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召开安宁疗护服务媒体沟通会 具有首都特色的安宁疗护体系初步建成

2023-04-10     学会之声

原标题:北京市召开安宁疗护服务媒体沟通会 具有首都特色的安宁疗护体系初步建成

4月4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召开北京市安宁疗护服务媒体沟通会,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北京市老龄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小娥,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公众权益保障处处长姚秀军,北京市卫生健康委老龄健康处处长丁卫华,北京协和医院缓和医疗中心主任宁晓红,北京首钢医院安宁疗护中心主任王晓东,以及6家完成转型建设的安宁疗护中心医院院长出席了会议,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北京青年报、经济日报、千龙网、健康报、中国妇女报、中国人口报、北京广播电视台、北京日报等近20家媒体进行了现场报道。

01

安宁疗护服务体系已建立

近年来,为进一步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增加安宁疗护服务供给,适应老年人多样化、差异化的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坚持以需求为导向,加快构建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探索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增加安宁疗护服务供给,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2022年底,95家医疗机构设置了安宁疗护科,开放安宁疗护服务床位650张。

2016年,北京市在15家试点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2017年和2019年,东城、西城、海淀、朝阳等4个区分两批纳入全国安宁疗护试点范围。2020年底,确定了北京协和医院、北京医院为北京市安宁疗护指导中心,并遴选北京老年医院、北京大学首钢医院、北京清华长庚医院、北京市隆福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等9家医疗机构为首批安宁疗护示范基地,示范、引领、指导全市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2022年和2023年,北京市政府连续两年将推进医疗机构转型建设安宁疗护中心纳入了民生实事项目,推动安宁疗护快速发展。

2022年9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关于推进部分医疗机构转型安宁疗护中心建设工作的通知》发布,提出将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北京市第六医院、北京市回民医院、北京市海淀医院、北京市通州区老年病医院、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6家机构转型建设为安宁疗护中心,截至目前,6家机构已全部完成验收评价工作,北京市已建立了以社区和居家为基础、机构为补充,综合连续、机构和居家相衔接的安宁疗护服务体系。

02

6家安宁疗护中心各具特色

北京市鼓楼中医医院充分发挥中医文化和经典理论优势,将中医经典理论与名老中医学术思想作为临床指导,坚持“协同联动为轴、中医经典为经、安宁疗护为纬”,精心打造“中医经典安宁疗护中心”。目前开设床位51张,病房24间。

北京市丰台区蒲黄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北京市首家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的安宁疗护中心,设置床位50张,配备医生6名、护士20名、社工4名、志愿者30余名。中心将安宁疗护纳入到家庭医生签约的个性化服务包中,从居家到门诊、依托“智慧家医”,探索可穿戴设备监测、线上诊疗等“互联网+远程+安宁疗护”服务。

北京市海淀医院安宁疗护中心建立起由医师、护士、护理员、专兼职社工,以及兼职心理师和志愿者组成的多学科团队,坚持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整体需要,从确诊开始持续对患者和家属提供关怀照顾,全程给予家庭支持。

北京市第六医院安宁疗护中心设置床位50张,中心团队由医生、护士、药师、心理师、营养师、社会工作者、志愿者和殡葬服务人员组成,为临终患者提供全人、全程、全家、全队的照护服务,探索了“居家-医院”一体化的安宁疗护模式。现已加入北京协和医院安宁缓和医疗专科医联体,开展了“互联网+”等智慧安宁服务,为居家安宁疗护的患者提供服务项目需求量大、医疗风险低、易操作实施的技术服务。

北京市回民医院是全国最大、北京唯一一家具有民族特色的三级甲等中西医结合医院,设置床位50张,已成立涵盖精神心理学科、疼痛学科、营养学科、康复学科、民族医学科、心血管学科、呼吸学科、脑病学科、临床药学为一体的安宁缓和医疗多学科团队。通过中医技术、汤药、药枕、香薰包等特色在安宁疗护中发挥优势,倡导“全人全程全家全方位全社区”的服务模式。

北京市通州区老年病医院隶属北京潞河医院,是通州区老年健康和医养结合指导中心,也是区域内唯一一家以老年健康服务为特色的医疗机构,医院组建了包括全科医学、心血管、神经内科学、肿瘤、危重症、营养、中医等专业的多学科团队,并融入专业的医务社工、志愿者、专业护理员及入殓师等,为患者提供综合性医护服务,同时也为患者家属免除诸多后顾之忧。

03

打造示范样板 提供多样性选择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党委委员、北京市老龄办常务副主任、北京市老龄协会党委书记、会长王小娥介绍,为适应老年人多样化需求,北京市整合医疗资源,有计划、分步骤地扩增安宁疗护机构数量和床位数量。引导综合医院、中医(中西医结合)医院、专科医院设置安宁疗护科,支持在肿瘤科、疼痛科、老年医学科等相关科室设立安宁疗护床位,支持有条件的二级及以下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转型为安宁疗护中心。

完成安宁疗护中心建设的6家医院,既有三级医院,又有一、二级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有中医特色医疗机构,又有中西医结合的医疗机构,还有民族特色的医疗机构,既为安宁疗护机构的发展打造了示范样板,又为安宁疗护的患者提供了多样性的选择。

根据规划,到2025年,北京市每区至少设立1所安宁疗护中心,提供安宁疗护服务的床位不少于1800张,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能够普遍提供社区和居家安宁疗护服务,老年人安宁疗护服务需求得到基本满足。

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发挥首都医疗资源优势,逐步完善安宁疗护配套政策,持续扩大安宁疗护服务供给,加快培养安宁疗护人才队伍,大力推广安宁疗护服务模式,建设具有首都特色的安宁疗护体系,让更多人享受安宁疗护服务,让生命更有尊严。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fb38c6a2843b0a1e7f1aabd7241e9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