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死前留给某女子4本日记,林徽因心慌讨要,她为什么紧张

2024-01-14     历史有看点

原标题:徐志摩死前留给某女子4本日记,林徽因心慌讨要,她为什么紧张

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遭遇空难离世,让人唏嘘不已。他死后留下一个小皮箱,里面装着四本日记本,由凌叔华保管着。

胡适自然愿意帮这个忙,但不仅是为了林徽因,还有他自己的小算盘。

50年后,凌叔华知道了胡适当年帮忙讨要日记的真正原因后,不禁破口大骂。

那么,徐志摩留下的日记本究竟记录着什么?为什么会让林徽因这么在意?而胡适帮忙讨要日记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徐志摩和凌叔华又是什么关系,为什么会把日记本这么重要的东西交给凌书华保管?

这一切恐怕得从徐志摩和凌书华两人之间的故事说起。

1 与凌叔华相识,托付保管“八宝箱”

当年徐志摩被林徽因拒绝后,终日郁郁寡欢。而徐志摩的父亲却对凌叔华颇为赏识,便告诉徐志摩,叔华与林徽因相比,才气有过之而无不及,并且也未婚,不妨试一试。

徐父内心是非常希望他能将性情恬静的凌叔华娶进门的,而凌父凌母也对徐志摩这样的才子颇有好感。

于是徐志摩决定与凌叔华接触,此时的凌叔华正如芳草含翠的玫瑰,她的温柔贤淑、她的才情让徐志摩心动了。

凌叔华也会给他回信,言语不失调皮风趣,甚是惹人怜爱。

然而,正当徐志摩还在激情满怀地给凌叔华写信时,凌叔华却写信告知胡适,她与徐志摩之间只是好友。

此时蒙在鼓里的徐志摩还在情火泛滥,无奈之下,凌叔华只好请他们的老大哥胡适出面帮忙解释。这场感情逐鹿中,徐志摩终是意外出局了。

他曾经对陆小曼说,凌叔华是那种了解他灵魂的朋友,而凌叔华也不止一次提过,志摩与她情同手足。徐志摩将他生活上的私事都对她坦诚相告,开心和难过的情绪都会与她分享。

在被林徽因拒绝而陆小曼也还未出现的那段时间里,凌叔华可谓填补了他感情上最伤痛、最空虚的窟窿,也难怪徐志摩一直把她当成红颜知己。

1925年3月,徐志摩因为插足陆小曼的婚姻,成为人们眼中的第三者,一时间处于风口浪尖上,徐志摩决定先去欧洲避避风头。临行前,他将一个小提箱交给凌叔华保管,箱子里放的是徐志摩的手稿和一些书信,后来,人们把这个小提箱称为“八宝箱”。

2 意外离世,掀起八宝箱风波

1931年,徐志摩搭乘飞机前往北平,遭遇大雾天气,不幸坠机身亡。消息传来,众人为之悲恸。

徐志摩死后,胡适和朋友们想要征集朋友中存在的信函,为志摩出书。这消息自然也通知了凌叔华。凌叔华藏有徐志摩的小提箱,里面有他的日记本,这件事一下子就传开了。

林徽因听说这件事之后,瞬间慌了神,她并不想将她和徐志摩的感情纠葛公之于众,可她几次三番去跟凌叔华讨要日记本,都被她各种推脱,要么说她外出了,要么说家中东西杂乱,需要先整理一番才能找到,总之,就是不交出日记本。

有了胡适的出面,再加上一帮人借口要整理徐志摩的手稿、遗作,凌叔华再怎么不愿意也只能将“八宝箱”转交给胡适,不过转交时,她叮嘱胡适,用完后,把这个箱子交给陆小曼。

可凌叔华前脚刚走,胡适就以让林徽因帮忙整理资料为名,把箱子转交给了她,就这样,林徽因顺利拿到了箱子。

这件事情让凌叔华知道后,大为震惊,因为箱子里还有两本日记是陆小曼的,里面写了很多关于林徽因的闲言碎语,大部分都是在骂林徽因的,交给林徽因实在不妥。

林徽因看不到她最想看的康桥日记,大为恼火,再次亲自去凌叔华家里讨要,可凌叔华却再三爽约,最后还推脱说:“我是徐志摩的挚友,志摩愿意让我保管他的遗物,并且他生前也对我说,他如果出了国回不来,这箱子里的东西可以留给我,给他写传记用。”

总之,凌叔华就是不想给。

这可真的激怒了林徽因,她在给胡适的信中对凌叔华破口大骂,说她小气,并且毫不避讳徐志摩对她的爱,也丝毫不掩饰自己是在乎徐志摩的,胡适再次出面跟凌叔华讨要日记。

他写信给凌叔华,步步紧逼,委婉而有力地让她交出康桥日记。胡适态度的强硬,加之不想得罪林徽因,凌叔华只能乖乖交出了康桥日记。

林徽因最后写信给胡适说,这些材料还是不要公开,理由是当时志摩还年轻,文笔还比较稚嫩,而且,里面还涉及到一些个人私事,并且牵涉到的人也还在世,公开实为不妥,还是先暂时收起来好。

这一收,就是几十年。后来,林徽因在她去世前,将这些日记焚毁了。归根结底,林徽因只是不想将自己的隐私公诸于世。

转眼间,50年时间过去了,凌叔华怎么也没想到,“八宝箱事件”还会再起波澜。

1983年,陈从周寄给凌叔华一本《徐志摩年谱》,里面有胡适的部分公开日记。胡适在他公开的日记里写道:“日记仍然缺了四页,“这位小姐”至今还不认错。”“这位小姐”自然指的是凌叔华。

一来,当时她将箱子交给胡适,是想让他转交给陆小曼的,没想到胡适并没有交出全部日记,只将其中两本陆小曼的日记交还给她。

二来,箱子里的东西本不该交由林徽因,最终却落入了林徽因手中。

三是当初她早已将日记本全部交给了胡适,胡适却在自己公开的日记里写了仍有日记存在她那里。

最后,也是近日她才明白了,当年胡适帮忙讨要日记本的个中缘由。

那时胡适正在办《独立评论》,他想要一帮名人捧他,为他做宣传,所以借机拉拢文化名人。平日里胡适也没什么机缘结交这些人物,如今恰好可以借着徐志摩八宝箱这事端,链接更多的圈内牛人。

徐志摩的八宝箱,就像一只潘多拉魔盒,将北平闹得腥风血雨。八宝箱风波究竟孰是孰非?

也许,当初徐志摩把这个八宝箱交给凌叔华保管本来就是错的。

他的日记本里写有给林徽因的情书,这些东西的重要性,对林徽因不言而喻。他也不是不知道凌叔华对他也是喜欢的,这种情况下,他怎能将自己写给另一个女人的情书交给一个喜欢自己的女人保管呢?

徐志摩这风流倜傥的才子,放到今天来说,就是一个渣男。

林徽因每每去讨要康桥日记,都说是为了惦念徐志摩。事实果真如此吗?恐怕不是,否则她也不会在拿到康桥日记后就再也没交出来过,甚至去世前还要将其烧毁。真正的原因也只是不想将她的隐私曝光而已。

而当年胡适讨要日记本时,真可算是虚伪至极了。打着为徐志摩出书的名号,心里想着的却是想在自家掀起一股政治热,以此创造事端,好让自己有机会结交名流,甚至不惜血口喷人,冤枉凌叔华最后仍然私藏着几页日记。

世事沧桑,造化弄人,几十年前那些才子佳人的爱恨纠葛都随风烟消云散,那些恩恩怨怨终归是被尘封在了历史中。

作者:joyce

编辑:洛子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b43fc2a561e6278d7658272e574cec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