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元英已稳操胜算,开始幕后布局格律诗,帮古城三兄弟成功开店!

2023-05-08   未来电影局

原标题:丁元英已稳操胜算,开始幕后布局格律诗,帮古城三兄弟成功开店!

从“五台山论道”结束,我们已明白,丁元英对这次“杀富济贫”早已胜券在握,他也已经精准预测到事态发展的每一个细节。

刘冰就是整个计划的不稳定因素,但依旧在他的预判之内。在公司还没注册前,刘冰就开始自封主任,并疯狂给自己印名片,还开车到处吃喝浪费,随意公款私用。他所做的这些事,必然会损害公司名声和利益,从而间接损害欧阳和叶冯的利益,因此,欧阳就率先将此事告诉丁元英。

丁元英似乎早已预想到会有这一步,所以他让欧阳开会时提一下。他们私下商议完刘冰的事情,就开始前往王庙村开展工作。

丁元英来到公司之后,处理完农户合同问题之后,就将叶冯刘三人叫到办公室,开展公司第二次会议,他交代叶晓明,让其将所有音响的套装注册商标,以防止他人盗取专利。

当时叶晓明认为是小题大做,根本没必要花钱注册商标,可是丁元英坚定地否定他的提议。从这里我们就能看出,丁元英的远见性,他是从事情的最终结局,逆推当下要做的事情,所以他才会将事情做得滴水不露,同时他也不会将计划提前告知其他人。

最后他也确立了第二件事,就是将农户与格律诗进行风险切割,也就是王庙村只以个体户身份,制造半成品音响,格律诗在北京负责成品包装,这样以后无论有什么事端,农户必须去承担一些生产不规范的问题,格律诗却可以置身事外,以合作关系,买下便宜的元件。从这些事,足以看出丁元英的先见性,以及谨慎的大局观。

会议结束时,欧阳就提出刘冰的作风问题,结果刘冰被众人狠狠批评一番。他还抱怨道,累的累死,闲的闲死。后来,丁元英没有回古城,而是在村庄留守一天,还被教会邀请去吃“圣餐”。当天夜里,丁元英将叶冯刘三人召集到身边,并对他们说,本次事件必须保密,让每个人都签一份保密协议。

其实他对所有人都是放心的,这份协议是用来防刘冰的,因为他对刘冰的本性十分了解。丁元英在回古城的路上,对叶晓明有这样一句评价:叶晓明是一个聪明人,但评价一个人,仅仅用聪明或不聪明是不够的。

为了能给公司租到一个不错的办公地,欧阳特意托芮小丹,让她托付肖亚文,帮他们租下房子,并且她们连夜赶往京城,前去和肖亚文面谈。当韩楚风知道芮小丹要来京城,专门组下饭局,将芮小丹三姐妹聚会一起,几个人又将格律诗库房的事,拍板定案。

至此,格律诗也在京城正式开张。叶刘两人驻守北京店铺,开始售卖他们的音响套件。开门当天,一对精神小伙就来到店里,买走一套音响柜。后来,店里来人陆陆续续,他们首日营业额为3620元。

尽管只有这一点盈利,刘冰却已经飘了起来,还问叶晓明:叶总,开着宝马车出入北京各大公司,找到感觉没。而叶晓明的回答十分谦逊,他说:这云里雾里的,谁敢当真呢。从两人的对话就能看出,叶晓明一心只想着省钱办事,总为公司着想,而刘冰却只知道享乐和虚荣。

说完话,他们就一起去仓库提货,期间叶晓明发了句牢骚,说我们不该把店开在繁华地带,也不该把仓库租到市中心,应该开在东城区的边缘,充分发挥车的最大价值。从这些话就能看出他格局和认知,根本和丁元英不是一个层次,他只能在他的认知范围内,按步照班地做一些小本买卖,根本没有丁元英的全球化思维,以及做大品牌的气量。这也是他只能攀在井口看一眼的原因。

当叶晓明把所有事项安排妥当之后,决定请于总和赵总一起吃饭,目的很简单,他们一个人是乐圣集团的,另一个是斯雷克的,以后都是他们的供应商,既然要在北京混,毕竟要建立好人脉关系,同时他们去饭局之前,叶晓明还特意交代了刘冰一些注意事项,不想让他太丢自己的人,而刘冰为了面子,故意将话转移到小杨身上。

这次饭局,叶晓明十分讲究,刚到赵总店里,并没有谈吃饭的事,反而是先签完所有订单,才开口请吃饭,这样他可以避免一些误会,也就是不会被理解成,为了订单优惠才请客的。如此以来,他的请客是没有目的性的,更像是朋友之间的聚会。同时他还让赵总约上于总,一同来吃饭。

几人谈妥之后,就去了一家北京老字号,一开始叶晓明看完菜单,脸色微变,因为这里的菜都十分贵,但他又得表现成大方起来的样子,所以他就让赵总点菜,以试探下对方的品味,可是又被对方推辞掉,最后他害怕点错菜,直接叫了四个热菜和两个凉菜,与一瓶茅台,让店员上招牌菜就行。

赵总听完他的点菜,直接退了两个热菜,把茅台换成了二锅头。瞬间给叶晓明省下不少钱,还不让他有失台面。从几人轻描淡写的言语中,很容易看出这群人做事都很细节,总会为他人着想,这些也许是他们能长期在京城混下去的本质原因。

几人饭饱酒足之后,就一起来到他们的音响店参观,结果刚打开大门,室内全是音响柜,只有店铺中心放着一台音响。这个场景,果然与于总他们之前打探到的信息一样,这种卖音响柜的模式,也符合叶晓明的思想格局,不过还是被于总挖苦了一番。

面对老友的挖苦,叶晓明只能笑脸相迎,取出自己唯一的音响,给他们放《天国的女儿》听。结果两人见到这套音响,眼神都变了,360度死角地端详和打量,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当叶晓明播放出音乐时,两人彻底沦陷了,因为这套组装音响,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识过的音响,而且播放出的音质,也是他们前所未闻的声音。

赵总感叹道:过去算是白活了,这根本不是发烧友,简直是发烧土匪。而于总却说了一些行话:两组套件放一起,增加一倍的推动,损失中低频反射效率,拿掉假低频,增加真声的密度和量感,原来竟是如此简单!

不过两人说完恭维话,立即就开始放话,自己也要开始做这种箱子。不过叶晓明是有备而来,瞬间堵住他们的话,并说明自己已经注册七项专利。这下众人无话可说,只能继续听音乐,听完音乐,只好不欢而散。至此,格律诗也算已经在北京扎根立足,可是未来的路迷茫又凶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