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疏浚“整装起锚”

2022-02-25   英才杂志

原标题:天津疏浚“整装起锚”

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新年伊始,全体天津疏浚人整装出发,多措并举显神通,喜迎新年“开门红”,用奋斗与实干创造新业绩、书写新精彩,走好“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南港项目部

新年开局,南港项目部多措并举稳步推进项目生产:一是做好疫情防控,严格落实疫情防控要求,做到“零感染、保生产“;二是坚持科技创新,不断优化施工方案,通过在管线内部安装杂物过滤器,解决了“天滨“堵泵问题,降低船舶掏泵影响,保障船机安全,同时为了发挥“天滨”泥泵功效,及时调整两船管线匹配,提高项目产能;三是加强岸基支持,从生活、防疫物资到大型船舶配件,保障船机安全高效运转;四是加强管线日常巡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天达”船

“天达”船当前正在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施工。为保证施工效率提升,“天达”船细化施工工艺,在无边坡施工区,边线操作为摆动台车中进步,到达边线后停止,换向,再加速摆动;在有边坡施工时,则临近边线时减速摆动,台车进半步,边线停止换向,摆动中进半步,再加速摆动。与此同时,在与南港项目部一齐进行数据分析后,“天达”船发现由于倒锚、倒桩作业时为吹水状态,排压降低造成接力船泥泵前的吸入压力也会短期降低,为防止其吸入为负压,需要降转从而流速降低。为解决此问题,“天达”船积极研究解决办法,在倒锚、倒桩前2分钟,将三台泥泵转数增加,达到比之前吹水时排压相对较高的状态,有效缓解其泵前吸入压力。

“天滨”船

“天滨”船目前正在北京燃气天津南港LNG应急储备项目施工,为保证施工效率提升,针对15000米排距,施工过程中船舶机甲两部密切配合,不断调节泵机转数,使之与“天达”船参数相匹配,力求均衡。同时,船舶加大检查频次,将柴油机曲拐箱、泥泵泵胆、衬板螺栓、封水泵作为必检项目,提前做好预判,降低故障率,目前运转时间已超过740小时,设备利用率达93%,柴油机、泥泵、封水泵等设备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后,运转状态良好,设备系统随时满足满负荷运转性能要求。

江苏滨海LNG项目部

为冲刺2022“开门红”,江苏滨海LNG项目部以强化岸基支持为抓手,充分发挥“主用”作用,多措并举全力攻坚工程节点:一是针对船舶输送距离较长,存在总功率受限的情况,项目部配合船舶通过调整泥泵泵转降低流速,提高输送浓度,从而进行总功率的重新合理分配;二是针对管线在水下易受损,存在管线爆裂隐患的情况,项目部通过将水下管线全部更换为新造管线,从而降低管线故障概率;三是面对施工区存在大量大粒径卵石,影响船舶输送及时利率的情况,项目部通过在陆地投入使用液压闸板阀,最大限度的减少闸板时间及船舶吹水时间。

“天麒号”

新年开局 ,“天麒号”正在江苏滨海LNG疏浚项目紧张施工,全体职工围绕项目“430”节点工期奋力攻坚、笃行不怠,全面落实高效生产:一是倒排工期,动态编制施工方案,同时找准影响施工效率的因素,针对施工区域土质分布不均和大风、涌浪天气较多的情况,及时进行施工工艺调整;二是加强设备巡检和使用,组织召开船机技术讨论会,有效提高船舶“两率”再优化、再提高;三是开展“双队赋能”,针对施工当中突发的“急难险重”问题,制定相关预案,组建关键设备抢修突击队和青年突击队,由船舶骨干落实船舶抢修任务,确保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施工生产;四是加强安全巡查演练的频次,严格落实公司各项防疫制度,保证安全、环保、防疫各项工作全面落实到位。

“通程”轮

“通程”轮目前正在日照港岚山港区北作业区南港池航道项目施工,针对工程时间紧、任务重、工况恶劣等不利条件,“通程”轮重点从三个方面破解:一是错峰避让不停工,船舶根据进出港动态,合理调整船舶施工和吹填时间段,实现了航道错峰避让施工;二是优化施工工艺,采取“2+1”混合施工工艺,即两岗直线布耙抢产量,一岗S型布耙扫平,在满足施工产能释放的同时,最大限度确保了施工的平整度;三是党建赋能清障碍,青年突击队主动请缨担负起耙头清障,护佑“通程”轮加速前行。如今,“通程”轮正开足马力,朝着既定目标,在航道上穿梭,全体职工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要冲刺”的诺言。

“天凤”船

“天凤”船施工区内土工布、石头等杂物较多,极易造成堵口现象,需频繁清理绞刀杂物,同时岸线附近为干出泥面,容易出现塌方情况,造成震车现象、设备损伤。针对上述问题,“天凤”船多措并举提高船舶产能:一是加强与项目沟通,制定最佳施工方案,提前备足清障工具,合理分层,避免长时间开挖上层,造成值班人员频繁清理绞刀杂物、掏口等过度疲劳带来的安全隐患;二是密切关注、调整各仪表施工参数,防止塌方、堵管等现象;三是按照技术交底要求,严控边坡比,避免超挖、漏挖;四是加强机甲部门沟通,动态调整泥泵机转数,避免浓度较高时,泥泵机超负荷运转,确保船机设备正常。

曹妃甸项目部

面对工期紧、工程质量要求高、防疫任务严峻等难题,曹妃甸项目部积极协调联动,力求实现高质量“开门红”:一是坚持疫情防控常态化。项目部和船舶认真落实好公司下发有关疫情防控的各项文件,遵守属地政府有关规定,定期进行核酸和大数据排查;二是针对施工重难点,优化施工工艺。根据各施工区施工情况不同,选择“通恒”轮、“通途”轮优先对施工三、四区域进行施工,力求保质保量完成。

“通途”轮

“通途”轮针对工程工区狭窄、避让频繁以及抛泥运距较远等诸多“作战压力”,“通途”轮充分开展技术研讨后采用以下战略战术:一是加强沉淀效果,提高装舱效率,采用“多拉快跑”方式,提高船舶生产率;二是根据潮流以及进出港动态情况,适当调整装舱时间,灵活避让、抢抓进度;三是加强船机维保检修,充分利用抛泥间隙组织人员对耙头、泥泵等关键设备维护保养,确保设备处于“满血”状态。

“通恒”轮

“通恒”轮根据工况不断优化施工方案,与项目部多次进行了施工改进:一是优化船舶装舱能力,船舶完成卸载后进行冲舱、抽舱作业,确保泥舱无疏浚物残留,确保装舱量,同时项目船舶积极协商补给周期,减少船舶油水储备,为装舱最大化提供空间;二是优化耙头隔栅密度,以应对港池杂物堵塞耙头从而影响疏浚效率的现象;三是与项目部保持24小时在线沟通,及时准确更新进出港动态,确保船舶施工动态安全,保障船舶进出港施工卸载有序衔接,提升运转效率。

孟加拉总项目部

春节期间,孟加拉总项目部正在紧张有序推进萨布朗旅游区吹填项目、米尔萨莱经济区护岸项目和M908项目港池与航道疏浚项目等三项重要工程建设。项目全员积极采取四方面措施,力求实现高质量“开门红”:一是防疫防盗常抓常管不松懈,认真落实消毒杀菌、健康检测、核酸检测、返岗隔离、防盗抢演练等工作,并组织全体员工在属地注射疫苗,确保员工健康安全;二是组织劳动竞赛,充分释放船舶“主战”动能,提高船舶疏浚吹填生产率和时利率,保工期增效益;三是高效开展商务沟通,推动护岸项目的相关设计变更和资金改善等工作,积极压降“两金”,推动后续工程按计划进行。

“天铭”船

“天铭”船针对施工区域现有土质硬、粘的特点,“天铭”船多次组织驾驶员、轮机员针对施工工艺进行研讨,最终决定在现有船舶设备条件下,调高转速以保证正常施工流速和浓度的合适配比。与此同时,为全面践行“N”的“成本中心”定位,船岸联动达成有效共识:一是将每天的检机时间和陆地的移接管线时间尽量重合;二是船舶停船超30分钟时船舶柴油机停车;三是根据土质特性,通过提前收缆、借流倒锚、移船等措施降低倒锚、移船时间,从而提升施工效率。

“天鸥”船

“天鸥”船目前正在孟加拉M908项目高效施工,多次组织船舶骨干分析研究潮流方向,掌握潮流汛急与平缓期时间,与项目部沟通后决定将施工区重新分条,合理摆宽,减少抗流时间,重新制定新的施工方案,始终保持船舶顺流施工,并且利用抗流期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安全高效运行,减少不必要的停工时间。通过重新对施工区分条,合理利用抗流时间,优化施工方案,“天鸥”船在保证了施工安全的同时,时利率大幅度提高。

“天杉”船

“天杉”船目前正在伊拉克法奥港项目施工,为保证前期基槽施工项目的节点周期,展现船舶“主战”能力,展现圆满履约,“天杉”船不断优化施工工艺,增强船岸联动,从四个方面稳步提升船舶“三率”:一是面对基槽开挖杂物多,堵泵堵口频繁的问题,船舶及时更换了焊有拨石板的D40绞刀,提升船舶时利率;二是利用非船舶生产停工时间部署柴油机、泥泵等设备的维护保养修理工作,提升设备利用率;三是面对DCM桩施工泥层薄、来回移船占用时间长,施工摆速慢等影响船舶生产率的问题,船舶通过工艺分析和设备使用研讨,提高吸入效果;四是结合移船时间、进尺量及潮位深度,保证在一次高潮时间段内完成两段施工区域的目标,降低了移船停工时间,从而提升船舶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