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口秀大会》请吴昕和于谦当常驻嘉宾,可以看出李诞的“野心”

2019-09-24   小师妹爱八卦

9月22日晚上《脱口秀大会》经过2个月虽没有硝烟弥漫的战争,但却依然残酷无比的激烈竞争。终于以卡姆冠军,王建国亚军结束了。更是邀请了在喜剧电影界比较有影响力的徐峥来压轴点评总决赛,可以说非常有面子很成功了。


2018年因为《吐槽大会》的成功和李诞个人品牌的价值,公司延伸出一档新的节目《脱口秀大会》,今年更是以开放麦的形式竞争脱口秀大王,专门请来了吴昕和于谦做为领笑员。网友们都说,请来这两个人除了看出李诞的聪明之处,还有就是他的野心。


请来于谦和吴昕,他们既代表着专业又不会喧宾夺主

第一期刚出来时,网友看到固定嘉宾是于谦和吴昕,都发出疑问:为什么不是郭德纲和谢娜呢?

这就是李诞的聪明之处,谢娜和郭德纲来确实会让节目大放溢彩,综艺效果会好很多也会提出更专业的意见,但是节目也会变成“娜式幽默”或是“郭式相声”,而李诞只能坐在那里变成配合的傀儡,在两位大佬面前他怎么能cue流程呢。


但吴昕和于谦就不一样了。于谦作为“德云皇后”,他性格善良从不于人交恶,德云社进进出出这么些人,只有他一直陪在郭德纲身边与德云社共进退。他一直是那个捧哏的人,而且效果极佳。



吴昕大家都知道从来不争不抢,站在全国最好的综艺节目13年来一直都很配合的扮演着属于自己的定位。但你把她单独拉出来主持任何一档节目都非常的出色,而且特别有梗。


节目组决定邀请这两个人时可以说是进行了各种考量,越看越觉得这两人合适,于谦老师会给大家一些比较专业的意见,吴昕因为选秀出身,加上这些年定位的边缘化,会给这些PK的演员们一些善意的提醒和安慰。


果然节目一出来,吴昕和于谦不但没让李诞失望,更没让观众失望。在李诞眼里,他们没有喧宾夺主,虽然他们俩咖位名气都比自己大,但他们都非常配合的配合着李诞,李诞享受了张绍纲上季的待遇,特别的过瘾,一直被大家叫“诞总延总”的。


在观众看来,于谦针对每一个演员的评价都没有“火气”、堪称“圆润”。他夸奖他们的同时会巧妙的指出大家的不足,如他看到呼兰没有气口,节奏乱,吐字不清让呼兰练习惯口,呼兰就真的去练习了,“哮喘”真的好了很多;你以为是来听他说相声的,却猝不及防上了一堂艺术理论课~


吴昕的语言能力和临场反应,给节目效果加了不少分。也贡献了几个热搜,也是非常称职的领笑员,非常的捧场,只要稍有笑点她就非常配合的笑出声。点评用的措词也都比较温和,大多都是夸奖。


一个公司的老板如果一个人想找人合伙开公司,肯定会找两个有实力但善良低调的人来入股,这样掌控权还在自己手里。而不是找两个实力远远超越自己,加入了公司后自己完全就没有话语权,只是听从他们安排的执行者。



为了不让成员们太过膨胀,进行PK

脱口秀是中国刚兴起的行业,目前李诞公司是一家独大,为什么这季他们一直强调他们的公司名称,看似包袱,其实是有意的让观众记住,就像德云社一样。


为什么德云社的人会陆续离开,因为行业内没有任何竞争也没有排名,以为自己天下无敌了,被太多掌声和粉丝冲昏了头脑,内心膨胀感觉离开了德云社也照样牛逼,就出去自己当老板单干了。


李诞公司这些人随便拉出来程路、思文、王建国都是编剧出身,庞博上海交大计算机系毕业,呼兰是某外国名牌大学精算系毕业,张博洋是国外某名校金融系毕业,他们脑子不但好用而且见过世面,出去单干了不但会写段子还会分析市场。


为了避免走德云社的路子,没有外界的压力,他们就采用内部PK的办法,让他们互相残杀,你以为你是最好的了,收获很多的掌声,网上有很多粉丝,可是每一轮的PK中,都会把你的骄傲P得全无,只得把自己揉碎重新开始。


比如庞博,上季的脱口秀大王,一个动不动就能上热搜的帅气的男人,他的出现给节目带来了多少流量呀,多少女孩子都是因为要看“交大吴亦凡”才买票进来的。可是就是这样的庞博,还是要PK,前三次都因为稿子质量不行,在小剧场PK时被P了下去没上成节目。


李诞用这种行式让这些人不骄傲自满,要不你看像rork、卡姆这样的人性格一看就是很难驾驭的,可是他们照样听这个89年李诞的话,这就是李诞的聪明和高明之处。


一个优秀的老板在没有外部竞争的情况下让内部斗争起来是很有必要的。如果没有外部竞争内部再不竞争,到时大家都以为自己很优秀出去单干了,到时被斗的就是老板自己了。所以在合适的情况下必须让下属之间进行明争暗斗,分权制衡,这样老板才能高枕无忧。


王建国和庞博的段子笑声之余会有点共鸣,卡姆笑还是笑

在《脱口秀大会》总决赛上,李诞最得意的公司门面王建国,在冠亚军PK时说了一段特别真心的话,他说他不知道他每次演讲到底是取悦自己还是取悦观众好,他一直在痛苦也一直在比较也一直在妥协,他一直都在摸索,一直在前进。


颜面担当庞博讲了一个粉丝哥哥是植物人的段子,他一直在纠结,他不忍心把这个残忍的事实当成笑话讲出来,得到粉丝的同意和鼓励后,他试着在总决赛时分享出来,如果能用喜剧的方式把不幸和痛苦分享出来,引发大家的思考,这很有意义呀。



不管是王建国还是庞博,他们都知道这些故事有点丧,经过这么多的PK他们很明白讲什么段子能让观众嗨能让观众投票,可是他们还是选择在总决赛时讲了出来,让大家笑的同时眼角却带着泪。


冠军卡姆很好,很燃,真的实至名归,可是他讲完了,你也笑完了,就过了什么也没记住。就如喜剧电影,当《泰囧》火了后,每个人都想去拍喜剧电影。都以为只要让观众笑了就是喜剧电影。


如邓超的、大鹏等导演的电影,确实很搞笑,可是笑了之后呢?你会发现除了搞笑还是搞笑,走出影院甚至除了搞笑你都不知道电影演了些什么。这样的电影多了观众就会失去兴趣。

而徐峥、沈腾、黄渤、王宝强的电影为什么除了票房高,口碑也会如此的好呢?因为你在影院笑的同时,会感觉到一丝的悲哀,笑着笑着发现眼角带泪。因为他可能触动了你的某个神经可能是你曾经经历过的事情。


这就是卡姆和王建国、庞博的区别,也是徐峥、黄渤、沈腾和邓超、大鹏的区别。

高级的喜剧让观众大笑的同时,会有深思会收获点什么。普通的喜剧就是为了笑而笑,笑完之后呢?就如同很多嘉宾来说卡姆的表演,很搞笑很搞笑,可是什么也没记住。没有任何引起共鸣和思考的东西。


不管是李诞邀请吴昕和于谦,还是队员们一直PK,都可以看出李诞的野心,他想把中国的脱口秀继续下去,做成属于中国模式的脱口秀。

对于脱口秀目前刚刚起航的小众喜剧,李诞想通过他的个人品牌效应和团队,把脱口秀发扬光大,将来的有一天,脱口秀可以走进春晚走进各大晚会,像相声、小品那样为更多的观众带来欢笑。


比如大家提起相声就想起郭德纲,提起二人转就想起赵本山,提起小品就想起宋丹丹、冯巩这些人,他想让观众提起脱口秀第一个想到的是他李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