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废”一个孩子,就让他宅在家里,一天到晚都宅家里

2022-08-19     羊驼妈妈

原标题:“养废”一个孩子,就让他宅在家里,一天到晚都宅家里

“宅”这种生活方式,真的不适合孩子!

“宅”这种生活方式,真的不适合孩子!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人喜欢自己“宅”在家,一个人想做什么都可以,虽然会有些孤独,但是他们会非常享受这种孤单感。

或许是因为他们疲于社交,或许他们就是恐惧社交。就算是成为了社会常态,成为当下年轻人的生活方式,但对于未成熟的孩子来说,真的不应该这么生活。

想要“养废”一个孩子,就让他待在家里,一天到晚待在家里

待在家里,无法刺激社交能力的发展

到了1岁半之后,孩子的社会交往能力就会开始发展,家长会明显感觉到,孩子想要和其他人产生互动,其中包括肢体互动、语言互动,甚至是微表情的互动。

从这种互动当中,孩子们会自己积累想要的经验。起初自己的社会交往能力很差,不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和注意,但他们会暗中模仿其他的表现,转化为自己的行为。这也是在慢慢成长。

并且,等到孩子已经能够掌握家里人的行为想法之后,就会想要到更开阔的地方进行交往。其中同伴之间,同龄人之间的交往对他们的帮助最大。因为他们的思想总是能够保持同频。

但如果孩子总是呆在家里的话,这种成长需要的社会交往如何进行?单纯地依靠父母和他们产生交往,是远远不够的。少了这种社交的刺激,他们也会紧闭心门的。

待在家里,不利于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

当孩子待在家里的时候,会做什么呢?大部分都会选择看电视,或是自己安安静静地玩玩具,全程不会说一句话。除非玩到开心的时候,会稍微笑一笑,仅此而已。

毕竟,当一个独处的时候,是不会选择自言自语的。起码要有两个人才能勾起我们说话的欲望,不然我们都是懒得开口的。同样,小孩子也是如此,越孤独越不想说话,越不想说话就会越孤独。如此循环往复,恶性循环。

面对孩子的安静,很多家长会觉得没什么问题,毕竟孩子一直都呆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不会闯祸也不会哭闹,多省心呀!家长真是恨不得孩子永远都保持这么安静!

但实际上,这样的生活方式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长的,一方面是他们正是发展语言表达能力的时候,怎么能够脱离外界的良性干扰呢?另一方面是一旦错过了最佳的发展时间,以后终归是要事倍功半的。

待在家里,他们会变得目中无人

有多少父母在孩子眼中就是小保姆的化身,自己向他们提出需求,他们根据自己的要求满足自己。很多父母过于溺爱孩子,就会让他们产生一种自己可以为所欲为的错觉。

在家里,的确他们就是老大,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犯错误也不会有人追究。但是在外面还能这样吗?又有谁会像自己的父母那样无限容忍自己呢?别人又凭什么容忍自己呢?

这个道理对于没有亲身经历过的孩子是很难理解的,只有真正碰过几回壁之后,才能在失败中总结经验,我应该这么做,这么说话,才能减少矛盾的出现,才能让别人更加喜欢自己。

但如果孩子整日待在家里,没有这样的机会总结经验,那他们什么时候才能长大呢?光靠父母的引导是没有任何作用的,孩子都想要自己试错,这样才会记忆深刻。

羊驼妈有话说:

虽然不同的孩子适合的成长环境不同,没有必要做出完全相同的规定。但是按照大部分孩子的成长规律和需求进行引导的话,总归是没有错的。

具体的细节还是需要家长根据自己家的孩子进行裁定,如果真的不适合孩子发展的话,就没有必要一意孤行了。

今日小结:

你家孩子喜欢待在家里吗?欢迎和我们一起分享你的想法!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b2b4a3317f29f415fe20c50491771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