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在网络上,时不时会看到一些妈妈“河东狮吼”的“催娃”模式,原因大多都和孩子做事拖拉的习惯有关。归纳起来,在以下这三个方面是“重灾区”:
- 一个是早晨催起床:孩子至少要催三遍才能起床,这让赶着上早班的妈妈常常心急火燎的;
- 一个是饭后催作业:孩子写个作业拖拖拉拉的,半小时的作业,常常拖上两个小时还完不成,这让陪娃写作业的老母亲常常着急上火;
- 一个是晚上催睡觉:本来几分钟就可完事的睡前洗漱,却被孩子硬生生地拖到半小时还完不成,这就影响到了后面的入睡,说好的九点半前入睡,常常被拖到十点多。
在家庭中经常会听到老母亲们这样的催促声:“你动作快点啊!”“做什么事都磨磨蹭蹭的!等什么呢?”“你能不能快一点!”……
这些老母亲都遇到了一个共同的难题——孩子做事拖延症。
拖延症对学习、对做事都有很大的负面影响,难怪老母亲们要着急了,面对拖拉的孩子,她们不自觉地就抬高了嗓门,期望能三下两除二就把孩子的拖拉问题给解决掉,可孩子似乎无法体会到妈妈们的良苦用心,仍旧是我行我素。
孩子的拖延症如同顽疾,让不少家长不知该从何入手去改变孩子的拖延症。
在寻找解决问题的思路之前,我们先来简单了解一下孩子做事拖拉的原因。
01 换个角度来了解孩子拖拉的具体原因
大多数人都把孩子的拖延症,归结为是孩子太懒惰,自控能力太差,不懂时间规划等导致的。看起来都是满满的主观上的负面啊。
孩子做事拖拉,一般有如下几种原因:
- 一是孩子欠缺基本的生活技能,导致做事拖拉;
- 二是孩子想要通过拖拉行为引起父母的关注;
- 三是受不良情绪的影响,使得孩子不愿配合父母好好行动;
- 四是孩子对要做的事情没有丝毫的兴趣,缺少必要的动力;
- 五是孩子已经养成了做事拖拉的坏习惯;
- 六是孩子可能在智力和行动等方面确实存在着障碍。
搞清楚原因后,才能更有针对性地帮助孩子解决拖拉的问题。如果是因为欠缺基本生活技能导致拖拉,那就从提升基本生活技能入手;如果是因为孩子想要引起妈妈的关注,就多和孩子好好沟通,给孩子更多的关注;如果孩子是因为没有兴趣,就引导孩子在做事中发现兴趣……总的原则是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02 平和心态,收起对孩子催促的话语,多一些激励和表扬
我们习惯了对孩子催促,言谈话语间都带着急切,不管做什么都催促,恨不得孩子脚底生风。可往往是,我们越催,孩子越慌,慌乱之下就会出错,出了错就会更慢……这是一个恶性循环。
因此,面对孩子的拖延时,父母的第一反应,真的很重要,及时鼓励要好过不停催促。
如果孩子做事拖延,父母的第一反应不是责骂、逼迫或使用暴力,而是保持平静的心态,安静地等待,耐心地提供方法,给予孩子必要的激励和表扬,孩子的注意力就会趋向于集中,会更加专注地完成自己的事情,反而可以提高做事效率,孩子的拖延症,或许就迎刃而解了。
03 帮助孩子建立正常的时间观念
对年纪较小的孩子来说,做事拖拉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还没有时间观念,没有时间观念的他们往往意识不到拖延所造成的时间浪费。因此帮助他们培养时间观念是解决拖延症的关键之一。
解决的方法其实也不复杂,给孩子准备一个小闹钟,结合生活实际来教孩子学会看懂闹钟,让孩子了解时间的长短。有条件的也可以另外再准备一个时间沙漏或者定时器,结合小闹钟,来让孩子对时间流逝有更直观的印象。
再进一步,还可以帮孩子制定一个时间管理计划,记录每天穿衣、洗漱、吃饭等所用的时间,让孩子了解自己在做事情的时候到底要花费多长的时间。
04 逐渐固定孩子的做事时间
父母可通过日常的观察和统计来了解孩子做事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比如做一件事情,最开始你可以允许他半个小时完成,但之后就要慢慢缩短他的完成时间,直到正常完成所需花费的时间,这时你就可以把他做这件事的时间给固定下来了。对孩子来说,他也能够大体掌握自己做事的平均效率。
05 给孩子一些合理范围内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
不少孩子的时间管理都掌控在父母的手里,缺乏自己支配自己时间的经历,这也是影响孩子做事效率的一个重要原因。
包括孩子在内,每个人都有控制自己时间的欲望。在合理范围内,当你把自由支配时间的权利交给孩子之后,就会使他慢慢体会到合理安排时间的重要性,也慢慢学会了为自己负责,同时做事效率也变高了,因为做事效率高而节约下的时间也完全可以教给孩子自由支配,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孩子做事的效率。
06 父母为孩子树立好的榜样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一言一行都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如果我们本身就有拖延症,那就很难去要求孩子也做到做事不拖拉,因为我们给孩子树立了一个不好的榜样。
父母在时间观念方面一定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父母也只有成为孩子好的示范榜样,和孩子互相监督,才有可能教会孩子做事不拖拉。
07 把要让孩子做的事情变得更加有趣
有拖延症的孩子一般是因为对要做的事情缺乏兴趣,而导致做事的动力不够,因为动力不够自然就拖拖拉拉。
但如果我们能从儿童心理的角度出发,利用孩子的好奇心,把要让孩子做的事情变得更加有趣生动,调动起孩子的积极性,孩子做事拖拉的问题也会随之解决。
08 活用倒计时
活用倒计时也是一种不错的改善孩子拖拉毛病的方法。比如,我们可以在约定的时间快到的时候,比如在前三分钟提醒一下孩子,有助于孩子慢慢养成专注把事情做好的习惯,而专注力得到了提高,做事效率自然也随之提高。
09 让孩子自己承担拖拉的后果
让孩子承担拖拉磨蹭所带来的后果,是一种有效帮助孩子改掉拖拉磨蹭毛病的方法。因此,父母在必要的时候,要将因孩子的拖拉所造成的后果呈现给孩子,并让孩子自己独立承担拖拉的后果,这对孩子来说,既是一种教训,也是一种教育。孩子只有体会到拖拉会给自己带来利益上的损失之后,他才能够引起重视,自觉地快起来。
10 结束语
如果想有效解决孩子的拖拉,一定要先弄清孩子拖拉的具体原因,然后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这样才能把好的方法用到点子上,收到好的教育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任何好的教育方式方法,其基本前提都是家长要有足够的耐心和爱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引导孩子健康成长的教育目的,比如改变孩子做事拖拉的毛病。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TkuYm8BMH2_cNUgPQX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