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架构的江湖世界里充满着尔虞我诈与腥风血雨,让无数读者感慨万千。想要在这个纷争不止的武林里占得一席之地,就必须苦练神功。
在金庸的笔下,诞生了无数武林高手,他们各有千秋,施展的绝技都能让我们拍案叫绝。不过,金庸塑造如此诸多的人物角色,谁才是“金书”里的第一高手?
有的人认为剑魔独孤求败是“金书”第一高手,只因此人纵横江湖三十余年,击败了无数豪杰,却从不知“败”是何等滋味。
也有人认为《天龙八部》的扫地僧方是“金书”第一高手,他的三尺气墙犹如最强之盾,强如萧峰这样的人物也只能望洋兴叹。
如果独孤求败闯入了藏经阁,随之与扫地僧爆发激烈打斗,你觉得谁能活着走出来?
一、剑魔独孤求败
独孤求败这个人物非常特别,他从未在“金书”里露脸,他的名字却接连出现在《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和《鹿鼎记》里。
尤其是在神雕时代,金庸借着杨过的视角让读者知道了独孤求败的生平事迹。独孤求败自创了一门剑法,这门剑法威力惊人,使得独孤求败在弱冠之前就能在河朔一带称雄。
随着独孤求败的剑法越加高深莫测,他本人也越加渴望找到一个势均力敌的对手过过瘾。哪知独孤求败从南走到北,又从北走到南,足足追寻了30几年的时间,仍无法如愿。
独孤求败最后好处不胜寒,凄凉寂寞之下以雕为友,就此归隐山林。
倘若独孤求败得知藏经阁的扫地僧坐拥一身神功,他必定会兴致勃勃地远赴少林寺。可别以为笔者无中生有,只因根据杨过的推断,他得知独孤求败是生活在7、80年前的人物。
等于说独孤求败生活在天龙后期,只要扫地僧的内功足够精湛,再活个几十年,他还是有机会邂逅独孤求败。
二、慈悲为怀的扫地僧
细看过《天龙八部》的读者会知道,这部著作充斥着大量玄幻神奇的武功。这些武功有质无形还能隔空伤人,好比六脉神剑、火焰刀、八荒六合唯我独尊功等武功,颇有些玄幻修仙的味道。就连慕容博的参合指都能临空射出,发出嗤嗤声响,立时就击倒了远处的段正淳、巴天石等人。
可这些武功在扫地僧面前犹如花拳绣腿。藏经阁一役中,扫地僧祭起的三尺气墙也是无色无形,将慕容复的斗转星移以及萧峰的降龙十八掌甚至是鸠摩智偷袭打出的无相劫指尽数化得干干净净。
此外,扫地僧的攻击手段也是非同小可,他只是轻描淡写地拍出一掌,就登时“击毙”了慕容博、萧远山这样的当世高手。
既然如此,独孤求败有着破尽天下武学的剑法,扫地僧又有化解各门各派武功的三尺气墙,二者战到最后会如何?
三、结论
正如笔者所写的那样,独孤求败是剑魔,而扫地僧则是慈悲为怀的高僧。一个是魔,一个是佛,二者若打到最后,必是“邪不压正”。
笔者所说的“邪”,倒不是将独孤求败定义为“反派”,只是独孤求败为了证明自己不择手段地挑战各门各派的高手,这才有了误伤义士的后续举动。
因此,相对于扫地僧,独孤求败更像是一个亦正亦邪之人,难怪独孤求败有一个剑魔的称号。
反观扫地僧,他拥有一身超凡入圣的武功,还拥有博大精深的佛法修为。为了化解萧远山父子与慕容家族纠缠30年之久的血海深仇,扫地僧甘愿挨了萧峰一记降龙十八掌,就算被打得肋骨断裂、口吐鲜血也无怨无悔。
最后在扫地僧的干预下,萧远山、慕容博去除了心魔,皈依了佛门,就此避免了一场血腥厮杀。
但扫地僧的慈悲为怀,又和武功修为有什么关系呢?我们看看金庸曾借着周伯通说过什么。书中是这么写的,周伯通对郭靖说道:“师哥当年说我学武的天资聪明,又乐此而不疲,但一来过于着迷,二来少了一副救世济人的胸怀,就算毕生勤修苦练,终究达不到绝顶之境。当时我听了不信,心想学武自管学武,那是拳脚兵刃上的功夫,跟气度识见又有什么干系?这十多年来,却不由得我不信了。兄弟,你心地忠厚,胸襟博大,只可惜我师哥已经逝世,否则他见到你一定喜欢,他那一身盖世武功,必可尽数传给你了。”
周伯通的这一番话,能很好地解释郭靖为何看上去极其愚钝,可在他苦练神功之后,他却能屡屡突破武学上的瓶颈。只因郭靖心系天下,是一个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
此外 ,周伯通的这一番话也能发现独孤求败和扫地僧之间的差距。
独孤求败醉心武学,一心要做天下第一,其境界和鸠摩智极其相似。反观扫地僧,他用武功以及佛法化解了恩怨,言行举止和周伯通所说的“救世济人”如出一辙。
因此笔者认为,独孤求败若和扫地僧死斗的话,走出藏经阁的只有一人,他就是扫地僧。
各位大侠,意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