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了,还有人通过共享充电宝赚钱吗?

2024-01-17     36氪

原标题:2024年了,还有人通过共享充电宝赚钱吗?

时针来到2024年,经过过去一整年的“恢复期”,共享充电宝行业展露出复苏的迹象。

试水9个月,莉姐决定要把副业变主业了。

2023年3月,考察了半年的莉姐,觉察到线下业态逐渐复苏,身边也有朋友代理共享充电宝赚到了钱,自己就想试试。

这是莉姐第一次创业,也没投入多少人力成本,采购、运营、维护都是自己亲力亲为,“本来没报太大希望”,没成想效益还不错,顺利跑通了“第二增长曲线”的莉姐把自己的年度关键词总结为:幸运。

2023年初以来,商场、景区、会场都人头攒动,会议、商旅、购物等线下业态都有了明显复苏趋势。“我就是吃了线下业态复苏的这波红利。”莉姐总结道。

不少像莉姐这样想做点小生意的新手们,看上了代理共享充电宝这个门槛低、回报快的项目,跃跃欲试。

但在投资环境谨慎的当下,他们还能通过代理共享充电宝赚到钱吗?

一、能赚钱,就是好生意

2023年,线下业态的复苏毋庸置疑。特种兵旅游、景区爆满、新餐馆遍地开花……人们迫不及待与真实世界再度相遇。

莉姐终于等到了“入场”的机会。

“我自己是共享充电宝的忠实用户,特别理解年轻人对于手机电量不足的焦虑,还是比较看好这个行业的。”莉姐说道,自己在2022年下半年跑市场时,就有留心观察入驻的机会,但线下市场的不景气让她有所退缩。直到2023年3月,她接触到了不错的商户资源,即刻采购了柜机,开始了“副业”探索。

自称比较“佛系”的莉姐,选择这个行业的原因起初也是因其门槛低。“我考察了市面上几家企业的加盟政策后,最终选择了怪兽充电。我自己算了一下,按我的下单规模,亏损几率比较小, 哪怕亏了,也在我能力接受范围内。”

“我是创业‘小白’,所以选择了市场经验和用户群体都比较成熟的头部品牌。”莉姐说,“头部品牌网点多,用户使用起来更方便,也更愿意用;小品牌渗透率不高,归还不太方便,用户体验不太好。”

和莉姐类似,老叶在成为共享充电宝代理商之前已经“潜伏”了2年,2023年春季线下流量回暖的迹象,他感到时机已至。

老叶之前在信息化行业,他将2017-2018年总结为“共享充电宝行业的战国时代”,大小品牌混战直至2021年,市场才逐步稳定。

老叶认为,如今去做代理共享充电宝生意,一是前期投资规模不需太大,能够即时产生收益,变现快,二是“混战”时期已过,头部品牌的品牌效应显现,优胜劣汰的竞争法则给有意者指明了方向。

“对新参与者来说,和头部企业合作最为简单。有更多的保障,也能走得更远一些。”老叶考虑到,前些年和小品牌合作的一些代理商,回报遥遥无期,营销手段也千奇百怪,有损自己商誉。他认为,头部企业有一定社会责任感,能引领市场,规范市场,对代理商也有利。“长期合作,相互能共赢,才能走得更远。”

共享充电宝作为快速发展中的新经济、新业态,同样受益于国家鼓励发展数字经济的政策红利。这是老叶看中的“大势”。近年来,《十四五数字经济发展规划》《十四五国家信息化规划》《共享经济指导原则与基本框架》等指导性标准的建立与数字经济扶持政策的出台,给了他入局这个行业的信心。

据欧睿国际的报告,预计到2025年,共享充电宝行业GMV将超五百亿。现代人的电量焦虑和广泛的使用场景使得共享充电宝成了高频且刚需的生意。也让更多创业者看到了赚钱的机会。

二、扩充市场,挖掘机遇

共享充电宝作为一门场景的生意,点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决定了盈利能力。对此,从业多年的“老商”蒋庆深以为然。他在前年成为了一名区域级代理商,现已拥有近百人的业务运营团队和上万台规模的设备。据他观察,市面上的品牌越来越向头部集中了,从几家并立发展到怪兽充电、美团充电双“巨头”并行,进一步降低了代理商选择的难度。

从这些头部品牌的成功案例中,他认识到,“做这行做得好最关键的因素还是规模和点位,只要有点位,后续要进行产品革新都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尽管市面上有五花八门的充电解决方案可供选择,他还是选择了商业模式更成熟的共享充电宝。

对比共享充电宝在一线城市的渗透率,以低线城市为代表的下沉市场仍有不小空间。代理商聚集的下沉市场,新一轮的“跑马圈地”仍在继续。作为早一批下场、手握充足货源的区域级代理商,蒋庆选择先发制人。

2022年,低线城市的线下流量复苏快于大部分一线城市,由于提前布局,蒋庆在投入市场半年内便实现了盈利。

为了维持扩张速度,巩固市场份额,他与合作品牌的业务人员达成共识,加强内外联动。在品牌的协助下,他们用3天时间,在新区域拓展了150家门店,快速建立起规模护城河。

对于市场拓展,扎根在一线城市的莉姐有自己的心得,她坦言,头部品牌在一线城市有自己的直营点位,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即便是规模较小的代理商也可以利用品牌商自身的规模和网络效应,拿下一些比较难啃的高流量场景。

“一线中心城区的充电宝覆盖率虽然高,但一线城市面积大,附近郊区的市场空间潜力仍待发掘,一些‘大点位’——公园、医院、学校等公共场所由于门槛高,让很多代理商望而却步。”她提到,“我这边接触的大多是场馆、展会、学校之类的公共场所资源,这些客户对质量安全的要求很高,谈判难度较大。依托于品牌商在这类场景入驻上的成功积累,可以给我们代理商提供一些背书和经验。”

三、品牌发力,未来可期

随着如今共享充电宝行业逐渐步入稳定期,头部品牌的品牌作用力不断增强。当点位之战一路打到了低线城市,看上去是大小代理商之间的竞争,但本质上仍然是品牌间的“军备竞赛”。

为了吸引代理商,头部品牌们不吝啬地给予力度很大的优惠和政策扶持。以怪兽充电为例,其最高可达96%的分润政策、分期付款政策、柜机优惠政策,甚至允许新代理商赊账等,为新手入局扫除后顾之忧,足见其发力代理业务的决心。

渠道模式下,考验的是品牌商从产品研发、生产制造、仓储运输到营销扶持、服务保障、数字化能力全链路的综合竞争力。品牌商除了要能提供稳定、质量过硬的产品供给,实用高效的技术平台支持,“总部的扶持”更是击中了创业者内心最柔软之处,让代理商们在推进“点位之战”时有了依仗,成为了代理商发展自身事业的信心与后盾,将一次性的“单向选择”,变成双向奔赴的“长期协作”。

“如果仅仅将共享充电宝看作一门生意,相信很多人会被高分润和低门槛吸引而来。但是如果将其看作一项事业的代理商们都知道,持续赚钱的关键还是要靠运营。”蒋庆感慨。蒋庆说,自己选择合作的充电宝品牌时主要看重三点:首选抗风险能力强的大公司,能为代理商做好“大本营”,解决后顾之忧;此外,管理层风格要踏实,行事靠谱真诚,愿意让利。

他提到自己通过合作品牌提供的分期付款政策,缓解了资金压力大这一痛点,在线下市场不景气的时候维持住了经营。

同样受益于“总部支持”的还有老叶,他在年初组建团队时遇到了人员招聘的难题。他所对接的业务员在了解情况后,在帮助其发布招聘信息的同时,给予了细致全面的招聘建议,从人员画像,薪资范围到激励设计等......

老叶的目标是企业级大客户,诸如服务区、批发城、文旅集团、大卖场、知名餐饮品牌等,但越是重要的企业级客户,越看重后续运营服务。品牌商多次派出专业人员给其团队做长期培训,帮助提升团队成员的行业认知和运维能力。

如今老叶的团队已接近十人,他们用了半年时间在当地代理商中快速崛起,到九、十月旺季时,已经收获了“日入过万”的好光景。

时针来到2024年,经过过去一整年的“恢复期”,共享充电宝行业展露出复苏的迹象。多家证券机构在做2024年展望之时认为,市场信心将重新聚拢,给出的关键字是:信心重现。

谈及未来,近日受冬季寒潮影响的蒋庆有些为数据苦恼,但看着春节脚步的再次临近,他很快又燃起了新的斗志,“行业自己有淡旺季,只要把他看作一门长期的生意,就不用太过焦虑周期。”

莉姐也开始认真起来,尝到“甜头”的她准备今年开始把共享充电宝这份“副业”逐步转化为主业,决意要花更多精力去好好运营,拓展市场,“不是靠运气,而是想要为自己的事业好好拼搏一次。”

(老叶、莉姐、蒋庆为化名)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ca878b10e320c1546a08853af3f4e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