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首获!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木垒菜籽沟完成

2023-08-11     昌吉日报

原标题:新疆首获!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木垒菜籽沟完成

新疆首获!这部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在木垒菜籽沟完成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刚刚揭晓

新疆作家刘亮程的长篇小说《本巴》获奖

这是自1981年该奖项设立以来

新疆作家首次获得

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评奖委员会

于2023年8月11日进行第六轮投票

产生了5部获奖作品,分别为:

杨志军的《雪山大地》

乔叶的《宝水》

刘亮程的《本巴》

孙甘露的《千里江山图》

东西的《回响》

茅盾文学奖是中国具有最高荣誉的文学奖项之一,由中国作家协会主办,根据茅盾先生遗愿,为鼓励优秀长篇小说创作、推动中国社会主义文学的繁荣而设立,每四年评选一次。本届茅盾文学奖共有238部作品参评,均为2019年—2022年出版的长篇小说。

刘亮程简介:

刘亮程,中国作家协会散文委员会副主任、新疆作家协会主席。著有散文集《一个人的村庄》《在新疆》,长篇小说《虚土》《凿空》《捎话》《本巴》等著作50余部,获鲁迅文学奖等诸多奖项,作品被翻译成英文、阿拉伯文、韩文、马其顿文等,相继在国外出版。有数篇文章被选入全国中学、大学语文课本及香港中学《中国语文》教材,被誉为“乡村哲学家”“当代庄子”。

《本巴》是刘亮程历时近4年完成的长篇小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小说以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为背景展开,追寻逝去的童年。故事的主人公是几个孩子,他们在青春王国里玩着搬家家、捉迷藏、做梦梦游戏,将沉重的现实变得轻盈,指向一种自由的、原生的初始状态,体现出对回到童心、童年和人性最初的渴望。小说以瑰奇的幻想和深刻的哲思给人巨大的冲击,被誉为“2022年中国长篇小说创作的景观式存在”。

刘亮程说:“《本巴》是我写得最愉快的一部小说,也是我写给自己的童年史诗,是我写作历史中最天真的一次。”

有读者则称,《本巴》有着《巨人传》式的狂欢,《堂吉诃德》般的天真,以及卡尔维诺式的轻盈。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这样评价:“从《一个人的村庄》到《本巴》,刘亮程一路走来,堪称新疆辽阔的大地和天空所淬炼出的优秀作家。”

新疆作为中国多民族聚居、多种文化并存的地区,一直以来就是文学艺术创作的宝地。中国作协主席团委员、新疆作协副主席叶尔克西·胡尔曼别克表示,在刘亮程的文学创作中,能发现文学与时代精神、文学与人文环境、文学与族际交流之间有机的联系。如果说,新疆的多民族文学是各美其美的文学,那么刘亮程的作品就是美美与共的。

2013年冬,刘亮程在木垒县英格堡乡菜籽沟村开启了耕读生活,创建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并倾力打造以传播国学与现代思想为己任的木垒书院,成功创办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

2023年6月17日,新疆首家文学主题展馆——刘亮程文学馆在菜籽沟艺术家村落开馆。

十年间,他在理想与现实间诗意栖居,在菜籽沟写出了他最重要的两部长篇小说《捎话》和《本巴》。他常说,是菜籽沟村为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不竭的素材与灵感,是这片乡土成就了他和他的作品。2019年,《捎话》获第十届茅盾文学奖提名。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今年7月获得第三届丝绸之路木垒菜籽沟乡村文学艺术奖提名奖的著名作家乔叶,凭借长篇小说《宝水》也获得了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

(昌吉州融媒体中心记者毛瑞芳 报道)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dfa73d16f2a980c94f9492e875dd21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