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管不了,我可以放手吗?”

2022-04-28   明珠絮语

原标题:“孩子管不了,我可以放手吗?”

01

一位读者向我提问,说自己的孩子上高一,没有学习动力。

作业中不会的题就放那不管,也不问老师。

照这样下去,想考个二本都难。

初中阶段,家长是全程关注、监督,所以造成了孩子的依赖心理。

上了高中之后,随着家长的逐渐放手,孩子变得很不自觉,能偷懒就偷懒,能糊弄就糊弄,成绩也越来越差。

这位读者现在有些困惑,向我提了三个问题:

(1)我是否该放手,让他自我管理,即便最后结果差;

(2)既然不自觉,那就继续监督。

(3)您的看法和建议。

难怪有人说,凡是关注我的公众号的读者,都是学历比较高、水平比较高。

咨询点问题,都这么有礼貌,这么有逻辑性。

这位读者的问题其实特别有共性,也有其他家长朋友向我咨询过类似的问题,所以干脆形成一篇文章,发出来,让更多的人可以看到。

02

首先说第一个问题,放手是不可能的。

我们每个家长都可以扪心自问,不论孩子多么不听话,我们能做到放手吗?

做不到。

孩子是我们一生的牵挂,不管他是气人还是听话。

别说他还是不懂事的学生,就算他已经成年,他已经成熟,他已经比我们更适应这个社会,到了真的不用我们管的时候,我们仍然放不开手。

这是亲情决定的,我们生了孩子,就要对他负责,就要永远爱他,这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的情感需要。

所以,“放手”只不过是气话,说说而已。

生完气之后,我们还得想办法改变。

03

对孩子的学习进行监督,是必要的。

天底下没有几个孩子能真正自律、真正愿意学习,必须要靠父母和老师的约束才行。

但一定给孩子留出自己的空间,不要把他管得喘不过气来。

有句话叫“常打不怕,常骂不惊”,管得太多,反而更不听话。

一般在家里,为什么孩子都爱和当妈的顶嘴,爸爸出面说一句话就管用?

因为当妈的往往在家里事无巨细啥都管,孩子早就习惯了,也听烦了,而爸爸很少管,猛然一出面,孩子当然会往心里去。

所以,好钢要用到刀刃上,不要事事都管,啥都去说。

否则,他小事上拒绝你、反对你成了习惯,在大事上也会依旧。

有时候,就算孩子做得不对,只要不是原则性的问题,只要他坚持,你也可以妥协,但你要表明立场,告诉他“你可以做,但我觉得你不对”。

这样,一是可以增强家里的民主气氛,二是他吃了亏之后,更能相信你的话。

不要怕孩子犯错,犯错也是成长的一部分,被现实毒打一顿,比直接告诉他不可以做更有效。

就像告诉孩子烙铁是热的,不如他想摸就让他摸一样。

前些日子就有一个孩子,说什么也不上学了,非要去打工。

家长愁得没办法,穷尽了各种努力,只好由她。

没想到,只去了半天,她自己就跑回来了,非回学校上学不可。

04

另外,一定要和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

很多孩子之所以出问题,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和家长之间缺乏沟通,没有对话的通道。

和家长能够经常交流的孩子,出事的可能性很小。

只要他有事想和你说,那么什么事情都好办。

就怕他自己有想法,不认可你的话,还不说出来。

不要居高临下,以平等的身份和孩子沟通,了解他的所思所想,有利于孩子情绪的发泄,也有利于我们对他们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

虽然我们不能完全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但我们要尽量多地去了解。

我们要做孩子的朋友,而不是做一个路人,甚至他的敌人。

05

最后我想说的是,没有孩子多少会达到理想状态。

我们自己也并不完美,孩子亦然。

都说我家的孩子很优秀,但自己的孩子有什么缺点,自己心里清楚,只不过外人没有看到而已。

朋友家的孩子,比我家孩子更优秀,从小到大几乎没考过第二名,现在在清华读书。

但在他的成长过程中,我也亲眼看到过他因为学习和妈妈闹得不愉快。

没有任何一个孩子是真正省心的,如果孩子做得处处都随父母的心意,那就不是孩子了。

孩子的成长,本身就是和父母的一场战争,直到他长大,也做了父母,才明白了父母当年的苦心。

付出最大的努力,享受这个过程,接受一切结果,这是我对教育孩子的态度。

明珠絮语(ID:tsliuchanghai),以教师和家长的双重视角看教育,解答青少年和家长的教育困惑。新书《为自己读书》正在当当、京东、天猫等平台热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