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我市商务部门在严格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坚持整体性谋划、特色化布局、品质化多元发展,增加夜间经济活力,形成共促消费的合力,让城市“烟火气”更旺、消费场景更多元、消费潜力更足。
夜市拉动夜间经济 “烟火气”强势回归
7月7日20时许,夜幕降临,暑气渐消,霓虹璀璨。位于市人民广场东侧的乌海夜话夜市已是人头攒动。夜市上,特色小吃应有尽有,每个摊位前都有一批美食拥趸在排队点单。
“我家营业两个月以来,吸引了不少回头客,一晚上卖500串不成问题。”烧烤摊主一边向记者介绍着生意情况,一边迅速翻转着手中的羊肉串。炽热的炭火把肉串烤得吱吱作响,诱人的肉香味儿一下子溢了出来。又有几名过客驻足摊位前,扫码下了订单。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逛夜市的市民和游客越来越多了,每天的客流量能达到5000余人次。这里已经成为市民夜间休闲消夏的好去处。”该夜市负责人钱小艳说。
精美饰品、儿童玩具、特色小吃……私家车一字排开,一个个创意十足的后备厢成为“好物分享地”,吸引众多年轻人前来打卡、游玩、选购。入夏以来,每个周末的夜晚,乌达区中央公园北路的后备厢集市便成为城市夜生活的一抹亮色。记者采访发现,“后备厢集市”作为一种新颖的经营方式,摊主们不仅贩卖商品,还在感受新潮的娱乐方式和社交体验。
海勃湾区依林夜市、乌海夜话夜市、万达金街夜市,海南区漠中泉美食广场、乌达区维邦夜市等夜市的开市营业,夜间经济正在越来越“香”。
市商务局统计数据显示:全市三区近200家商户夜间出摊营业,平均日客流量2万余人次,夜市拉动夜间经济作用明显。
夜景催生新业态 消费越夜越精彩
我市在发展夜经济过程中,围绕吃、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着力培育新业态新模式,引导餐饮企业巧借美丽夜景打造夜间消费新载体,有效激发城市活力和夜间经济活力。
位于乌海湖东岸的阅遇浪漫星空餐厅因兼具观夜间美景的浪漫和享美食的休闲,自今年3月运营以来,迅速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新地标。
“在这里用餐非常有诗情画意,乌海的自然风光和城市风情尽收眼底。二楼还设有阅读区,孩子们吃完饭以后可以徜徉在书的海洋,无论是商务用餐还是亲朋好友聚会,这里都是很不错的选择。”前来用餐的市民薛文婷说。
“我们充分利用阅遇书吧优越的地理位置,把自然美景和夜间消费结合起来,将三楼的户外观景平台打造成了特色户外餐饮区,建成12个星空餐厅,顾客用餐的同时可以观赏乌海湖、城区亮化灯带等夜间美景,给人耳目一新的用餐体验。目前,顾客需要提前一天预约才能订到座位,一桌难求。”该餐厅负责人说。
桌上是美味佳肴,身旁是三五好友,就餐的同时还能观赏音乐喷泉的水舞秀。在滨河区喷泉广场夜市,市民和游客会体验到一个清凉、充满音乐律动的乌海之夜。
海勃湾区夜语清风美食广场则精准把握餐饮业发展脉搏,瞄准“90后”“00后”等年轻一代消费主力军,在美食广场中央建设360度无死角透明中央厨房,打造城市中心的帐篷营地、能享一餐美食的消夏夜市。
“我们餐饮企业积极调整和丰富夜间经济业态,努力在夜间经济同质化中开辟出新航道,为市民提供优质夜间就餐环境的同时,增加就业岗位,助力餐饮服务业健康发展。”夜语清风美食广场负责人白利军说。
市商务局局长刘德翠表示,政府积极出台促消费政策,鼓励服务业商家差异化经营、提升服务品质。独具特色、健康时尚、业态多元、管理规范的夜间经济发展新格局正在形成,市民夜间游、夜间购、夜间娱乐的消费业态将更加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