猫头鹰长着一张“猫脸”,通常都在夜间活动,给人的印象就像带着神秘面纱一样阴森恐怖。在农村时常也会看到他的身影,可农村老人却认为猫头鹰是一种不祥之鸟,甚至称他是“报丧鸟”。且流传着一种说法,每当猫头鹰躲在一个地方笑,就意味着在附近有老人即将离世,这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关于这一说法,很多人都认为是迷信。但根据专家的研究表明,这其中是有科学依据的。经动物学家研究后得知,猫头鹰的嗅觉灵敏,而人体是由酸碱盐组成的电解质,在即将死亡时会发出一种味道,猫头鹰闻到味道后就会寻味而来,并且会兴奋地发出类似笑声的“咯咯”声。其实,一般情况下,我们听到猫头鹰的叫声都是咕咕声,类似于喉咙发出的声音,但是当猫头鹰处在兴奋或受惊状态时,他们就会发出“咯咯”的冷笑声,非常渗人,这就是猫头鹰为什么会被人称作报丧鸟的原因。严格意义上来说并不是猫头鹰带来的不幸,他只是可以提前预知罢了。
猫头鹰绝大多数是夜行性动物,昼伏夜出白天隐匿于树丛、岩穴或屋檐中不易见到。他具有短而强壮,先端钩曲的喙,还有强有力的腿和弯钩壮的鹰爪,有利于抓捕和撕裂猎物。再加上具有特殊的颈椎结构,使脖子转动范围可高达270度,观察范围较大,有利于判断出猎物的方位。因此,他对猎物的攻击性往往能够“一击奏效”。不过,由于猫头鹰没有牙齿,他们抓到猎物时会直接一口吞下去,完全不带嚼的,而猎物的皮毛和骨头难以消化,会在胃里形成一个毛球,所以猫头鹰有吐“食丸”的习性。
其实,猫头鹰称得上是一种益鸟,它是彻彻底底的食肉动物,重点食物是老鼠,可以说它是庄稼的守护者。然而近些年来因为一些不法分子的捕杀,猫头鹰的数量急剧减少,如今猫头鹰已经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相比我国农村对猫头鹰的厌恶,在西方国家则将其视为智慧的象征,日本甚至视猫头鹰为福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