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它是一种生活经验。

2022-06-13   人文传媒网

原标题:家庭教育其实并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它是一种生活经验。

2022年1月1日正式实行《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中第16条明确指出,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提高生活自理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养成吃苦耐劳的优秀品格和热爱劳动的良好习惯。

孩子天性都爱玩,如果父母能花些心思把做家务变得游戏化、娱乐化,寓教于乐,孩子自然会兴致勃勃地学习并实践。愿为人父母们都能适时放手,积极鼓励孩子动手,让孩子在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的同时成长、成才。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体力劳动对于小孩子来说,不仅是获得一定的技能和技巧,也不仅是进行道德教育,而且还是一个广阔无垠的、惊人的、丰富的思想世界。这个世界激发着儿童的道德、智慧、审美、情感,如果没有这些情感,那么,儿童认识世界(包括学习)就是不可能的。”

这段话提醒我们,从小一定要教孩子体力劳动,不单纯是把那个活儿做完了,它能够把孩子内在那些美好的品质给激发出来,让他在这个过程中去了解世界、认识自我。

“黎明即起,洒扫庭除,需内外整洁。”——《朱子治家格言》

这里说到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去收拾卫生。以往我遇到了一些朋友就不理解,说到:“这房间也不脏,干嘛要天天收拾啊?”

“哎呀,收拾卫生太浪费时间了。”

但是我们通过学习古人的教诲,还有圣贤之人的家训发现,他们把打扫卫生这件事情看得很重要。为什么要这样去做呢?我们来思考一下,一个人刚起床的时候,如果直接坐在这里就看书了,就学习了,会不会很困倦呢?好像还没从睡意当中走出来,所以早晨是阳气上升的时候,人应该活动。

所以这个时候收拾卫生,人的身体就会动起来。首先是会对身体好,其次我们早晨起来去打扫卫生,把房间里收拾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们想一想:我们在这样的一个环境当中,我们无论读书或是学习,心情自然就会很愉悦,很舒畅了。所以早晨起来去收拾卫生,将房间打理得干干净净,给自己一个好的心情是很重要的一点。

再换一种想法:我想早晨先看看书吧!我想早晨先去跑步运动运动吧!我们看看我们去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我们心里头都是谁呢?是不是都是我们自己。而收拾卫生是在为家人服务,我把房间收拾得干干净净,爸爸妈妈起床之后,让他们在一个很干净的环境当中,去吃早饭。

妻子把房间打扫得干干净净,给丈夫给孩子一个舒适的环境,让他们起床之后,能够在一个很干净的房间里生活,一家人其乐融融。我们想想收拾卫生的时候,我们是存着一颗什么心呢?为人服务之心,所以为什么我们的古人说:“黎明即起,洒扫庭除。”

就是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情要为人服务,这个存心就是放在利他上面的。这就叫做在道上,这颗心就摆正了。利他的心是善心,“善降之百祥”,而利己则便是恶,“恶则降之百殃”。所以早晨起来我们去收拾卫生的时候,我们心里想的是要利益于人,至少是利益这一个家庭的人。这就是为什么每天都要去收拾卫生,因为人每天都不能离开利他之心,这是我们收拾卫生的用意。

每天早晨起来,我们带着这样的一颗心去工作也好,开始一天的生活也好,自然这一天都会非常的美好!心情会非常的愉悦!所以收拾卫生不仅仅是收拾卫生,也是在练我们的一颗善心。

“别有污秽,悉令扫除,不拘早晚。”

看见脏的地方了就要马上把它清理干净,不分早晚。那么这就是告诉我们,只要有脏的地方就要随时随地地去把它清理干净,比方说我们到洗漱间里洗手,洗手的时候水不小心溅到了洗手台上,旁边就会放一个小毛巾。我们会把它擦拭干净,这个洗手台永远都是干干净净的,都是干干净净的。第二天早晨去收拾卫生的时候就会很容易。

这也是在告诉我们,收拾卫生不仅仅只是收拾卫生而已,而是要将我们生活的地方,将我们所在的地方保持住那份干净,保持住那份洁净。这是对环境的一份恭敬,对环境的一份尊重。我们想一想;我们一个人在一个很干净的地方,我们的心情会是什么样?

如果在一个很脏的地方,到哪一摸一手灰,脚踩在哪里都是黏黏的,那我们的心情又是什么样呢?所以从小要教育孩子学会保持这份干净。

爱做比做得好更重要,重在体验过程,在体验过程中学习、成长。培养孩子勤劳,关键在于观念。家长要有这种教育意识,随时随地,在任何环境中,创造条件让孩子帮助父母,成长自己。

感谢各位家长,欢迎关注我的账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