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水系发达
大河小河千条条
它们穿过乡村、荒野、城市
最后百川归一汇入海洋
见证所经之地的文明与发展
千百年来
这些河流流过闵行
滋润着沿岸的土地
养育着沿岸的人们
今天就让莘莘来大家了解一下
这些流经我们闵行的河流吧
最负盛名的黄浦江就不作介绍了
除了黄浦江外
闵行还有这些千百年的河流
大治河
大治河位于闵行区东南部,西起黄浦江,东迄东海,流经区内浦江镇,河道长7.4公里。大治河是建国后开挖的上海市最大市级干河,1978年2月筹建,1979年5月竣工通水,因开挖年份被中央列为中国政治、经济、文化“大治之年”而得名。
它在上海水利史上留下光辉一页,站在如彩虹般飞架在大治河上的公路桥上,放眼向东眺望,多少年来南汇河道疏浚,特别是25年前开挖大治河时那千军万马战河场的壮阔场景,不禁又在眼前浮现。
开挖大治河
大治河的开挖旨在引黄浦江水改造浦东川沙、南汇和奉贤夹塘地区的盐碱地,提供夹塘地区居民饮用的淡水和减轻上海市区黄浦江的防汛压力。
大治河生态廊道是上海市生态廊道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居民休闲、休憩、度假、亲近自然的生态场所,更是生态功能与环境友好型城市功能和谐共存的生态复合区域。
淀浦河
淀浦河西起淀山湖东迄黄浦江,横跨青浦、松江、闵行、徐汇四区,流经闵行区中部莘庄镇和梅陇镇,河道长8.3公里。淀浦河工程开挖于1976年,使青浦县、松江县水利大控制区向东黄浦江排水,以治理两县低洼地区,至1977年3月全线贯通。
淀浦河联结淀山湖、黄浦江,故名。淀浦河总长46公里。青浦镇以西河段原名漕港。其中青浦段最长,为29公里,底宽25米,底高-1米,河面宽48米。
淀浦河系沿原抢开河、漕港、横泖、蒲汇塘等河裁变取直、拓宽、浚深,并历经1959年、1971年、1977年三次施工,1977年3月全线贯通。
夕阳下的淀浦河
春申塘
春申塘位于闵行区中部,西起北竹港,东迄黄浦江,流经莘庄镇、颛桥镇和梅陇镇,河道长8.25公里,是贯穿淀南水利大控制片的骨干河道。传说由战国时期春申君黄歇开挖,故名春申塘。
自春申塘开浚以来,各朝政府均十分重视河道整治。《上海县县志》及《闵行区区志》记载:公元1292年,上海县建立,属松江府,设治所于华亭海市舶司属。
《上海县水利志》记载,自天启元年,春申塘曾进行过11次记录在册的大规模整治。明代3次,清代4次,民国2次,解放后2次……纵观历史,春申塘是一部流动的史书,记录和传承了中国劳动人民对地方水利设施进行建设,维护的丰富经验和智慧。
整治后的春申塘有效提高了周边地区的防汛排水能力,改善了水质、水环境,成为集防汛、排涝、航运、休闲、生态于一体的多功能景观河道。
俞塘河
俞塘河位于闵行区南部,西起松江区,东迄黄浦江,流经马桥镇、颛桥镇和吴泾镇,河道长14.3公里。俞塘河为沿河两岸在农事灌溉、抵御洪涝、交通运输、经济等方面发挥作用。
20世纪60年代,在沿河的俞塘村地区曾发掘出上海文明源头的马桥文化遗址。
蒲汇塘
蒲汇塘西起蟠龙港,东迄黄浦江,横跨松江、闵行、徐汇三区,流经闵行区的七宝镇和虹桥镇,河道长9.8公里。
历史上蒲汇塘曾多次变更流向,明代以前自小闸镇向北连通肇嘉浜,清代道光年间,林则徐主持疏浚河道,挖掘的淤泥堆积在徐家汇形成了土山湾,建国后肇嘉浜被填平筑路,蒲汇塘遂改道向南经漕河泾入黄浦江。
蒲汇塘曾是连通青浦、松江和上海城区的主要水路,20世纪70年代后功能被开挖的淀浦河取代。
千百年来
这些河流静静流淌过闵行的土地
江南文化自水中传播弘扬
海派文化熠熠生辉
默默记录着闵行深厚的积淀
以下内容您可能感兴趣
莘庄地铁站上盖的房子终于要卖啦,不过....
总裁豪掷千万赠情人,妻子告“小三”,法院支持谁?
闵行一小区墙体开裂,是怎么一回事?
闵行这条超长“绿道”今年即将贯通!
听过“马路杀手”,但莘庄竟还有条“杀手马路”
整 理丨李 歆
编 辑丨李 歆
内容源于白相到闵行及网络,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看你就点点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