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大方”究竟好不好?过于大方有弊端,教育需要有“尺度”

2020-08-28     育儿小米

原标题:孩子“大方”究竟好不好?过于大方有弊端,教育需要有“尺度”

莓果妈妈原创文章,版权归本作者所有,欢迎个人转发分享

琳琳陪同儿子小宇去水果店买了很多的水果,刚走到小区门口,小宇看到自己的小伙伴和他的妈妈在玩儿,于是小宇很开心的分享给小伙伴一个苹果,小伙伴的妈妈再三推辞,但是孩子一定要给,小伙伴的妈妈夸琳琳教育有方,孩子这么小就懂得分享。

琳琳听后也是非常得意。告别了小伙伴之后,琳琳带着小宇往家走去。结果小宇一路上都没闲着,把买来的水果都分发给了路人,琳琳有些苦恼,她不知道自己要不要制止孩子,孩子显然是有些太大方了。但是直接的制止孩子,琳琳又觉得会破坏孩子分享的行为。

和孩子很“小气”,不愿意与同伴分享相比,有很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有“太大方”的表现,就像琳琳家的孩子一样,把买来的水果都分享给了其他人。显然“太大方”也并非是一种恰当的行为表现方式。虽然孩子愿意分享是好事,但是“太大方”也会对孩子带来一定的弊端。

一、过于大方有弊端,家长要注意

王姐给孩子买来了新的玩具,孩子兴高采烈的把玩具拿到楼下和小伙伴们一起分享。结果小伙伴们玩了半天,孩子却没有玩的了。孩子偷偷的和王姐说“妈妈我想玩玩具!”王姐说“你的玩具,你自己做主!”孩子想了想说“等他们玩完了,我再玩吧!”结果孩子就在楼下看着小伙伴们玩玩具看了两个小时,后来天色暗了下来,小伙伴们都回家吃饭了,孩子也拿着玩具回家了。相信不少家长也有遇到过这样的情况!

1. 孩子的边界感不清晰

当孩子“太大方”时,会觉得对方对自己也会同样的大方,于是行为的边界感会有所影响。孩子的物权意识模糊,对于自己的东西和他人的东西边界感不清,很容易引发与同伴相处中的矛盾。

2. 孩子不懂得珍惜

孩子“太大方”的表现也是一种不懂得珍惜,孩子对于自己所拥有的东西不是很在意,自然在对物品的珍惜方面有所影响。孩子不懂得珍惜也很容易造成孩子以后花钱大手大脚的毛病。

3. 孩子对分享感受有误区

孩子的“太大方”并非会如分享的行为一样感受到快乐。“太大方”是孩子很多复杂心理影响下的行为表现。所以孩子“太大方”和分享并不相同,当孩子误以为两者是一样的时候,孩子对于分享行为的认知也会有误区。

家长们面对孩子的“太大方”行为表现束手无策的时候,不妨从孩子的心理上入手,了解孩子这种行为表现的动机,更加能够为孩子的行为调整找到方向。

二、孩子过于“大方”是哪些心理在作祟?

赵姐家的孩子很大方,每次和小伙伴玩,孩子都会主动的把自己的玩具分享给小伙伴们。赵姐对此也很满意,毕竟自己平时也时常对孩子进行分享教育。不过有一天,孩子在分享给小伙伴零食后默默的哭了。这让赵姐有些困惑,等孩子情绪平复后,赵姐询问孩子为什么会哭了呢?孩子犹豫了一下说,“我不想把零食分给他们,但是又害怕他们不和我玩!”赵姐这才明白,自己平时的教育有问题,总是说孩子不懂分享,小伙伴就不愿意和你玩。这反而剥夺了孩子分享的乐趣。

1. 讨好的心理

孩子出于讨好的心理,认为不分享物品就不会得到同伴的欢迎,所以孩子会勉强自己去分享,虽然自己并不开心,但是为了能够和小伙伴相处融洽,孩子只能隐藏自己的感受。出于讨好的心理,孩子与同伴的相处中处于不平等的位置。

2. 炫耀的心理

孩子出于炫耀的心理,希望自己的物品可以赢得小伙伴们的羡慕。而孩子在同伴的羡慕中获得优越感和满足感。孩子在这个过程中,“大方”成了炫耀的一种表现,同时也是一种强者心理的影响。

3. 出于迎合父母的心理

当父母过分的要求孩子分享时,孩子对于分享会有认知误区,会为了迎合父母的引导,而刻意表现出喜欢分享的样子,以此来希望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表扬。

孩子太大方的行为表现是有很多诱因导致的,所以家长们在应对孩子的这种行为的同时,要讲究办法的选用,有针对性的进行。

三、家长该如何应对、改善孩子太大方的情况

1. 引导孩子理解分享的真正含义

分享应该是一件快乐的事,如果孩子所做的分享行为并不感到快乐,那么就不是真正的分享。孩子太大方的表现如果是为了迎合父母的分享教育,那么家长有必要重新帮助孩子来了解分享的真正意义。

2. 改善孩子的讨好心理、炫耀心理

让孩子明白,友好的相处是建立在平等的沟通之上,所以孩子的讨好心理有必要得到父母的及时干预,引导孩子建立健康、平等的交际关系。炫耀并不能带来持久稳定的友情以及真正的优越感。

3. 引导孩子懂得珍惜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有边界的,对孩子有求必应很容易造成孩子错误的价值观。孩子认为父母可以给予自己所有的物质满足,所以更加不懂得珍惜,玩具给了同伴,父母也会给自己再买一个,那么孩子自然会产生不在乎的心理。

当孩子出现过于大方的行为时,家长要注意找到孩子这种行为诱因,假如父母直接指责孩子败家并非是一个恰当的应对方法。家长有必要引导孩子注意分享的尺度以及什么才是真正的分享。

大家对孩子过于大方的表现是怎么看待的呢?对于孩子的这种行为表达的诱因又是怎样理解的呢?欢迎大家在下方留言评论!让我们在育儿的道路上共同提高!

我是莓果妈妈育儿师,也是一位家有萌宝的宝妈,每天都会跟大家分享很多育儿知识,帮助大家解决带娃的困惑和烦恼,如果您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或分享给更多的人哦!本文由莓果妈妈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fx-NXQBeElxlkkas7h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