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自驾前往无人区穿越或者其他人迹罕至之地旅行时,车坏了怎么办?最好的办法当然是自己动手排除问题,但是这年头会动手修车的人已经没有几个了。相信大部分人在车辆出现问题之后的第一反应,应该和攻略君一样,熄火-等待几分钟-再打火,不出大意外,一般车辆的小问题就排除的差不多了;如果问题依旧存在就不得不手动修理了,手动修理也解决不了,只能找汽修厂了。
藏区的汽修厂常规操作是这个模式:你的车坏了,你在路边拦车,留一个人在车上看车,你搭车到下一个市镇的汽修厂,和修理工师傅描述一下你的车辆状况,师傅根据你描述的情况准备配件,商谈修车价格,然后师傅开着维修车带着你回到你停车的地方,能现场修理就现场修理,不能现场修理就叫拖车来拖走,商谈好价格和时间继续维修。与东部的车辆出问题后的操作流程不一样,在内地一般一个电话汽修厂就来人了,在藏区大部分时候这个方式是行不通的,主要原因就是汽修厂之前吃亏吃怕了:有的人打了电话联系汽修厂后,汽修厂派人带着工具来了,结果到达之前你的车辆自愈了,或者是价格谈不拢,藏区城镇分布相对比较分散,之间直线距离较大,出人出车的硬成本还是比较高的,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这样的藏区约定成俗的修车习惯。
以上说的是藏区常规旅行线路车辆出问题的情况,如果是在无人区穿越或者其他极其小众的藏区旅行线路时,车辆出了问题又该怎么办呢?
首先,最理想的情况是能够自我修复让车辆继续行程,一般这时候就要求出发前有了充足的物资准备,起码该车型的绝大部分车辆易损件都提前做了准备,随队汽修师能够快速更换或者修理问题车辆,这是最理想的问题解决方式。
第二理想的情况是,汽修师能够快速找到问题根源所在,虽然手头没有现成的备件可用,但是可以通过关闭或者规避某些功能让车辆继续行程,或者是汽修师通过卫星电话与外界的协作联系,让外部协作快速将指定型号的配件送到约定好的坐标点,这样虽然会耽误一些时间,但是对行程基本上不会有太大影响,也算是一个比较理想的解决方式了。
第三种情况一般为车辆有较大损坏,通过排查能找到问题所在,但是车辆所需配件一时半回不能送达,这种情况的通常操作模式是:把车停留在原地,外部该怎么准备配件就怎么准备配件,等下次团队进无人区或者该线路的时候,再带着配件来更换维修,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不耽误团队进程,但坏处是不确定性太大。举两个我们自己亲身经历的例子,有一年十月下旬我们穿越无人区的皮卡保障车在里面出了问题没有办法及时维修,只能做暂弃车处理,等二十天后下一批队伍进来的时候再带着配件让随队汽修师来维修,十一月中旬,我们第二批队伍到达车辆地点时,却发现皮卡保障车“受了伤”:前挡玻璃有裂纹,反光镜耷拉着,隐约之中车辆还在上下晃动,我们的保障队员没敢贸然上前,摁了几下车喇叭,不一会儿一只棕熊从保障车的后斗里跳了出来,惊慌的看着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然后头也不回的跑了,我们走进皮卡车后斗一看,原本收拾的整整齐齐的后勤保障物资,被翻得一塌糊涂,罐头、方便面、玉米都被棕熊捏的稀碎,如果我们再晚来几天估计这头熊就直接在这车斗里冬眠了;有一年上半年最后一期的无人区穿越,我们的越野领航车出了问题,一时不能修复,我们只好暂弃车,将人员分流到其他车辆上,因为当时是4月,已经是一年之中进入无人区的窗口末期,下次再进入要等到下半年了,为了一辆车的维修再单独进来一趟又有些不值当,我们给车辆做了简单的外观伪装后,就带着队员们继续走行程了,十一月我们再见到我们的老80时,只能用面目全非来形容,左前玻璃没有了、油箱的燃油也都被放光了、四个轮胎加一个备胎全部不见,车下垫着石头、两个雨刮器也不见了...总之有一定移动可能的配件都不见了,虽然我们也很生气,但是依然能够理解:毕竟在无人区这种无主之地里,活下来才是第一要义,至于其他违法或者违反道德的行为相对来说就没有那么重要了。
最坏的一种情况是,车辆发生了严重的碰撞或者出现了极大的问题,比如自燃了、翻了几个滚、车头撞没了这些谁都不愿意见到的情况。这时候维修就显得有些多此一举了,最明智的办法就是出来之后报保险走个全损,当你给保险公司的理赔员出示了车辆现在的地理位置坐标、车辆证明情况后,绝大数保险公司都会选择给你全赔,而不用核现场。因为进去核保一次的成本在大多数情况下都会比全赔一辆车的价格高。这也就是为什么我们在无人区里经常遇到一些被遗弃的越野车原因,而后来者看到在无人区里的无主车辆都会默认为被遗弃的车辆,然后根据自身情况挑选自己可能会用到的汽车配件。
北京玛吉阿米藏地旅行,您身边的藏区旅行专家,更多藏区旅行资讯、无人区穿越组队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川藏线 或者添加攻略君微信15614201965 走啊,咱们一起去无人区里捡豪车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