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征收100%重税,欧盟也要跟!中国新能源汽车,面临生死存亡

2024-06-18     利刃号

需要打开别国市场时,美欧提倡自由贸易;而当自己竞争不过时,又纷纷祭出贸易保护主义,这就是西方“市场经济”的丑陋嘴脸。据央视频6月11日的报道,综合各方信息,欧盟将对中国产电动汽车加征临时关税,税率多少“尚未公布”。无独有偶,美国上个月刚刚宣布,进一步提高对中国产电动汽车、锂电池、光伏电池等产品的关税,其中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幅度最大,达到了“丧心病狂”的100%。

美国与欧盟是全球最重要的两大市场,其市场份额占到全球的7成以上,现在他们同时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无疑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进军西方市场设置了巨大的障碍,其超高的税率,甚至可能直接将中国电动汽车“打出场外”。那么,是什么导致美欧几乎同时对中国产的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应该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中国电动汽车席卷全球,打得美欧新能源车企溃不成军。

根据中国汽协乘用车市场信息发布会提供的数据,2023年中国纯电动车份额占到全球的62%,插混电动车占世界份额的69%;今年1-4月份,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全球的64%,插混电动车则进一步提升到了71%。因此,从数据上来看,中国产电动汽车在“杀疯了”,西方没有任何一家电动车企可以相提并论,包括特斯拉,毕竟特斯拉产量的一半在中国,也即“Made In China”。

中国新能源汽车“大杀特杀”,这让美欧非常惊慌,这不仅仅是市场份额的事情,也不仅仅是钱的事情,说白了这是谁将主宰新能源革命的问题。若任由中国电动汽车“攻城略地”,那么中国新能源车企就会获得超额的利润,就有能力主导未来的技术研发,而西方则最终失去“技术高地”。

所以,先是美国财长耶伦4月访华,要求中国在新能源领域“去产能化”,接着就是美国于5月末跳出来,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100%的关税,再然后就是欧盟于6月中旬宣布,准备于7月初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那么,面对美欧的“联合绞杀”,中国政府与中国车企该如何破局?

应该说,主要有以下几种方式。同美欧打“贸易战”,以“互相伤害”的方式,逼迫美欧“敞开市场”。比如说,在美国宣布对华新能源汽车加征关税后,中国驻美大使馆就警告称,中国政府将“采取一切措施捍卫本国权益”;6月11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警告欧盟“尽快结束调查”,“避免损害中欧经贸合作”,若欧方一意孤行,中国“绝不会坐视不理”,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向特斯拉学习,中国车企在美欧本土建造工厂。2023年,特斯拉在全球一共生产了大约185万辆电动汽车,其中上海超级工厂就交付了94.7万辆,占特斯拉全球产能的一半以上。由于是在中国建厂生产,因此特斯拉在相当程度上“免疫”了中美贸易战的影响,因此,若中国车企在美欧建厂,并生产、销售电动汽车,将能绕过西方的“关税壁垒”,但成本将会显著提高。

请德国帮忙“做工作”。在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问题上,欧盟内部是有分歧的,比如说,严重依赖中国汽车市场的德国就对此表示反对;而法国由于缺乏电动车核心技术,害怕被中国电动车占领,而力推对华加征关税。中国可以加强与德国的沟通协商,让德国说服欧盟其他国家。

不管怎么说,美欧同时对中国电动汽车下手,说明了中国的确在该领域取得了非常大的优势,中国正在引领一场新能源领域的革命。然而,美欧是不会轻易放弃技术高地的,新能源汽车现在是“蓝海”,接下来就是“红海”,再后来恐怕就是“血海”了,只有真正的高新技术玩家,才能笑到最后。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b515b2f776cfe3fd53150d21a3babd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