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一日丨如何看待区议会选举选情

2019-11-25     直新闻

区议会选举结束

新华社消息,香港特别行政区第六届区议会选举24日举行,25日中午完成计票工作。本届区议会选举投票24日上午7时30分开始,当晚10时30分结束。据选举管理委员会宣布,18个选区452个区议会议席全部产生。

区议会是香港地区层次的区域组织,就市民日常生活一般性事务向特区政府提供意见,并参与地区管理事务。本届区议会选举是香港修例风波以来第一场全港性选举活动。过去5个多月中,乱港暴力分子与外部势力遥相呼应,不断制造、升级暴力活动,造成香港社会政治氛围对立、社会情绪撕裂、经济民生发展受挫。持续数月的社会动荡,严重干扰了选举进程。选举当日,有乱港分子对爱国爱港候选人进行滋扰。止暴制乱、恢复秩序仍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如何看待区选结果

环球时报今天的社评说,本次香港区议会选举,建制派的席位大幅缩小,泛民获得452个民选席位中的多数席位,不过从双方所获得的实际票数看,差距比席位差距要小很多。

这次选举的政治环境应当说很不正常。修例风波尚未停下来,而这场风波客观上对泛民在短时间内释放临时动员力有利。最近几个月暴力肆虐全港,它作为非理性的政治能量显然会以各种方式转化成对选举进程的直接影响,对很多人、尤其是对建制派候选人以及他们支持者造成压力。

另外非常值得指出的是,西方一些势力在过去的一周里开足马力,为香港反对派在本次区议会选举助选。澳大利亚媒体突然爆出“一名在香港搞渗透的特工投诚”(那个人是一名诈骗犯),三个月前因嫖娼在内地被抓的英国驻港总领馆前雇员突然对BBC宣称在内地受到“酷刑”,都影响了香港舆论场。还有美国国会紧急通过“香港人权与民主法案”,这些都是冲区议会选举来的。

西方那些势力和香港的激进势力都想把这次投票搞成政治示威,否定止暴制乱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但我们要说,泛民这一次得到更多席位,并不意味着这是香港选民对暴力示威的支持。大多数港人已经厌倦暴力,希望重建秩序,对香港民意这一基本面的判断不会错。

评论认为,香港与内地社会处在不同的政治制度中,通过选票等宪制规定的方式来表达意见,这在香港是应当鼓励的。区议会选举有它所能产生的政治影响,也有它这种影响的边界,对这两方面,所有人都应尊重。包括反对派在内的香港各种力量都须在建制体系中竞争影响力,谁都不应走街头政治的歪门邪道。

相信无论香港选情有什么样的波动,对于香港所有选举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下一个特别行政区内的选举,它们不可能冲击“一国两制”的基本框架。香港的土地和天空永远是中国的,香港社会这样的集体理性和情商只会因一次又一次洗礼逐渐走向更加深刻、成熟。

经历了这次区议会选举,希望香港的建制派不要灰心,爱国爱港的民众不要灰心。只要有选举,就会有摆动,更何况在当前各种冲击叠加、形势很不利的情况下建制派依然获得了约40%的选票。

人民日报“人民锐评”评论则说,本届区选是在“黑色恐怖”浓烟尚未消散、港版“颜色革命”之火仍在燃烧、暴力活动持续升级的大环境下进行的一次颇为艰难的选举。尽管一些选区出现了威胁选民、滋扰投票的现象,但在特区政府的周密准备下,在香港警方全警力投入、高姿态巡逻、多预案应急的保驾护航下,本次选举大致和平、安全和有序。

评论警示,近一段时间,一些人为了收割选举“果实”、假意呼吁停止暴力,有的希望暴徒暂时收手、待选举后“重新出发”,有的叫嚣选举后要解救被捕的犯罪分子。这也暴露出他们“假和平真暴力”的虚伪本性和险恶用心。所以,尽管选举前后,香港社会秩序有向好倾向,但这并没有改变暴力根源仍然存在、市民安全感仍未恢复的现实。扫除“私了”“揽炒”行为的土壤,提防暴力犯罪的苗头,香港才能真正恢复祥和与安宁。

王毅这样表态

对于当前香港局势,25日,国务委员、外交部部长王毅和外交部发言人耿爽作出表态。

当地时间11月25日,王毅在东京就日本媒体的询问表示,不管香港局势如何变化,有一点非常清楚,那就是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任何企图搞乱香港、损害香港稳定繁荣的企图都不可能得逞。

在25日下午举行的外交部例会上,有记者提问,美国总统特朗普周五接受福克斯新闻采访时表示,他自己阻止了中方向香港派遣军队,并警告否则会对经贸协议产生负面影响。你能否证实?

耿爽表示,止暴制乱、恢复秩序是香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他说,香港是中国的香港,香港事务纯属中国内政。中国政府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决心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的决心坚定不移,反对任何外部势力干涉香港事务的决心坚定不移。

至于中美经贸问题,我们的立场是一贯的、也是明确的。我们希望美方能够同中方相向而行,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解决办法。这符合中美两国利益,也符合世界利益。

理大事件仍未平息

香港理工大学今天三度发布声明,语气逐渐增强。

下午5时50分第三份声明说:鉴于现时的紧张情况,我们已经再次联络警方,严正要求警方在登记校园内留守者的身份证后,让他们和平离开校园。校方希望校园能早日解封,回复安宁。

理大声明还说,校内环境和卫生情况非常差,严重威胁留守人士安全。

稍后,油尖警区指挥官何润胜见记者,警方稍后表示,仍有几十人在理大校内,会派谈判组警员联同中学校长和社工等人士,组成安全小队,进入理大范围游说校内人士,和平有序离开,目前没有为清场设时限。

油尖警区指挥官何润胜见记者

警方强调,计划进入理大的警员只是少量的谈判组人员,现阶段无拘捕行动,警员进入校园是为劝说,希望在校内人士不要误会,警员在完成劝说后会离开。

警方表示,理大事件中,共1100人和平离开,其中300人不足18岁。

医管局表示,与消防处经协调及评估情况后,会派出一队紧急医疗队,联同消防处人员进入理大,为现场人士提供医疗支援及心理状况评估。

15岁中学生被拒绝保释

香港一名15岁中学生今年9月携带激光笔及改装伞参与示威游行,西九龙裁判法院早前裁定其“意图管有攻击武器”及“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成,今天(25日)判被告入更生中心。辩方提出保释等候上诉,被裁判官拒绝。

资料图

裁判官表示,被告示威期间携带攻击武器,危害警务人员人身安全、妨扰公众安宁,判处实时监禁无可避免,但考虑到早前索取的一系列报告,最终接纳感化官建议,判被告入更生中心,希望被告可透过职业训练及心理辅导等改过。

裁判官强调任何人在示威中管有攻击性武器,将严重威胁前线执法人员的安全及破坏社会安宁。

案发于9月21日所谓“光复屯门公园”游行,该男生在屯门站被发现携有一枝激光笔及经改装的雨伞及行山杖等,本月初被裁定“意图管有攻击武器”及“在公众地方管有攻击性武器”罪成,在西九龙裁判法院少年庭判刑。

港府就“禁蒙面法”裁决上诉

香港高等法院上周一(11月18日)裁定港府引用《紧急法》订立《禁止蒙面规例》违宪,律政司其后要求法庭暂缓执行判决,令规例继续有效,或希望上诉期间让相关条文继续生效。高等法院于11月22日决定暂缓裁决直至11月29日。

港府今天向高等法院递交文件册,要求推翻原讼庭裁定《禁蒙面法》违宪的决定,并希望获批上诉许可。

文件指出,政府在暴力乱局中有合理必要去应用《禁蒙面法》保障公民,而且《禁蒙面法》所限制的权利及自由属有限度,不会限制参与合法集会的市民权利。

另外,决定现时局势是否符合“危害公安”的定义仍有很大斟酌余地,希望上诉庭接受《禁蒙面法》在“ 危害公安”局势有增无减的情况属必要,暴力示威增加前线警员的工作压力,以及人手紧张,到处破坏及实施暴力行为人士的私隐权亦毋须被保障。

资料图

针对香港高等法院早前的判决,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11月19日表示,有关判决内容严重削弱香港特区行政长官和政府的管治权,不符合香港《基本法》。法工委发言人臧铁伟说,香港特区法律是否符合基本法,只能由中国人大常委会作出判断和决定,任何其他机关都没有这个权力。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AGno24BMH2_cNUgxmx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