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元旦刚刚过完,杭州电子科技大学就因为一则转学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原来是清华大学2021级数学专业的一位本科生,温同学,选择转入杭电的计算机系,这一举动在网友们之间引起了热烈讨论。众人纷纷猜测,为何温同学会放弃清华大学的学业,转而选择杭电呢?
根据清华大学公示的信息,温同学是该校大三在读本科生,高考700分的优异成绩被录取。而其本身毕业于镇海中学,也是当地的名校,按说这样学校出的拔尖的学生,是能够适应清华大学的严苛的学习环境的。
然而,他却提出了转学到杭电的申请,并已获得清华的审核通过。这一“逆向转学”的现象,实际上可能是温同学在面临某种困境时的被迫选择。而这种困境大多是本身造成的,于学校实则没太大关系。
虽然大学转学并不罕见,但通常都是由较低层次的学校向较高层次的学校转学。同级转学的情况并不多见,而转学的依据主要是学校层次和所在省份当年的高考录取分数。那么,温同学为何会从清华大学申请转学到杭电呢?
考虑到温同学已经是大三的学生,我们可以推测他可能在学习或个人生活上遇到了一些问题。可能是对所学专业失去兴趣,或者是由于挂科、水土不服等原因导致的压力过大。而比较大的可能性是他在学业上遇到了困难,无法承受清华大学的高强度学习压力。
现在很多细节内容被曝光出来,温同学来自浙江,高中时期就读于镇海中学。2021年,他以700分的优异成绩被清华大学录取。镇海中学的教育质量有目共睹,当年约有70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全省前100名中占据了32个席位。这些都说明温同学在高中时期的学习成绩非常不错。
但是大学和高中是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高中有老师拿着“小鞭子”赶着你学习,大学更多的靠自觉性。很多学生就在自觉中迷失了自我。
浙江的这些高校,从清华转浙大不太可能,211的压力跟也不会弱,考虑杭电虽然非211,但是计算机专业也是拳头专业了。从清华去杭电,也算降维打击,如果再不行,那就只能来年再战了。
很多人对温同学的情况感到惋惜认为他本应该有一个更好的前程。但我们也应该理解每个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各种挑战和困境。有时候选择放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有时候放弃也是为了更好地前进。希望温同学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方向重新出发。
笔者观点:
温同学当年以700分的高分考入清华大学无疑是成绩突出的代表。但在清华大学的学习生活中他可能面临了种种不适应和挑战而导致了转学的决定。这并不意味着他的失败而是他在面对困境时做出的勇敢选择。
有多少人能够放弃清华,选择比较差的学校,重新再来呢?我们更多的给他的应该是鼓励和支持而不是嘲笑和打击。
我们应该尊重他的决定并祝愿他在新的环境中能够重新找回自己的方向实现自己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