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一早上,负责无痛胃镜室值班麻醉的刘医生早早就来到了胃镜室。他知道,这肯定又是忙碌的一天,几十个胃镜是少不了的。
本想着几分钟一个的胃镜,却在第二个就卡住了。
第二个患者,往检查床上一躺就被刘医生发现了异常。这个患者体重有近200斤,典型的肥胖体质。心电图显示,电轴明显左偏。
心电轴一般指的是平均QRS电轴,是心室除极过程中全部瞬间向量的综合。
出现心电轴左偏的原因非常的多:首先体型,矮胖者的心电轴就容易左偏;再一个就是年龄,老年人容易出现左偏;另外,心脏在胸腔中的位置也影响心电轴。
如果心脏位置右移,那电轴就会右边,反之就会左偏。
除此之外,心脏左右心室的重量比例也会影响心电轴:如果右心室肥厚,那心电轴右偏;如果左心室肥厚,就有可能出现心电轴左偏。
结合患者红扑扑的脸颊,刘医生立即警觉起来:没道理啊!这个患者怎么这么像有高血压!但是,为什么监护仪测量的血压只有110左右呢?
满是疑问的刘医生,又测量了一下另一条胳膊。然而,血压也不高。
询问患者是否有高血压,答:没有。
正在思考间,内科的张医生满脸堆笑地进来了。进来便说:辛苦辛苦,这是我一个朋友的父亲。
本以为自己医院的同事能了解到真实情况,但张医生一直就在那里支支吾吾。
面对这种情况,刘医生更加坚信这里有问题了。虽然只是一个看似很小的检查,但是麻醉并不小,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追问之下,患者终于说出他平时就有高血压的问题。检查前,咨询过张医生。张医生这边,自然知道麻醉科把关比较严。于是,让患者一定要吃药控制好血压。并且,这个降压药也是他开的。
当得知了是依那普利之后,刘医生不由担心起来:这个药的降压确实可以,但有可能导致术中顽固性低血压。
为什么担心这个药,大家一起来熟悉一下这类药。
临床上常用的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药物包括以下几种:卡托普利、依那普利、培哚普利、贝那普利、咪达普利、福辛普利等。
作用机制是抑制血管紧张素I转化为血管紧张素II,从而抑制RAS系统在体内的激活。
这个道理很简单:当血管张力比较低的时候,血压肯定是低的。
目前,绝大部分的麻醉药对心血管都是有抑制作用的。降压药、麻醉药二者作用叠加,后果是无法把控的。
想到这里,刘医生心里已打定主意:这个麻醉坚决不能做!
尽管内科的张医生反复让刘医生通融通融,但刘医生最终还是把他们打发走了。
看着二人离去的背影,刘医生似乎听到了他们不满的对话。但,原则的事就得坚持。也许,他们永远无法理解麻醉科的执拗,但麻醉科非常清楚这样做的理由。
【温馨提示】点个关注,这里有大量专业的医学科普,为您揭秘手术麻醉的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