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男孩进女厕”上热搜后 实探宿迁第三卫生间
(速新闻记者 王艳珅 周妮 见习记者 臧子青)当你单独带异性儿童外出时,上卫生间时是否遇到过不便?近日,异性家长带孩子上厕所引发的争议再次引起了很多人的关注。不久前,在黑龙江哈尔滨一地铁站女厕内,一女子提醒6岁男童不能进入女卫生间,遭到了男童家长的辱骂,该视频经网友上传网络后,引起许多人讨论。其中有人呼吁:城市应增设第三卫生间,解决这类尴尬问题。
2月26日,针对该话题,记者采访宿迁市民怎么看,并走访公园、商场等地,了解宿迁第三卫生间的建设情况。
男孩跟着妈妈进女卫生间很普遍
你遇到过家长带着异性孩子进卫生间的情况吗?记者在街头随机问了多位市民,大多数人表示,遇到过这种情况。市民李女士说:“几年前逛商场时看到,有一位中年女士带着四五岁的男孩进了女厕所,男孩嘴里嚷嚷着‘妈妈,我快憋不住了’,引得厕所内的人转头注视。这位女士麻利地带男孩上了厕所,她一点都不觉得有什么不妥。”像妈妈带着男孩进女卫生间的情况,李女士遇到过不止一次。她觉得这样的行为影响到了其他人的如厕感受。但同时,赵女士也能理解家长带着异性孩子如厕的行为,她认为孩子如果年纪特别小,这样是可以的,如果年纪超过了3岁,就显得不妥了。
“第三卫生间”解决如厕难
这样的尴尬如何解决?记者了解到,为解决不能自理的亲人(尤其是异性)如厕困难的问题,宿迁许多公共场所设立了第三卫生间。
记者来到市区饮马堤路的街坊公舍看到,这里面除了普通的男女卫生间,还设置了第三卫生间。进入第三卫生间内,能感觉到相比较一般的卫生间,第三卫生间内空间相对较大。这里设有一个成人马桶以及一个小型的儿童马桶,在成人马桶旁边设置了扶手以及紧急按钮。在儿童马桶旁边,还设有为婴儿更换尿不湿的折叠板。
走进宿城区吾悦广场公共卫生间,明亮的指示标牌引人关注。公共卫生间外墙绘有一些彩色图画,沿着过道走,分别可以看到女卫生间、男卫生间、母婴室、多功能卫生间。
坐便器、洗手池、安全扶手、儿童安全座椅……多功能卫生间内设施齐全,环境温馨,市民王女士带着一名男孩使用完后连连夸赞,“以前我只能带着孩子使用女卫生间,不光周围的人会传来异样的眼光,自己也觉得有些尴尬,但孩子还是太小了,没办法独立如厕。”王女士笑着说,了解到商场有这样的多功能卫生间,她就带着孩子前来使用了,感觉非常便利。
市民张女士也有着同样的感受,“我的父亲年纪较大,行动不太方便,每次独自到卫生间如厕的时候我都会担心他,但又不方便进去帮忙,而多功能卫生间能够允许我帮助父亲。”张女士说,自从商场、公园有了多功能卫生间,父亲不再排斥出行了,自己的压力也变小了。
公共卫生间关乎着市民的出行方便与感受,也体现了城市的文明程度。据了解,近年来,宿迁大力实施“厕所革命”,持续对公厕设施升级改造,市区免费对外开放厕所达910座,其中二类以上标准公厕578座。在二类以上标准公厕内,都增设了第三卫生间,里面均配备了儿童马桶、成人马桶、儿童洗手盆、成人洗手盆、婴儿座椅以及更换尿不湿的折叠床,为老弱病残孕等特殊人群提供方便。
“第三卫生间”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性别意识
“对于儿童来说,第三卫生间的设置既方便家长帮助孩子上厕所,也有助于增强孩子的性别意识。”宿迁幼儿教育专家刘宁称,现在很多家长对孩子的性别教育不够。3岁左右,孩子开始出现性别意识,3岁到6岁是孩子性别观念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家长频繁带着孩子进入异性厕所等公共空间,会让孩子产生错误的性别意识,甚至影响孩子以后的性别观念。在日常生活场景中,家长也要做好引导,比如帮助孩子区分男女厕所等,第三卫生间设施可以增强孩子的边界意识。
第三卫生间不仅是城市文明的象征,也体现城市公共服务的人文关怀。对此,刘宁希望有关部门也要积极推动公厕性别意识教育宣传,加强正面舆论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