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不必把孩子吵架看得太严重,反倒该利用吵架的机会教导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或留机会给孩子自己处理。只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不愉快的经验就会带来人格成长,换位思考会使他在情绪发展上更成熟。
寒假,一个女生自愿留守实验室,不想回家过年。我很惊讶,女孩子会不想回家过年,便问她为什么。她说过年时,在外地的兄嫂们都回来,两个哥哥家的孩子年龄相差不到一岁,本该在一起愉快地玩,但偏偏两个嫂子都宠爱自己的独子,唯恐自家孩子吃亏,每次一看到孩子抢玩具,大人就吵得不可开交,吵不出名堂时,就叫她这个未婚的小姑子出来主持公道,评断是非。
她顺了姑意,就逆了嫂意,里外不是人,最后两家人都怪她,令她尴尬不堪。所以她宁可留在实验室,也不想回家。
其实, 父母不应介入孩子的吵架。如果成人不介入,孩子自己会慢慢学会解决问题。当孩子争吵时,也有一些家长倒是不偏袒,为了安慰别人,就责骂自己的孩子,甚至当众打孩子给对方看。这也不对,会让孩子觉得很不公平,很委屈,下次要找机会“报复”,这样反而不利于他的人际关系。
孩子最难过的就是认为妈妈偏心,不喜欢自己,这种念头过于强烈,就会造成兄弟不和。
有两个以上孩子的家庭,父母不可以说“你是老大,让弟弟一点!”我就看到有个老大某次受了父母责骂,气急败坏地坐在地上大哭,说:“你为什么不把我生成老二!”凡事公平第一,孔融让梨是美谈,我们希望孩子这样做,但不要强迫他做,一强迫就是错。让他学会谦让,要在日常生活中慢慢培养,花心思让他疼爱弟弟妹妹。
孩子吵架也一种沟通,是成长过程的一部分。我小时候跟姐妹吵完架之后,父亲会叫我们反思,想想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式,用这种方法训练我们的人际关系。母亲则叫我们罚站思过,结果罚站时都在思别人的过,心中不平之气也越想越高,一罚完就立刻再吵一架。所以,惩罚孩子不是好的方式。孩子在吵架的过程中能学会沟通。因为对方会把本来隐藏在心中不说的感觉说出来,孩子以后就会避免碰触别人的痛处。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不敢跟城府很深的人交朋友,因为不知他心里在想什么。
我曾看过一个名人专访的节目,那位名人说他与他太太从不吵架,记者问他太太:“真的吗?”他太太说:“是的,他从来不跟我说话。”虽是开玩笑,但有几分真意。夫妻共同生活了几十年不吵架,除非彼此不讲话。不吵架的夫妻,关系很可能十分危险。
这样看来,适当的吵架也能增进感情交流。
我们不必把孩子吵架看得太严重,反倒该利用吵架的机会教导孩子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或留机会给孩子自己处理。只要“前事不忘,后事之师”,这个不愉快的经验就会带来人格成长,换位思考会使他在情绪发展上更成熟。
争吵也是沟通交流的一部分
大人们有失公允的介入
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反而会埋下隐患
孩子之间的争吵
就留给孩子自己解决
他们虽然年龄还小
但处理矛盾时总有自己的方法
邀请您来【7天好妈妈成长营】
解锁更多家庭教育知识
只需19.9元
马上扫码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