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将至,冬至晴天好?还是雨天好?春节前后雨雪多吗?答案来了

2023-12-21     千秋文化

原标题:冬至将至,冬至晴天好?还是雨天好?春节前后雨雪多吗?答案来了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2个节气,冬至属于一个很重要的节气,在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冬至也是一年当中,黑夜最长、白昼最短的一天。在气象上,冬至的气温并不是最低的。实际上,由于地表尚有“积热”,冬至之前通常不会很冷,真正的严寒则是在冬至之后。冬至的到来,标志着即将进入寒冷,民间由此开始“数九”计算寒天。

冬至的由来和习俗

冬至始于周朝,行于汉代。汉朝以冬至为“冬节”,人们在这一天会举行祝贺仪式,这项仪式也称为“贺冬”。《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

“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

这句话的含义是:到了冬至节气的时候,朝廷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要欢乐地度过冬至这个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先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祭拜亲人。在南方地区,目前仍有着冬至祭祖的习俗。在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着吃饺子的习俗。节气是古人依据天时、物候等,总结出来的经验,他们同时也根据节气的天气状况,来预测往后的天气情况。下面小编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些,与冬至有关的民谚。

冬至晴天好?还是雨天好?

冬至下雨,晴到年底

这句俗语想要表达含义是:如果冬至当天是雨天的话,那么从冬至开始,一直到年底,基本上都是晴天为主。这句话同时也是在表达:冬至如果是下雨的情况,那么春节的时候是暖和的。

这种情况,对于怕冷的人来说是比较好的,但是对于田间的庄稼,并不是太好。因为长时间的干旱,肯定不利于庄稼的正常生长。

邋遢冬至干净年,干净冬至邋遢年

这句话里的“邋遢”,指得是不干净的意思,通俗来说就是下雨天气,因为下雨的时候,很容易使道路变得泥泞,而人们出门的时候很容易把鞋子弄脏,这样往往会显得比较邋遢。这句话想表达含义其实就是:冬至当天下雨的话,春节前后晴天比较多,反之,冬至当天是晴天的话,那么春节期间的雨雪天就比较多。

同时也是在表达:冬至晴天的话,春节期间会比较冷,雨天的话,春节期间会比较暖和。

冬至晴一天,春节雨雪连

这句话的意思也是非常好理解,它想表达含义是:冬天当天是晴天的话,春节时候的雨雪天气会比较多。那么,冬至当天是晴天好呢?还是雨天好呢?答案肯定是晴天比较好,因为充足的降雨更加利于庄稼的生长。

于此同时,民间还有着“冬至晴,五谷丰”的说法,这句话也是在表达冬至是晴天的话,则预示着来年的收成会比较好。

今年春节前后雨雪多吗

按照俗语的说法,冬至当天是晴天的话,春节前后的雨雪天气会比较多。假设是雨天的话,春节前后的雨雪天气就不多。

除了以上俗语之外,还有许多与冬至有关的俗语,例如“冬至出日头,过年冻死牛”、“冬至晴,新年雨”的说法,这些话其实都是在表达,如果冬至是晴天,那便预示着过年的时候,雨雪天气会比较多。

这些俗语既然能够在民间流传许久,必然有着一定的道理。但是它们可能只适用于特定地区,不具备普遍适用性。因此,冬至当天的天气,不论是晴是雨,都应被看作当地正常的气象表现。至于未来天气是多晴还是多雨,取决于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在预测未来天气的时候,建议多依赖当地的天气预报,因为这能够提供更准确、实用的信息。

写到最后

生活中还有许多关于节气的俗语,这些话语通常非常好理解,但是那些老话,往往只有老辈人才知道。这些俗语老话如一幅古老的画卷,承载着古人的智慧和经验。这些传世之言,不仅是文化的精髓,更是智者留给后人的财富。如同明灯,它们能照亮我们前行的路途,引领着人们超越时空的边界。因此,它们值得被传承下去,而不是被遗忘。另外则是,它们也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大家觉得这些老话,是否值得被传承下去呢?欢迎在评论区进行留言和讨论。(图片来源于网络侵删)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b3d1c5274bb88b940ebaabd1ef6f33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