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永德”抱团看区域经济合作

2020-04-16   东南网

福建日报记者 何金

近期,一场以“传承海丝灵韵 问道非遗匠心”为主题的安永德非遗传承人才交流会在铁观音故乡安溪县举行。交流会上,来自泉州下辖的安溪、永春、德化三县的非遗人才以及相关行业的从业代表齐聚一堂,共谋抱团发展之计。

根据三县交流会上的协议,下一步,安溪、永春、德化三县基于更好地传承海丝非遗文化和产业发展,将定期举办行业交流、主题沙龙、讲座培训、兴趣小组等活动;定期组织各级非遗大师开展“师带徒”、技艺传习、实习实训等活动;推进三地非遗人才跨区域跨产业协作,促进县域特色产业融合发展;承接三县高层次非遗人才发展服务中心的服务延伸等。

当前,区域经济合作如火如荼。安永德三县抱团共谋发展的合作,无疑是一种新的区域经济协作模式,备受关注。

区域经济合作,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不同的行政主体通过协议的方式,依托本地特有的资源和市场主体,找到共识点,寻求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动参与各方经济和社会效应最大化。

在泉州,安溪、永春和德化三县,简称“安永德”,是泉州的三个山区县,同时,也是泉州三个非遗重点县。铁观音茶、香和陶瓷,分别是安溪、永春和德化三县的文化名片和非遗传承项目。值得一提的是,铁观音茶、香和陶瓷也是三县自古以来重要的特色产业和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贸易产品。

众所周知,泉州是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海外来客从这里登陆,又从这里返航,载回中国的瓷器、香、茶叶。往事越千年!经过千百年的传承和发展,当前,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三县酝酿以这三大传统非遗产品为依托,探路抱团闯丝路,可谓恰逢其时。

客观地看,目前,安永德三县抱团闯丝路,时机成熟,条件也具备。目前,安溪铁观音已在全球46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国际注册;德化是中国最大的工艺瓷生产和出口基地,全县80%陶瓷产品出口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别具一格的“永春香”畅销海内外,在东南亚地区,神庙佛堂里每3支香中,就有1支来自永春。三个产品,各有其特色和传统优势,这正是开展合作与协作的基础。

从区域经济要素整合的角度看,茶、瓷和香,是不可多得的市场参与要素,面对海丝新机遇,以茶叶文化带动陶瓷文化和香文化的传播,用陶瓷文化为载体,提高茶文化和香文化的艺术性,同时将香文化融入陶瓷文化和茶文化中,产业和文化互动互推,有利于打造有文化内涵和生命力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

从产业界限看,茶、香、瓷三大行业通过协作模式,找到共同点,打破行业界限,进行深度融合和跨界发展,更有利于延伸产业链和拓展产业边界,从而提高三大产业的整体综合效益。

当然,此番“安永德”联合举行非遗传承人才交流会,谋划抱团,只是区域协作与合作的第一步,其后续动作和进展,值得进一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