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发生以来,重点区域返杭人员需要居家隔离,部分密切接触者更是需要进行医学隔离。根据有关规定,这些隔离点所产生的生活垃圾,目前需要按照医学垃圾处置。杭州疫废垃圾的收运数量剧增!
1月26日开始,根据市政府决策,在市城管局和市卫生防疫部门的具体指导下,杭州市环境集团组建了一支“应急处置队”,成员每天与成吨的特殊废弃物打交道,工作繁重、压力大。
早上6点半,负责西湖区、萧山区隔离点废弃物收运工作的包永刚、包良香夫妇来到位于天子岭的杭州市固体废弃物处理有限公司,开始了忙碌的准备工作。
严格按照要求换好防护服,是出发前的第一步。口罩、帽子戴好,全部密封好,做的仔细大概要十分钟左右。防护服里面只留一件工作衣,防护服很热,一个收集点做下来里面全部都是汗。
夫妇俩参与疫废垃圾处理已经七天,每天要开着清运车前往公司分配的14个隔离点集中清运。在西湖区中西医结合医院,不到20分钟,30来桶垃圾收运完毕。一个点做完头发都湿了,衣服有点粘牢了,湿了也不能脱。包永刚把车内空调开起来,试图降下温度:“也没办法喝水,一天只能喝一次水,像我男的,方便一下还算方便的,像我老婆上厕所就不方便了,只能尽量少喝水,吃点干粮就好,坚持一下。”
包师傅2月8日主动向公司提出请战要求,为什么?包师傅说:
“因为我在这个单位上班很幸福啊,我们从老家来到这里的时候口袋里只有800块钱,我现在在杭州干了十年房子也有了、车子也有了,和单位相处说白了就跟男女关系一样,就是你情我愿,哈哈。尤其在国家有难,集团需要我们的时候,为社会做一点事情是值得的。”
夫妻俩18岁的儿子在老家衢州,已经二十多天没有见过面,包大姐坦言,丈夫当时是背着自己报名的:“当时我有点害怕,我一回家就开始洗脸刷牙,洗澡。我姐也在杭州,她都担心死了,问我干嘛要去做那个?我说,这种活总要有人去干的。没跟我儿子讲,害怕他在家里担心我们。”
记者跟随包师傅的疫废垃圾前端收集车到达西湖区转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隔离点时,社区预防保健科科长杨建文看到院内收拾垃圾的工作人员没带护目镜,一路小跑送了过来。
杨科长说:“我们目前转塘点有600多户隔离,每天5辆车出发,我们医护人员分上下午两班,两天一次,所有隔离点都要去收垃圾,他们都是到每户人家里拿出来的,他拿到门口,我们提出来,放这个车上转运到这里,放进里面消毒消好,然后等着包师傅的车来,再运出去处理掉,避免二次污染。我们现在排班排出来有十个科室,参与这个工作有十几名医生,有的小区没有电梯,要走的,走上六楼,走下六楼,拎下来的,我们原来排的是护士班,后来不行根本拎不动,就全部改成男的医生上去。”
下午1点,在连续工作6个小时后,包师傅夫妇终于完成了自己辖区内所有疫废垃圾点的清运工作,找了一段空旷地带,站在路边拿出了早上准备好的一大盒蛋炒饭,将就着吃。妻子说:“一般穿这个(防护服)饭店都不愿意让我们进,也怕有细菌啦,就在外面随便吃点。”
包大姐的午餐里有四个果冻,她说,不敢喝水,一般就拿它补充下水分,方便些。
像包师传夫妻这样奋战在一线的工作人员还有很多,杭州市环境集团有限公司西湖分公司常务副经理徐霄炜介绍:该集团一共报名的有100个司服人员,由每个分公司挑选业务骨干,保障工作。
目前,全市共有40名司运人员、分成20辆车每天穿梭在225个隔离点位,截至到2月13日,杭州市环境集团应急保障队伍累计清运疫废垃圾521.92吨。
向默默无闻,
勇挑重担的他们致敬!
西湖之声记者 凌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