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放正常生活信号!温州这场发布会摘下了口罩

2020-03-27   浙江新闻温州

3月26日下午,温州市召开“提信心、促消费”专场新闻发布会,就发改、文旅、体育、餐饮等方面做介绍,现场5位发布人以及1位主持人均摘下口罩参会,向市民传递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的信号。

信号一:适时推出消费券、旅游券

围绕温州实际,温州市发改委近期将在完善消费政策体系、培育新兴消费业态、打造区域消费高地、营造放心消费环境、稳定消费信心预期等方面下功夫,力促广大市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不断完善消费政策体系。7个实物消费和9个服务消费的牵头责任部门将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和年度细化工作举措,共同构建各方协同、上下联动的工作体系。如温州市商务局要制定实施数字生活新服务行动,出台批零住餐振兴计划、促进会展业发展实施意见;温州市文广旅局将出台加快文旅消费市场复苏的政策措施等。同时,适时推出消费券、旅游券等消费提振举措。

加快培育新兴消费业态。传统消费向体验式消费转型,鼓励运用大数据技术培育定制消费、智能消费新模式,完善“互联网+”消费生态体系。培育新零售较大型标杆企业1-3家、成长型企业10家以上。大力发展数字娱乐、在线教育、“智慧诊疗”“无接触配送”、“互联网+医疗健康”、“互联网+健康养老”等新业态。推广农产品“生鲜电子商务+冷链宅配”“中央厨房+食材冷链配送”等服务新模式。要研究推进新兴消费业态项目化。

注重打造区域消费高地。温州建设中国(浙江)自贸区创新联动区、国家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综合保税区,支持进口商品贸易港、跨境电商发展,改善进口商品供给,优化网络营销生态,鼓励线上率先实现境内外商品同款同价。建设浙南科技城超10万平米“数字贸易港”,引导各县(市、区)建设超万平米电商孵化中心。

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加强消费产品和服务标准制定,支持龙头企业参与消费领域的国家、行业标准的制订和修订。打造有影响力的消费品牌,推动“品字标”从制造领域向服务领域拓展。《关于促进消费升级进一步激发居民消费潜力的若干意见》提出,到2022年,温州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力争达到5000亿元,居民消费率达到45%。

信号二:景区门票优惠

温州打好政策引导扶持“组合拳”,制定《关于应对疫情影响全面振兴文旅消费市场的政策措施》《加快旅游市场复苏推动消费升级五大行动方案》,推出文旅“六重”清单,在更高起点上谋划、推进、落实文旅行业复苏和升级。

实行景区门票优惠。5月1日前,全市54家景区对全国免费开放;5月30日前,住温州民宿免费游54家景区;5月至7月期间,温州国有重点A级景区每周一对全国免费开放;今年,我市全部78家A级旅游景区对全国医护工作者实行免费开放。

鼓励发行消费券。采取政府适当补贴、旅游目的地让利、景区优惠打折等方式,前期推出3000万的旅游消费券,用于促进消费。

引导居民健康出游。倡导“出游为健康、健康才出游”消费理念,安全有序推动“温州人游温州”“周边人游温州”等活动,引导广大居民采取自助游、自驾游、周末游、微团游等方式健康安全出游。激活温州本地消费潜能,争取职工疗休养、干部培训、党日活动、研学等活动安排在市域范围内进行。鼓励周末弹性作息,积极引导干部职工周末带头携带亲属外出旅游消费。

加强旅游产品推介。积极开展云游温州、云上采购等活动;与周边城市开展互动联盟,联合推出PASS卡;在重要客源地市场主要旅行社,设立温州旅游推广中心,全力为温州旅游输送客源。

有序推动文化和旅游行业复工开放。目前,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非遗馆、城市书房等温州公共文化场所,在合理控制场所内人员密度,定期做好通风换气、消毒等预防性措施的前提下,正在全面恢复开放。自2月24日开始,温州78家A级景区已有序恢复开放,游客数量累计达20余万人次;全市70家星级饭店已复工64家;241家旅游社由于3月18日刚刚放开省内游政策,正加快复工步伐,现已复工173家。

信号三:21个公共体育场馆开放

根据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调整和疫情防控措施调整的相关要求,目前,温州全市36个公共体育场馆,已开放的有市体育中心的室外篮球场、足球场、健身苑、塑胶跑道,市九山体育场,市室内体育活动中心百姓健身房、温州国际网球中心,奥体中心羽毛球馆,洞头区文体中心体育场,乐清市体育中心体育场,瑞安市体育中心体育场、龙港体育中心、泰顺体育中心等21个,其余15个场馆主要为室内游泳馆,因开放游泳馆受通风和水温加热等条件限制,已经开始着手作开放前的各项准备工作,将于近期根据场馆属地疫情情况和准备工作进展,实行一馆一策,陆续对公众开放。

其他场馆根据不同体育运动项目的特点逐步对外开放。另外,全市200多个民营体育场馆根据我局指导意见和属地政府统一部署,也已按室外室内和运动项目类别全面恢复向社会公众开放。

信号四:堂食消费人气上升

温州市饭店餐饮行业严格按照各级疫情防控领导小组的统一部署,积极采取各项理性、科学的防控措施,主动引导和劝退各类群体性聚餐,减少和停止堂食经营。

据悉,疫情期间部分外卖的餐饮企业一直没有停业,3月初发布可以堂食以来,各餐饮企业正在陆续复工,开放堂食严格执行安全标准。要求配备一名防疫专员,对经营场所、公共设施、共用物品定期消毒,实行垃圾分类管理并及时收集清运,规范堂食顾客戴口罩、测体温、验绿码等进店管理措施,排队保持安全距离,减少桌椅摆放,不同餐桌之间距离不小于1米,实际使用数量不得超过满客时的50%,隔桌或错位用餐等措施开放堂食。在保障环境安全,保证全体员工每日健康上岗,全体员工佩戴口罩的前提下,坚持食材每日新鲜直供,拒接员工直接接触食材。引导客人安全有序就餐,目前各餐饮企业堂食消费人气正在逐渐上升。

为更好地服务于当前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大局,保障饭店餐饮企业有序开展复工复产,确保疫情防控和食品安全,避免人员密集就餐。根据市市场监管局与市商务局联合印发《关于疫情防控期间开展供配餐服务的通知》。协会积极参与推进餐饮保供服务,积极动员组织餐饮企业做好保供工作,为社会各行业较快安全有序复工提供餐饮保障。目前,全市已有临时团餐配送备案的餐饮单位172家,配送每餐最大供餐量达到8.8万份。同时,协会还联合外卖平台,充分发挥行业优势,在疫情期间向复工单位提供外卖供餐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