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爱玲晚年过得怎样?搬家180次,死时衣不蔽体,活得像流浪狗

2024-01-04   张桃子

原标题:张爱玲晚年过得怎样?搬家180次,死时衣不蔽体,活得像流浪狗

1995年9月8日,在洛杉矶的西木寓所中,张爱玲的尸骸被人发现了。时值初秋,在去世一个礼拜后,她的家才被人敲响。推开屋门,客厅内杂乱不堪。进入卧室,张爱玲静静躺在床上,她衣不蔽体,冷色苍白。窗户是开着的,萧瑟秋风缓缓吹进,枯黄的树叶飞舞着。

童年不幸

印度诗人泰戈尔赞美应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精美”。回顾张爱玲的一生,她的前半段确实如同鲜花盛放,艳丽无比。可她的晚年,则如同枯叶凋零,随风飞舞,终不知何处是自己的归宿。在无数书迷看来,她的结局是令人唏嘘的。

1920年9月 19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赫德路195号艾丁顿公寓。她的祖上都是赫赫有名的权贵。张爱玲的母亲乃是李鸿章的孙女。她的父亲更是张佩纶的孙子。出生在阔绰世家,她的人生命运并不幸福。父亲张志沂本就是一个浪子。此人不学无术,又不擅长营生,终日寻花问柳,只图个人快活逍遥。

1923年,张志沂在津浦路谋得一个秘书工作。随后,他们一家从上海搬到了天津。天津文化向来繁杂,身处其中,张爱玲觉得压抑。不记事的年纪里,她依旧对这座城市印象深刻。一年后,抛下张爱玲,母亲和姑姑去往欧洲游学。身为大家贵族之后,女性们开始追求独立。在天津,张爱玲则接受了传统的私塾教育。她由姨奶奶陪伴,过着平淡的日子。

1927年,在背诵私塾经文之时,张爱玲偶然接触到了新式小说。于是,她也开始尝试。第一部作品是青涩的,张爱玲撰写了一个悲剧化的家庭。多年以后,一些专家从中发现,这其实是张爱玲的顾影自怜。1928年,父亲带着一家人重返上海。又一次来到十里洋场,张爱玲欣喜若狂。

女性成长

在她内心之中,被压抑了许久的生气又一次点燃了。她奔走在租界里边,用女孩的视野欣赏着一个个新奇玩物。1930年,她被母亲送到了上海的教会学校。在这里,她结识了新的伙伴。同年,父母正式离婚,张爱玲被丢给了父亲。一年后,她转入沪上知名的玛利亚女校就读。

张爱玲是没有家庭幸福的。在回忆录中,她将家描述成一个冰冷漠然的地方。各方人马总是吵闹争抢,没有一点生活的愉悦感。从女性细腻的视角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个地方。这也是没落贵族家庭的常见图景。1933年,张爱玲写了一部情节完整的小说,随后发表在了学校的校刊《凤藻》上。一经推出,小说大受好评。这就是大名鼎鼎的《迟暮》。

不久,张爱玲又写了《霸王别姬》。她一改古今论断,从虞姬视角出发,运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让楚霸王垓下之围的故事焕发勃勃生机。至此,张爱玲的文学天赋展露无遗。在文坛之上,一颗巨星冉冉升起。1938年,张爱玲考取了伦敦大学。因为抗战爆发,她已无路可去。于是,她只好转投香港大学中文系。在月刊《西风》上,她正式发表了署名文章《天才梦》。此文生动形象,故事曲折,让人印象深刻。

才华惊人

1942年,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张爱玲在香港无法久居。于是,她和好友一同返回上海。随后,二人报考了圣约翰大学。讽刺的是,英国人以张爱玲国文不及格为由拒绝了她。另一方面,张爱玲的父亲彻底中断了她的经济供应。在战乱年代,张家人个个难以自保。谁又能够帮助她了?

于是,张爱玲开始了给《泰晤士日报》、《20世纪》等英文报纸撰稿。她以非凡才华赢得了国际友人的赞许。另一方面,张爱玲对自己的国文水平一样自信。1943年,在沉淀数年之后,她在杂志《紫罗兰》上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渐渐地,她找到了自己的创作风格。以闺中女性为主角,用时代起伏为背景,从旧时期走向新未来。主人公命运多舛,人生悲凉,惊动了一批读者。

在文坛上,她成为了炙手可热的明星。《茉莉香片》、《到底是上海人》、《心经》、《倾城之恋》等名篇相继问世。以绝对傲视的才华,张爱玲如同兰花一般绽放开来。她身上有着独特的气质,让人总是充满期待。在那个年代,张爱玲是万千女性的标榜人物。她自信沉稳,她雍容大方。有着非凡的出生,讲究吃穿用度,这是小布尔乔亚们的梦想姿态。名气,才华,魅力,她活得那样洒脱,直到遇到了一个男人。

晚年流离

这个人正是胡兰成。1944年春,因为小说《封锁》,张爱玲和胡兰成走近了。不久,二人开始同居,并走向了婚姻。张爱玲从小经历过不幸的家庭生活。她眼中的父母如同傀儡一般。张爱玲对爱情给予了很高期望。这是属于小女人的幻想。可在现实面前,她终究还是败了下来。胡兰成是一个负心之人,他们的婚姻仅仅维持了一年多。

1952年,张爱玲离开了大陆。她去往了香港美国新闻署任职。1955年秋,她于香港乘坐“克里夫兰”总统号游轮去往美国。(编者补充:同年秋初,钱学森一家从此艘游轮抵达上海。)在美国,她的日子过得很糟糕。张爱玲习惯了不菲的消费,在吃住方面,她没有节俭概念。这个大小姐从未吃过劳动人民的苦头。

在缺乏金钱后,她选择了向现实低头。只要别人出钱,她就愿意撰写。1972年,她移居洛杉矶。她正式开始了独自生活。因为积蓄不够,她常常要搬家。几年下来,她竟然搬了300多次。在日记中,她也详细记录了这一点,并自嘲像一只流浪狗。1995年,她在寓所病逝,一生孤独。

结语

张爱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个问题在文坛上至今被讨论。随着现代城市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女性拥有了独立性。

在思考爱情,人生等复杂疑问的时候,大家都喜欢从张爱玲身上寻求答案。或许,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而张爱玲则是所处阶层中最有代表的一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