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力捷迅”或“公司”)所处行业为医药制造业,系国家支持的重点发展领域,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力捷迅在研产品及技术储备丰富,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品种结构,拓展利润增长点,提升公司在相关药品细分治疗领域的竞争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36,487.95万元、43,265.26万元及47,582.08万元,报告期内年复合增长率为14.19%;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7,990.47万元、8,134.36万元及8,915.10万元,报告期内年复合增长率为5.63%。报告期内,公司经营业绩成长性良好,业务规模整体呈增长趋势。。未来,随着公司募投项目的实施以及核心竞争力的不断加强,公司的抗风险能力和持续盈利能力也将不断增强。
一致性评价开启国内仿制药新模式,随着集中采购政策的全面开展,中国仿制药市场正式进入低利润时代,国内药企面对医药产业的结构性变化,只有研发具有差异化优势的产品才能谋求生存。全球药物的研发热潮正从满足临床基本需求向改善用药体验、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发展。因此,新型高端制剂的研究已成为药物创新前沿。药物制剂作为医药工业产业链的最终产出,正被赋予越来越重要的历史使命,而高端制剂的开发将为医药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供新机遇。同时,国内新药研发政策环境日趋良好,企业自身国际化条件逐渐成熟,发展具有一定技术或专利壁垒的高端制剂,符合我国医药产业发展方向。
根据:《“十四五”医 药工业发展规划 》 :重点开发具有高选择性、长效缓 控释等特点的复杂制剂技术,包 括微球等注射剂,缓控释、多颗 粒系统等口服制剂,经皮、植入 、吸入、口溶膜给药系统,药械高端药物制剂研发:注射用醋酸亮丙 瑞林微球(3 个月 缓释)、注射用醋 酸亮丙瑞林微球( 1 个月缓释)等组合产品等。力捷迅研发投入方向为:高端药物制剂研发:注射用醋酸亮丙 瑞林微球(3 个月 缓释)、注射用醋 酸亮丙瑞林微球( 1 个月缓释)等。
现阶段,我国的制剂生产水平仍落后于国际水平,化学制剂以仿制药为主,创新制剂占比较低,国内研发的创新制剂未获得国际认可,不能进入国际市场。在制剂研发领域,高端制剂与新分子实体相比,具有开发投资低、周期短、临床风险低等优势,不仅可以打造重磅产品,而且难以仿制,可持久地占领市场。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医药产业长期处于“重原料药、轻制剂”的畸形发展模式,导致原料药快速发展而制剂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普遍较低、竞争力差,出现普通剂型的低水平仿制、面临无法通过一致性评价的困境。
我国制剂创新的基础研究紧跟国际,但由于高端制剂的处方组成和制备工艺复杂,其多维度的质量评价体系依赖于多种现代分析技术和基础研究水平支撑,而关键质量属性易受多种因素和环节的交叉影响,其内在逻辑关联性的梳理对研发人员提出了巨大挑战。即使相同的处方组成,因生产场地或区域、规模、设备或参数、辅料来源、操作人员的不同等,往往很难获得质量可重复的制剂产品。国内高端制剂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挑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我国还缺乏创新制剂研究的产业化研究平台。
高端制剂的发展对应用基础研究的系统性、设备设施的配套性及转化团队的专业性均有很高要求。受科技评价体系影响,我国在应用基础研究和成果转化这一环节普遍缺失,导致科学技术向产品转化的中间桥梁不畅通,严重制约了高端制剂的发展。
2) 缺乏有强大技术支撑的人才团队和复合型领军人才。
受科技评价体系的影响,科研院所的科研人员不愿将更多精力用在应用基础的深化研究上,不大可能出现颠覆性创新和重大发现,且涉及产品的技术秘密,不能发表高影响因子文章,难以获得重大基金支持,进而影响科研人员晋升、评奖等一系列活动。此外,缺少复合型领军人才进行顶层设计和统筹把握。
3) 我国的企业尚未成为创新主体。
除少数企业研发实力较强外,大多数企业还不具备解决高端制剂转化过程中复杂技术问题的能力。
4) 缺乏中试转化的配套设备设施。
中试转化的配套性设备设施支撑是高端制剂转化的必要条件,很难靠科研院所或高校实现,要依赖企业和资本机构的介入。由于应用基础深化研究环节缺失,科技成果转化为高端制剂产品的风险难以控制,挫伤了企业及资本机构介入的积极性,企业大多不愿在配套性设备设施方面先行投入,使制剂创新进入恶性循环的“死胡同”。
近年来,我国药品集中带量采购、两票制等相关政策的出台极大压缩了药品流通环节利润,加速了我国医药制造行业由销售渠道竞争向前期药品研发转移的进程,技术壁垒深厚、附加值高的品种将有望获得更高的市场份额。力捷迅新产品研发项目将投入研发资金进行 1 类创新药富马酸卢帕替芬胶囊、长效缓控释高端制剂注射用醋酸亮丙瑞林微球(3 个月缓释)的研发。项目实施后将深化力捷迅从现有业务向创新药及高端药物制剂延伸发展的战略布局,符合公司长期发展战略规划。
福建省闽东力捷迅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将继续提升生产效率,扩大核心产品产能,以巩固既有药品在细分治疗领域的市场地位,并提升集中带量采购模式下的竞争能力;同时,将继续改善研发环境,增强研发创新能力,推动公司创新药、高端药物制剂等研发项目,进而优化公司品种结构,提升盈利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