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电影《风再起时》被网友骂得很惨,主线不清,剧情割裂。虽然有梁朝伟和郭富城两大影帝携手,但还是挽救不了悲催的票房,口碑也刚过及格线。
而梁朝伟和王一博主演的另一部贺岁片,也被《满江红》和《流浪地球2》远远甩在后面,豆瓣评分6.8,8亿票房的成绩,连部动画片《熊出没》都不及。
网友们对电影情节、演员、画面等各细节大加挑剔,对在两部影片中都出现的梁朝伟则表示十分地惋惜。
这几年,作为实力派影帝的梁朝伟作品数量少,质量差,评分低,人们都纷纷感叹:曾经的戛纳影帝现在怎么沦落成“烂片之王”了?难道没有王家卫相伴,梁朝伟的光就再也无法显现了吗?
01、习惯被虐的影帝
一提起梁朝伟,就不得不提王家卫。一个是天才演员,一个是鬼才导演,相化融合,长期加热,必有不可思议的化学反应。
1990年,王家卫要拍电影《阿飞正传》,请已经小有名气的梁朝伟客串一下,没想到开工第一天,梁朝伟就被虐得直哭!
原本是和张曼玉演吃梨时的一句对白,竟一连拍了27次才勉强过关。回家后的梁朝伟躲在房间里痛哭了好几天,心里想:我演的真的那么差吗?
但尽管如此,这个得之不易的镜头还是被导演狠心地剪掉了,最终只留下梁朝伟对着镜子穿衣梳头时的经典画面。而也正是这最后的3分钟,开启了二人合作的漫长之旅。
慧眼识珠的王家卫,早就相中了不爱说话但很会演戏的梁朝伟,这么好的天才,精雕细琢,必成大器。从此“墨镜王”让梁朝伟成了自己作品中的御用男主,向影帝的方向重点培养!
而《阿飞正传》的获奖连连,也让梁朝伟看到王家卫的非凡才华,二人多次合作过越来越默契。1998年梁朝伟签约到王家卫的泽东公司旗下,甘愿受其折磨,希望自己也能百炼成钢。
众所周知,“墨镜王”是导演界的鬼才,他不按套路出牌,思维诡异,眼光独特,要求甚严。对每个镜头都有“洁癖”,“虐人”手段更是残忍无比。
在拍《花样年华》时,梁朝伟连吃了26碗云吞面后说好想吐,可他却扔了句“拍完再说”;而《一代宗师》的一场雨中打斗戏,更是拍摄了30个通宵,直到梁朝伟感冒发烧才肯罢休。
王家卫拍戏几乎没有剧本,一页纸只有几句思路就让演员自由发挥.而梁朝伟也因通过自己的领悟把表演发挥到极致,再经过王导的鬼斧神工般的剪辑后,效果非同寻常。
王家卫的作品中淡化商业炒作的铜臭味,却散发着阳春白雪的高雅气息。难怪张艺谋夸他的作品中“小资的城市感觉一流”,而李安则直接称他是“天才”!
和王家卫合作的过程,漫长又痛苦,但正因为这不断地磨砺和修炼,才能化平淡为神奇!
佛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梁朝伟甘愿受此折磨不断,果然修炼出金身成佛,惊艳成人。
《重庆森林》让他成为金像、金马双料影帝,《花样年华》则让梁朝伟戴上戛纳国际影帝的桂冠,《2046》收获金像、金紫荆最佳男主角奖,和王家卫合作的那些年成了他人生的高光时刻!
王家卫和梁朝伟相互成就,彼此照耀,合作的电影国内国际拿奖拿得手软,成了电影圈里最耀眼的一对金牌组合。
02、单飞是对还是错?
王家卫是一个喜欢慢功出细活的人,一部戏短则一两年,长则四五年,一般演员是耗不起的。
而梁朝伟也会在拍戏之余,选择和其他名导合作,但评价却褒贬各半。
《无间道》、《色·戒》让梁朝伟又收获了金像、金马等各类影帝大奖,而《赤壁》、《捉妖记2》又让他陷入影片差评舆论的漩涡。
最让人不可思议是2016年张嘉佳拍摄的电影《摆渡人》,打着王家卫监制的旗号,表现出来的却是张嘉佳“散文式”电影的风格,让人哭笑不得。
整部电影虽然明星荟萃,但故事凌乱,台词矫情,搞笑生硬,梁朝伟饰演的陈末也并没有真正担任起“摆渡人”的职责,却成了全剧的搞笑担当。电影最终以4.1分的成绩印上烂片的大戳。
《摆渡人》成了王、梁二人合作的滑铁卢,也为他们的分开画上了不完美的句号。2018年,与泽东电影公司20年合约期满,梁朝伟离开了王家卫选择单飞。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二人分开看似偶然,实是必然。在一个团队时间久了,会习惯,会依赖,但也会生厌。梁朝伟也想要换一种新的环境,去尝试更多的体验和突破。
更何况王家卫拍摄周期长,要求严,对于功成名就的梁朝伟来说,年纪越来越大,根本不需要再委屈自己去忍受这种虐人身心的折磨。
一对黄金组合的分开,对彼此都是一种巨大的损失。
孤独的王家卫一个大电影也没有拍,2020年他转战到电视剧领域拍起了《繁花》,把虐人的对象从梁朝伟转移到胡歌身上,不知这一虐还要多少年?
单飞的梁朝伟也可怜得很,后拍的电影《风再起时》拖了6年才上映,可口碑和票房都不尽如人意;而《猎狐行动》更可怜了,拖了两三年至今还没有上映。
世人表示不解:他们分开到底是对还是错呢?
王家卫的电影,弥漫着一种浓郁的怀旧气息,从人物到情节、从画面到音乐,总是把观众往过去的时光里带,沉浸在美丽又忧伤的迷雾中,与角色共情,难以自拔。
而梁朝伟的气质内敛阴郁,很适合这类作品的男主,特别是他那流露出千万种思想的眼神,那嘴角一抹淡淡的微笑,都有种无声胜有声的魅力,让人看过就难以忘怀。
如果梁朝伟继续签约,过去的巅峰之作难以超越,观众总喜欢用现在的作品和曾经的经典相对比,二人又都到了瓶颈期,想要继续突破也是很难的。
是非对错,我们也无法说清了,但是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却是一个不变的趋势。
机缘巧合之时,但愿他们还能再次联手。《金手指》都让刘德华和梁朝伟继《无间道》上映20年后再合作,还有什么是不可能的呢?
03、走出舒适圈的影帝
因为性格的关系,梁朝伟恬静少言,不善交际,是个典型的社恐。
在日本滑雪多年,他不会说日语,因为从不和陌生人交流;而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不爱交际,不发微博,不喜欢被关注,过着闲云野鹤般的自在生活。
他说自己是一个缺乏安全感的人,所以习惯徘徊在自己的舒适圈里,与熟悉的导演再次合作,这样工作起来会更默契和顺畅。
而这些名导也让他心里更踏实,拍出的作品不一定太好,但也不会太坏。他身上有太多影帝的光环,无形中也给了他莫大的压力。
他怕输,怕别人说他不好,怕丢了影帝的脸!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几年他渐渐地放下了这些顾虑。现在是他演戏的最后一个阶段,敢于大胆而全新的尝试,才能遇到更好的自己。
于是他勇敢地走出舒适圈,开始和新的导演合作,哪怕他并不很出名,但只要本子和角色自己喜欢,其他的并不重要。更何况他有多年的表演经验,也会提前做充足的准备,所以也无所畏惧。
走出的信念是坚定的,但路途是曲折的,年近花甲的梁朝伟也面临着全新的学习和挑战。
在拍电影《风再起时》需要有一些梁朝伟边抽烟边弹钢琴的镜头,为了让观众看到他人手合一的自然画面,导演要求他亲自上阵,这可难坏了梁朝伟。
唱歌可以,弹琴他却是个外行。从没碰过钢琴的梁朝伟,一学就是三个月,每天都要弹琴8-10个小时,让刘嘉玲都佩服他的毅力。
练琴很乏味也很辛苦,梁朝伟也心有怨气,有时忍不住了就会打电话“骂”导演一番。但是骂归骂,练归练,第二天他还是乖乖坐在钢琴旁,手指上下起伏,黑白交错中,优美的音乐声再次响起……
和弹琴相比,梁朝伟的普通话也是一个弱项。王家卫曾这样调侃过他:“梁朝伟基本上每一块肌肉都可以调动,就是舌头不太好。”
因为平时习惯用粤语表演,后期再找他人配音,所以梁朝伟这么多年从来没有特意练过普通话,可在电影《无名》中,程耳导演却要求他用普通话原声,这对他来说又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于是他和私教老师认真学习,天天练习说普通话,从中体会到语言的神奇和快乐。虽然下了很多功夫,他却乐此不疲。在影片中用原声表达人物思想情感,果然产生更自然和谐的效果。
很多大明星都喜欢和导演讲条件,耍大牌,但梁朝伟却一直很谦虚低调。在片场上他的笑容是最温暖的语言,给人如沐春风的感觉。而私下里,他也是最刻苦努力的一个,只要导演吩咐的,他就认真去做,而且做得非常好。
很多人都说,梁朝伟是表演的天才,老天爷赏饭吃的。
梁朝伟也承认自己在表演方面的确有些天赋,但他更相信是天才还是要培养的,有天赋也还需要后天的训练。”
王家卫曾这样夸赞梁朝伟:导演交代一个事要做30遍,一般演员也就做3遍,刘德华能做到30遍,而梁朝伟却可以做到300遍。
他就是这样一个表面不动声色,却在背地里暗下功夫的人,表面佛系,实则内卷。
一个功成名就的国际影帝,敢于在60岁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从0学起,令多少后生惭愧,也打了多少艺人的脸。
04、写在最后
在近日网络上播出的纪实片《这一刻,梁朝伟对你说》中,我们又看到了不一样的梁朝伟。
在视频中,他和观众分享了他成长不同阶段的经历,拍戏时的趣事和感悟,对人生、社会的一些看法和建议,让我们惊喜地发现,原来伟仔也很健谈,而且普通话说得真不错!
过去曾经担心的,现在全都放下了;过去害怕失去的,现在也都淡然了。
面对外界对作品的争议,他也显得波澜不惊。一个作品的好坏,不是一个主演就能主宰的,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的互相配合,更需要观众的理解、支持和包容。
卸下影帝的光环,我们看到的是脸上写满故事的梁朝伟。听着他的娓娓道来,我们仿佛也回到昔日的时光中,与那一个个熟悉的身影温暖重逢。
走出回忆的漩涡,只看见身着灰黑相间的厚毛衣,61岁的梁朝伟独自站在海边,凝望着远处波澜,风再起时,浪花翻涌,他却一脸从容,微笑着转身离去……
文|碧琉璃
图|网络
发布|文刀木之南
以上为作者个人观点,如要观看更多精彩文章,请关注【文刀木之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