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卖越赔,电动车成了跨国车企的吸金黑洞

2023-10-30   每日汽车观察

每次国内几家新造车发财报的时候,大家都开始计算,这些卖电动车的厂家又赔了多少钱。确实,目前除了特斯拉和比亚迪,还没有什么车企能真的靠电动车赚钱。

这个问题不仅困扰国内车企,跨国车企们也是一样头疼,甚至更焦虑。

最近财报季,福特、通用、奔驰、大众等跨国车企们都在电动车这个业务上摔了跟头。

福特汽车宣布推迟约120亿美元的电动汽车新产能支出,包括在肯塔基州建设第二家电池工厂的计划,理由就是美国用户对电动车热情不高,不愿意为电动车支付比油车更高的费用。

第三季度,福特汽车的电动汽车交付量增加了15%至20,962辆,Model e电动车部门的收入也同比增加了26%,达到了18亿美元。

但是电动车越卖越多的福特汽车,亏损也越来越大,三季度Model e部分亏损达到了13亿美元,高于第二季度的11亿美元,是去年同期亏损额的两倍多。

导致福特汽车电动车业务亏损加剧的主要原因,就是消费需求放缓,以及特斯拉挑起的价格战带来的负面影响。

在财报电话会议上,福特汽车CEO吉姆·法利表示,在电动车行业,只有出色的产品已经不够了,必须在成本上也具有竞争力才行。

上周J.D. Power在美国发布的最新研究表明,最近影响电动汽车销售的原因之一,就是在最重要的紧凑型SUV市场,电动车和燃油车价格失衡。

在美国,主流紧凑型电动SUV的均价是5.2万美元,而主流紧凑型燃油SUV均价只有3.4万美元。高端紧凑型电动SUV均价超过6万美元,高端紧凑型燃油SUV均价只有5.3万美元。

简而言之,在美国最畅销的SUV市场,电动车比燃油车贵太多,消费者自然兴趣不高。

和福特对美国电动车市场的悲观判断差不多,通用汽车发布第三季度财报的时候也提到,正在放缓北美地区电动车生产速度,适应消费者需求的放缓,并且通过一系列手段降低生产成本。

本月初,通用汽车就已经宣布推迟电动皮卡的扩张,因为消费者需求低迷。后来工会罢工这么一闹,进一步影响了公司营收。所以通用汽车CEO玛丽·博拉在电话会议上表示,将放缓电动汽车战略,将利润目标放在销量目标之前。

通用汽车还宣布放缓几款电动车型的推出速度,降低成本,削减电动汽车产品指出。通用将重新设计雪佛兰Bolt电动汽车,搭载更便宜的磷酸铁锂电池,还放弃了此前宣布的斥资50亿美元推出新入门级电动车的计划。

这些措施实施之后,能给通用汽车省下几十亿美元。通用还将推迟改造一座工厂生产电动皮卡的计划,这样又能省下15亿美元。此外,通用汽车也放弃了2022年-2024年生产40万辆电动车的中期目标。

去年4月,通用汽车还曾和本田达成合作,要一起开发售价不到3万美元的廉价电动车,现在这个计划也泡汤了。

本田社长三部敏宏证实,已经取消了和通用合作开发廉价电动车的计划,主要是考虑到成本和商业化落地,认为最初设定的目标很难实现。

欧洲这边的车企们情况也差不多,上周四公布三季度财报的梅赛德斯-奔驰表示,业绩大幅下滑、营收不及预期的主要原因,就是供应链方面的挑战以及电动车市场价格战太激烈导致的。

第三季度奔驰的营收下降1.4%至372亿欧元,净利润下降7%至37.2亿欧元,不及分析师的预期。

奔驰首席财务官Harald Wilhelm重点提到了电动车价格战的问题,他说现在电动汽车市场相当残酷,虽然生产成本居高不下,但是有些车企的电动汽车价格竟然比汽油车还便宜。

这种低价策略,肯定不是每家车企都能一直承受的,所以他认为,这场电动汽车革命会比想象中更漫长。

今年前三季度,奔驰的纯电动车销量占比已经从6%提升到了11%,但是如果电动车利润比预期少得太多,奔驰只能通过出售更多燃油车来增加利润。

大众汽车在正式发布第三季度业绩前,已经提前给市场打了预防针,说盈利表现没有达到目标,还下调了全年的利润率,电动汽车就是业绩不佳的原因之一。

大众汽车集团首席财务官Arno Antlitz表示,电动汽车的需求低于预期,大众在欧洲的电动车订单数量已经从去年同期的30万辆下降到了15万辆。

至于中国市场,未来一两年大众在纯电动车市场的份额还会下降,直到和小鹏合作的车型上市后,情况会迎来改观。

全球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需求转向低迷,电动汽车越卖越亏,这个问题不仅是跨国车企们遇到的,就连已经靠卖电动车赚翻了的特斯拉,也在此前的三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上作出了预警。

特斯拉CEO马斯克对市场环境表示担忧,并且推迟了墨西哥超级工厂的建设计划,他反复强调,成本非常重要,只有让电动车更便宜,消费者才会买。

糟心的不仅是汽车制造商,希望靠电动车转型的租车公司也遇到了难题。全美最大租车公司赫兹曾信心满满的宣布采购10万辆特斯拉,但是现在他们发现,现实没有想象中美好。

特斯拉一直降价,让他们的车辆价值面临下行压力。而且在运营过程中赫兹发现,电动车比燃油车维修成本更高,因为零部件供应跟不上,可用的劳动力也有限。

现在,汽车行业面临一个很拧巴的现状,一方面大家都明白靠电动车赚钱越来越难,另一方面大势所趋也不能开倒车,只能说转型之初大家都太乐观了,制定了很多不切实际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