、全省一流”的良好形势。
在三年试点期间,界首还新获批国家中小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推进工程试点市、专利权质押融资保险试点市等荣誉,市知识产权局先后获得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实施工作先进集体、全国知识产权系统人才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专利系统先进集体和省劳动模范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全市拥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一家,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数量居阜阳市首位、全省前列,今年又有2家企业即将获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0家企业即将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
优化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机制
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机制,先后制定并实施《界首市专利权质押贷款管理暂行办法》《科技创新资助奖励办法》《界首市科技创新考核评比办法(试行)》等多项支持知识产权方面的政策。建立与政策相配套的财政资金引导扶持体系,设立1亿元创新引导资金。2016-2018年,全市知识产权资助奖励资金累计达3625万元。
提升知识产权创造能力
近年来,界首市积极开展规上企业、创新型企业等知识产权“消零”行动。今年1-10月,全市获得发明专利授权量169件,位居全省县级第二,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为13.8件。目前,全市有中国驰名商标1件,著名商标28件,有效注册商标3557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1件,软件著作权登记33件。
全市共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创新联盟、企业技术中心等省级以上研发平台57家。先后有华信、天能、东锦等80家企业与北京大学、中科院、中科大等50家科研院所进行合作,签订产学研协议350余份。通过合作,北大富硒康、强旺调味品等300余种高新产品相继涌现。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界首市在集中对专利产品、商标、图书、报刊、音像制品和软件市场进行专项检查的同时,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知识产权保护环境,2017年田营工业区获批“第四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2018年,东城工业园又“第五批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规范化培育市场”。
2016—2018年,参保企业达64家,承保件数136件。通过专利执行保险工作的开展,带动了企业专利维权保护的深入推进。
积极开展知识产权运用
界首市积极推进专利产业化引领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专利质押融资,积极培育贯标优势企业。2016—2018年,全市优选6项目给予专利产业化资助。在专利工作的支撑下,全市高新技术企业已由2016年39家增加到现在87家,共计3件专利获得省先进专利奖,高新产值增幅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先后获批国家动力电池循环利用高新基地、国家火炬界首高分子材料特色产业基地。2016—2018年,界首有33家企业办理专利质押合同登记,完成质押融资2.106亿元,9件商标质押贷款,贷款3.09亿元。全市现有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企业1家、优势企业7家,省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家、知识产权贯标企业26家,阜阳市级知识产权示范企业3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43家,各类示范、优势企业数量均居阜阳首位。
(刘晓蕾)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lGK4G4BMH2_cNUgSWy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