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M-86巡航导弹

2024-01-10   悲喜历史

原标题:AGM-86巡航导弹

AGM-86巡航导弹是20世纪70年代美国波音公司为空军研制的空射巡航导弹(英文:Air-Launched Cruise Missile ,缩写:ALCM),也是美国空军装备使用的第三代战略空地巡航导弹。

该弹主要型号有AGM-86A、AGM-86B、AGM-86C三种。其中AGM-86A是亚音速巡航诱饵弹“斯卡德”(SCAD)的改进型,最大射程1300千米,巡航速度0.66马赫,巡航高度50~100米,采用地形匹配辅助惯性导航系统。导弹飞行距离目标90千米时高度降至15米,命中精度185米。战斗部采用W80-1小型核弹头,质量122.5千克,核当量20万吨。该弹是一种全天候、多用途巡航导弹,主要由B-52H型战略轰炸机携带并发射 ,能提高B-52H战略轰炸机的攻击有效性和战场生存能力。

AGM-86巡航导弹于1973年开始研制,1982年装备美国空军。后由于该弹射程较近,1977年6月美国战略空军取消了该型导弹的后续研制计划。

AGM-86巡航导弹采用与“斯卡德”导弹相似的气动外形布局,可向后方折叠的弹翼位于弹体中部,可向上折叠的水平尾翼和向左折叠的垂直尾翼位于弹体尾部,发动机装在弹体的后上方,其进气口向下折叠,发射后2秒内全部张开。为增加射程而对油箱进行配置,曾提出过4个设计方案,第1个方案将1个扁平油箱置于弹体腹部下方,第2个方案将1个两头呈卵形的圆柱形油箱置于弹体腹部下方,第3个方案将两个扁乎油箱置于加长弹体的腹部下方,第4个方案将4个承力式铸铝油箱置于弹体内部构成1个整体舱段。前3个方案均因气动阻力和雷达截面积过大未被采纳,选用了最后1个方案。

AGM-86巡航导弹沿用了“斯卡德”导弹的气动外形,弹身为不规则形体,头部为一个略向上倾斜的编锥体,中段腹部扁平,背部呈椭圆形,尾部变为近似三角形,总长4.27米,最大弹高693毫米,宽度约为350毫米。导弹采用高强度铝合金弹体,内部结构由制导系统、战斗部、油箱、发动机共4个舱段组成。B型增加了燃料箱,增大了射程;把扁平形头部改为卵形,翼弦改短,尾部加装流线形收敛尾锥,改进气动性能,减小雷达反射面(0.02~0.2平方米)。

AGM-86巡航导弹的动力装置采用F107-WR-100/-101(A型/B型)低成本小型双轴 涡轮风扇发动机 ,是威廉姆斯研究公司1970年在WR-19发动机基础上研制出来的。该发动机长度0.8/1.232米,直径0.307/0.307米,重量58.7/66.2千克,推力2.67/3.26千牛。导弹发射后经0.5秒发动机启动,5~10秒内达到全推力。工作高度从海平面至13.72千米,启动条件0.55马赫,高度400米,工作寿命50小时,贮存期10年。燃料选用JP-4航空煤油,总质量240千克。

AGM-86巡航导弹核战斗部采用W80-1型20万吨级当量可调的 核弹头 ,质量约122.5千克,核装药为浓缩铀或氚,主引爆药为PBX-9502钝感烈性炸药。该弹头是在B-61核航弹的基础上改进来的,原计划用于代替“近程攻击导弹”的W-69核弹头,后改用于AGM-86巡航导弹。

AGM-86巡航导弹的制导系统采用等高线地形匹配辅助惯性导航系统(TAINS),由麦道公司研制的AN/DSW-15等高线地形匹配系统(TERCOM)和利登公司生产的LN-35惯导设备组成,总质量37千克 。

具备地形轮廓匹配功能的(TERCOM)系统,允许导弹在预先编程的路线上飞行,通过对一系列地形雷达照片的图像识别,使仪表导航系统(INS)后引导自主飞行的导弹进入预设航线,并通过罗盘保持正确的航向。这使导弹实现发射后不管的自主飞行,自动跟踪目标运动调整航向。因此轰炸机可以立即进入另一个导弹发射程序,或转向撤离作战空域 。

导弹控制设备比较简单,导弹发射后弹翼的展开、进气斗的弹出,均用烟火作动器。尾翼偏转则靠普通的舵机控制设备 。

发射控制

B-52G机内挂载的AGM-86C巡航导弹

AGM-86巡航导弹的主要发射平台是B-52G型轰炸机,每架B-52G可携带20枚导弹。为提高导航精度、电子对抗和发射能力,对原B-52轰炸机分两期改装。第一步讲导航系统改用万向架静电飞机导航系统(GEANS),使可靠性提高25%,投弹精度提高30%~40%。电子系统改用数字式,加装新的AN/ALF-28噪声干扰是被,提高轰炸机突防能力。第二步改进SRAM旋转式发射架,是每架B-52G/H可以内挂8枚,两翼的三联装挂架吊挂12枚,总计20枚巡航导弹 。

AGM-86B巡航导弹还可以由B-1B轰炸机发射,机内最大装载量达22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