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旗一女子兼职网络刷单被骗24000元!

2019-08-29     伊旗公安

蓝色字体关注伊旗公安局官方微信

近日

伊旗有多人被骗

原因就是

招聘“兼职刷单员”的小广告

其实天上不会掉馅饼

网络刷单大多都是骗局

案例详情

近日,家住伊旗阿镇兴蒙时代广场附近的李女士在某网站投了简历找工作,一陌生电话主动联系了李女士,询问李女士是否兼职网络刷单,并添加了李女士的个人QQ。对方先发了一份刷单流程,要求李女士填写个人信息及申请表,然后发送一条某网站购物链接给李女士,链接内容是一条价值358元的裙子,李女士直接支付了358元,随后对方转了370元到李女士的银行卡上。

尝到甜头的李女士果断接受继续刷单的邀请, 之后又通过相同方式,先后扫码支付了1200元、4800元、8000元和10000元,共计24000元。李女士刷完单后,返现迟迟不能兑现。此时,李女士才发现被骗,遂报警。

目前,伊旗公安正在全力侦办此案。

如今网络上

绝大部分的刷单兼职都是骗局

且听民警为你揭开刷单诈骗的大坑

骗局类型一

循环反复,变本加厉

这类型的刷单骗局最为常见。诈骗分子首先会给应聘者下发一两个比较小额的刷单任务,有时还会“按照约定”返还本金和佣金,为的就是“放长线钓大鱼”,充分赢得应聘者的信任。随后,坏人会逐渐加大刷单任务的数量和金额,同时利用“必须刷满3单以上才能结算”或者“卡单”等理由,来诱骗应聘者继续投入本金。如此手法,周而复始,直至应聘者生疑不再接单。

骗局类型二

病毒钓鱼,盗刷钱财

在这类型的骗局中,诈骗分子首先会要求应聘者提供银行卡余额截图,以便摸透应聘者的经济实力。那些余额较多的应聘者会被要求安装一个用于工作的软件,这个软件表面上是“刷单软件”,实际上是带有病毒的程序。待用户中毒后,诈骗分子再通过钓鱼的方式截获银行卡号、手机号、支付密码等信息,将应聘者的卡内钱财盗刷而走。

为何骗子

能够屡屡得手?

这种看起来并不高明的骗术为何会有人上当受骗?除了骗子承诺的“高回报”容易让人鬼迷心窍外,诈骗团伙的“专业化”和“团伙化”也是人们受骗的原因之一。

为博取应聘者的信任,骗子通常会在线上给应聘者展示各种各样的营业执照、企业注册文件、后台系统页面等等,来营造自己是诚信经营的假象。实际上,这些所谓的证件通过简单的PS即能伪造出来。而企业名字、公司地址、工商注册号在网上一搜一大把,诈骗分子可随意窃用。

若不慎受骗

我们该怎么办?

“网络刷单”因为简单易行、能赚钱,吸引了不少“刷客”,这其中以空闲时间较多的人群为主。需要注意的是,“网上刷单”行为具有多重违法性,不仅破坏了诚信体系和市场的公平竞争,而且如果这种行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还可能会构成刑事违法行为。

在此提醒广大市民,不管是找工作还是兼职,一定要警惕,深思而后行,不要做违法的事,同时还要谨防上当受骗。

在应聘网络兼职和工作过程中,切勿随便透露个人信息,不要盲目相信高回报,应留意对方的信息,比如电话、名称、地址或者是对方的银行账号,发现被骗尽快拨打“110”报警。

审核:刘树林 丁 伟

编辑:王 慧

来源:札萨克派出所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O8d3mwBJleJMoPMqbQ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