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参加很多个兴趣班。
如今的孩子,基本上都会参加很多个兴趣班。
一旦孩子上了幼儿园,父母们就会着手为他们准备报兴趣班,初衷自然是帮他们寻找意向较高的兴趣班,但往往现实都是不尽人意。
主要矛盾点就是家长的主张和孩子的意愿截然不同。孩子希望兴趣班主要是带着自己玩,放松自己的心情,但是家长却把这种兴趣班列入了黑名单。
为什么家长会如此重视兴趣班?
技多不压身
在家长小的时候,除了上学就是疯玩疯跑,每天没有太多的正经事可以做,再加上家中的长辈对孩子的学习不上心,导致家长们身上几乎没有什么可以炫耀的地方。
孩子单独相处的时候还不会觉察什么,一旦和其他的孩子混在一起的时候,彼此之间的差距就显现出来了。那些特长的孩子,就像是角落里的灰尘一样,总是被忽视。
正是经历过这样的无奈和尴尬,家长就不愿意让自己的孩子也经历相同的境地,在孩子还小的时候,就提前做好准备,抓紧一切时机助孩子一臂之力。
兴趣班有助于开发孩子的智力
在家长眼中,反正孩子闲着也是闲着,这个时间不利用起来也是浪费了,不参加兴趣班的话,能力是无法长进的,虽然参加兴趣班也代表一定会长进,但起码有着可以成长的可能。
多学一些总归是有好处的,就算是为了丰富孩子的人生阅历也不是徒劳的努力。更何况接受了兴趣班之后,孩子的能力表现确实有所长进呢!
从不参加兴趣班的学生,跟有特长的同学相比,在校体验差别很大
班主任对孩子的重视程度不同
在校园生活中,除了日常学习之外,还会有很多娱乐活动,有些是学校组织的,有些是班主任自发进行的,目的都是一个,帮助学生们产生学习兴趣,劳逸结合。
尤其是在小学阶段,课业要求并不是很重的时候,组织活动的次数和频率都会非常高,虽然有些家长会产生嫌弃之情,觉得这样会耽误孩子学习,孩子很难收心,但老师发号施令了之后,他们又不得不服从安排。
而在组织活动的时候,老师自然会优先考虑哪些有特长的孩子,一方面可以减少自己培训孩子的难度,另一方面在竞赛中可以为班级添光增彩,何乐而不为?
那些不突出没有特长的孩子,自然就是被忽视的对象。并且因为那些有特长的学生为班级增了光,在平日里老师对他们的重视程度都会直线上升。
孩子本身拥有的自信程度不同
虽然传统文化当中,一直主张孩子们要谦虚,就算是遇到自己擅长的事情,也不要过于张扬,以免让自己陷入两难的境地。但是对孩子本身来说,谦虚和自信是完全不冲突的。
当孩子面对自己对口的事情时,神态和表情就有一种自信的模样,就算是遇到突发状况,他们也能从容应对。等到老师需要用他们的时候,他们能够马上全身心投入。
而那些根本不擅长的学生,就算是得到了老师的信任,被委派完成某项任务,内心的胆怯是无法避免的,根本不知道从何下手,无论是对自己还是对于结果,都是不负责任的选择。
要是因为这件事情搞砸了而得到批评的话,对于他们未来的自信心养成和积极的生活态度,都有很直接影响和干扰。所以,如果家里有条件,家长还是要从自身改变,让孩子参加一些兴趣班来充实自己的吧!
今日小结:
你家孩子参加了什么兴趣班,这些兴趣班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吗?你觉得孩子参加完兴趣班,有什么改变吗?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