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敢于放开疫情管控的底气,来自于新冠口服药的上市,在此其中,美国生物医药巨头辉瑞,功不可没。
辉瑞公司成立于1849年,距今已有一百七十多年历史,1861年美国内战爆发,辉瑞靠着向北军提供大量药品,一跃成为美国化学品巨头,但要说真正让他在全球范围内获得巨大商业成功,并打开知名度的,还是1998年,西地那非的成功上市。
在中国,西地那非有个更被人熟知的名字:伟哥。
但是,如果参照2016年的一组数据来看,在辉瑞的主营业务构成中,真正挣钱的其实是猫/狗宠物类产品,在美国市场,这一比例达到了47%。仅在2021年,辉瑞硕腾公司就从中国的“猫奴”、“铲屎官”手里,挣走了3.57亿美元。
目前,外国生物企业在中国宠物市场有着近乎垄断的市场地位,进口宠物疫苗在国内市场的占比高达70%左右,其中像是猫三联疫苗,市场上几乎全是进口。
当不少网友尝试去寻找“国产猫三联”时,看到的回复往往只有两个冰冷冷的字眼:没有。
众所周知,被单一品牌垄断的市场,实际上最脆弱、最容易受到冲击。
这段时间“妙三多”等猫用疫苗的持续缺货,造成的后果不仅是让一些“猫主子”无法及时接种疫苗,更重要的是,由于相关疫苗价格已暴涨两倍,巨大套利空间带动一些假货开始出现,危害猫主子健康。
甚至连打完疫苗剩下的空瓶子,都在黑市上有很高的回收价格。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情况?
当我们打开2021年全球研发投入TOP10的制药企业名单中,你会发现辉瑞位居全球第三,2021年的研发投入高达138亿美元,另外,像是已经独立的硕腾,从2018年以后,每年都会投资4亿美元以上,专门用于研发动物相关的医药产品。
2021年,这个金额达到了,硕腾上市以来最高的5.1亿美元。
正是靠着大量的科技研发投入,使得辉瑞硕腾公司成长为如今世界上最大的宠物和家畜用药品、疫苗厂商,占据着垄断性的市场地位,如果硕腾一旦出现问题,国内的很多小猫、小狗们就面临着“无药可用”的尴尬境地。
只不过颇为庆幸的是,根据预测,到了2023年,国内宠物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445亿元,这样一个飞速发展的市场,以及“穿越周期”的产业刚性,使得国内虽然起步晚,但也都将宠物市场定为非常重要的产业赛道、蓝海市场。
今年二月,国产猫三联灭活疫苗就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有望实现国产猫三联疫苗零的突破,而且,目前已经有大约7家中企正在进行宠物狗、宠物猫的疫苗研究。
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就能迎来“中国宠物用中国药”的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