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着急,慢慢来

2022-07-01     Lens

原标题:别着急,慢慢来

《垫底辣妹》剧照

7月1日,我们迎来了今年的下半年。昨天我们的推送,标题叫“下半年,好好过”,大家都很有感触。

@viuviu

上半年基本都封在家了,希望下半年真的能好好过

@胡萝卜丝

人到中年其实是很困顿的,上有老下有小,在公司中也是夹缝中生存。但每个年纪都是此生一次啊,不止下半年,下半生也要好好过。

@娇·儿

下半年:不念过往,不惧将来!向着自己喜欢的样子好好努力~

@SHA

2022上半年,过了个寂寞。

@sam

刚开完半年会总结会的我,看到这支片子真是百感交集。前半程过得很乱,后半程还是有点慌。

当一年过去一半,我们多多少少都会对时间有些感触。有研究表明,在一些特殊的时间点,人们的焦虑会陡然增加,比如高中或大学毕业,里程碑式的生日(如18岁、21岁、30岁、40岁等等),还有很多重要节点的日子(假期最后1天,倒计时100天,辞旧迎新等)。

你是否也正处于这种“时间焦虑”之中呢?

时间并非标尺, 每个人的人生节奏不尽相同,有的人走得快,有的人走得慢。但人生的终点并非当下,未来还有很长的路需要我们去“突破自我”。 在这过程中,我们却难免会被年龄或者环境等束缚,总喜欢用年龄当借口、跟别人做比较:

应届毕业还没找到合适的工作,但身边的同学已经拿下了几个offer;

日复一日的重复性工作好无聊,朋友圈里别人的工作好像都很有意思;

35岁,朋友晋升高管、年薪百万,我却想要事业转型,但又觉得为时已晚;

50岁年龄大了,想要丰富生活,却又觉得考驾驶证或开始学习一门新语言很难

......

《无法成为野兽的我们》剧照

其实 时间的早晚,生活的节奏,这些并没有标准答案可言,他人的生活,并不是我们自己生活的对标。就如我们今天4个故事的主人公一样,许多人都在享受着自己平平淡淡普普通通的生活,只需要用心经营和感受每一天就好。别着急,慢慢来。

不考虑太多就业压力,

先享受读书的过程

@徐霞客,法语转行律师,准研究生

高考结束后焦虑高考成绩,大学毕业又面临不同的选择。从学校进入社会后,又焦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是否能安定。人生似乎在重复一次又一次的焦虑。其实,很多时候,变化并非由焦虑促成,它可能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我本科在国内学了四年法语,2017年一毕业,就去到非洲,做的是法语翻译。在公司待了半年左右,正好有转岗的机会,当时有几个部门可以选,我就选了法律和风险控制部。

在此之前,我其实对法律完全没有接触,也没有任何概念,进部之后才正式开始接触法律。因为我去的国家是刚果,工作中主要接触的都是当地法律,跟国内法规有一定的差别。在那边工作节奏比较慢,空闲时间多,我就开始准备法考。

选择转行法律,最开始是受大四一个口译老师的影响,他建议我们如果没有非常坚定的想做翻译,5年内最好转行。

后来又在刚果看了一些当地律师写的法律意见书,感觉很受启发,最终决定了入行法律。

2019年7月我从非洲回来,因为是脱产准备法考,所以比较拼,同年10月我通过了司法考试。考完司法考,我来到北京开始做实习律师。拿到律师证的要求是在律所挂职的一年内,办满10个诉讼的案件或者非诉讼的案件,办完后还需要写总结、通过北京律协的考核等等,最终算下来用了一年半左右时间拿到律师证。

在律所待了一年多之后,我对这个行业也大概有一些自己的认识。

《Legal High》剧照

北京是法律行业工作机会最好的地方,这也意味着竞争很激烈,当时我周围的同行都是高学历又有经验的,我自觉是一个“半路出家”的,缺少点法学素养,所以拿到律师证之后,我又决定考研。

这在之前我对考研也没有了解,有一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儿,我就想一定要考到最好的学校,于是就报考了人大。

我本科不是学法律的,研究生只能报考法律(非法学)硕士,它可以算是最卷的专业之一了,因为它门槛相对较低,也不用考数学,于是考的人也特别多。结果就是没能考上。

被调剂到现在的学校,我的心情一度很低落,但是看学校的时候又惊喜地发现,这个学校三年制研究生,有项目是研二可以去法国,到了那边能再拿一个欧洲法的硕士学位,刚好我本科是学的法语,我觉得这对我来说也未尝不是一个优势。

今年9月,我又要当新生啦。现在没太考虑以后的就业压力,就先享受读书的过程。

“现在我们不再害怕尝试新事物”

@YiXuan,英国GoEast 亚洲超市,经营14年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改变了每个人的生活节奏。当原有的节奏和计划被打破,不要着急,先修复一下心情,或许,一个不一样的转机正在等着你。

《非凡夏日》剧照

现在回过头看,新冠疫情之后,我们的销售其实反而变好了,销量涨了40%。

我是潮州人,在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读书期间得到了出国交流的机会,便一直待到英国至今,已经有22年了。现在在英国伊普斯威奇,经营一家亚洲超市,我们的店现在有300多平方,雇员十个左右。

一开始我们只是线下超市。疫情初期,有政策说需要关掉所有的店铺,很多人都来排队买米,大家一开始都挺慌张,我们也不太知道疫情是什么情况。如果关店,超市员工的工资要照付,大概有5000多件货物要被积压在仓库,但是不关店又很担心安全问题。当时我就想这些东西要怎么卖出去,于是想到了网络。

领先一步在疫情封锁期间,扩展线上交付

GoEast亚超线上交易平台

当封锁一来,我就决定开始做线上商店了。我和丈夫Tak找朋友花了三天时间,建立了自己的网站,并上传货物的价格和照片。随着网店的启动和运行,我们成功地将超市营业额保持在封锁前的三分之一。

周围居民对超市的依赖非常大,微信群送货需求也很大,我们开始在十英里范围内提供本地送货服务。遇到的最大问题是运费和运力。疫情期间运费非常贵,货进来之后毛利润很低,当时我的丈夫在家办公帮了我很多,他会帮我送货装货。

后来《卫报》和《泰晤士报》报道了我们的故事,知名度起来后,超市的线上生意也打开了。

除了线上采购和营业时间之外的订单,我们还在网页添加了关键词的搜索。一些潜在客户可以通过线上留言的方式,把他们的需求和建议告诉我们,还能看到客户对我们超市的评价,平均得分是4.5 分(满分 5 分)。

直到现在,疫情常态化两年多了,这个线上系统还在继续使用。现在我们不再害怕尝试新事物,也许有一天我们的超市能够走向全英国?

五十岁后过法考-

“什么时候开始都不晚”

@ccc 分享父亲“逆社会时钟”的经历

如果生命已经过半,你是否会倍感失落?生命的起点,我们无法决定是在哪一天。但是人生的起点,你随时都可以给自己画一个新的。

《续倒数第二次恋爱》剧照

父亲前几天领证了,现在他是一名实习律师。

挺让人佩服的。父亲大学学的是自动化,在本地证券公司工作了一段时间后,20年前开始北漂做与计算机相关的专业,北漂回来后的工作也与法律不相关,后来半失业也做与破产法相关的事。

大概四年前,他突然开始备考基金从业资格证,并且成功通过,当时他走到哪都在听课,家庭聚会他也坐在亲戚家沙发上刷题。

疫情开始后的几个月,父亲又开始在家备考司法考试,仍然是每天坐在沙发上找网课来听,后面又学着开始用B站看课,用微博看法考资讯。

第一次因为没有任何基础,准备时间也不充分,果不其然没通过客观题。

《薄荷糖》剧照

今年他又开始二战法考。平时我不在家,他就在我的屋里学习,早上六点起床,晚上十一点多睡觉,他买了许多学习资料,在网上书上各种刷题,也很少出门,还跟我说很羡慕学校的环境,有自习室能安安静静地学习。

前段时间网上有一个段子说一人被关在监狱里结果通过了法考,我讲给他听,父亲开玩笑地说,要能过他也想被关进去(能有 专注的环境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今年他顺利拿下了客观题,本以为通过不了主观题,没想到也通过了!

“成功的道路并不拥挤,因为坚持下去的人不多。”这是父亲的信念。前段时间考完试成绩还没出来,他又开始学税法了。

@ccc 父亲分享的备考心得( 滑动查看详情)

88岁当健身教练-

没什么大不了,我们随时可以重来

@纳希达·阿布登,50岁爱上健身

有研究表明,为了长寿和健康,你可能需要的运动量比你想象的要少。利伯曼与哈佛大学的其他科学家共同提出过一个观点:锻炼没必要太难,每天8分钟都行。好的习惯,好的生活方式,随时可以开始,任何时候也都不晚,怕的是你一直都不愿开始。

纳希达·阿布登是德国一位私人教练,令人有些意外的是她的年龄,88岁。

纳希达说:“对我来说,年龄只是一个数字,没有什么意义,我把它抛到脑后。”

50岁的时候,她的膝盖总有些不舒服,去看医生被告知缺乏运动,导致关节不灵活。“那时候我就想,健身房里都是年轻人,他们都能当我孙子了,恐怕看到我,会笑掉大牙吧!

尽管心中顾虑重重,但在家人的鼓励下,为了健康,纳希达还是决定勇敢试一试。为了让奶奶能够感到自在一点儿,女婿和孙子,也一起陪纳希达去了健身房。

Nahida Abdin在Facebook上分享的图片

为了减少存在感,每次在健身房上课的时候,纳希达都躲在班课的最后面。

事情的走向与她开始预想的大相径庭,训练课上氛围特别好,教练喜欢她的态度,经常当着大家的面表扬她,纳希达成为了班级中的“榜样”。

“我哪有那么聪明,不过是孩子们想要鼓励我罢了”,经常有人向她请教问题,“但他们既然问我,我就要能讲给他们听。”

于是,纳希达更加认真的听着每一堂课,有不明白的问题,甚至还拿一个小本本记下来,课后再问教练,

这之后她爱上了运动,还参加教练培训课程,并拿到了专业教练证书,正式开始授课。

说起她的魅力,学员们说,“她像妈妈一样,总是鼓励我们”、“希望自己也能像纳希达那样,永远充满活力并帮助他人”。

人生不是一蹴而就的旅程,也没有所谓的终点。但只要出发,总能在沿途收获不同的风景和惊喜,或早或晚。当回头望,我们都会感谢那个不畏惧出发、不畏惧痛苦、敢于成就的自己。

希望下半年,我们都能在自己的时区里继续前行,感知更多沿途的意义。

文字:珍妮 编辑:晓萌 运营:yun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d58872cc9a0ff16ceb5e8154202e82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