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天“假唱风波”后,我才明白再次隐退的刀郎,才是人间清醒
作者:洞见·时筠
居高不傲,处低不卑。
01
最近的五月天有点愁。
自从一博主发布了他们演唱会的鉴定视频、质疑他们假唱后,即使巡回演唱会已经结束,依然身陷舆论漩涡之中。
虽然经纪公司回应“没有假唱”,甚至伦敦演唱会还全程直播,但看了对照视频,网友似乎并不买账。
真相到底是什么,我们等待官方结果。
但回顾今年五月天的演唱会,这次翻车似乎“有迹可循”。
5月开始,他们在内地开了47场演唱会。
其中连续多月,月均超8场,上海场更是以10天8场的高密度开唱。
如此高频,情怀值拉满。
但是什么样的嗓子,才能支撑得起这样的强度?
早就有粉丝提意见:状态明显不好,为什么不能减少演唱会的场次,保证质量?
答案很明显,看看他们的票有多难抢就知道了。
无论他们走到哪里,都是一票难求。
仅上海演唱会观看总人数就达到36万,即使以最低票价计算,收入也轻松破亿。
这样的吸金能力,充满着巨大的诱惑。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
但有的时候,被名气、利益、金钱所绑架,很可能落入名节不保的境地。
我突然想到了前几天突然宣布退网的刀郎。
4个月前刀郎的《罗刹海市》火爆全网,好不容易再次翻红。
前段时间还有传言他要开全国巡回专场。
就在所有人都以为他会好好把握这次得来不易的机会,大赚一笔时,刀郎又“隐”了。
有人说他太傻了,泼天的富贵都不要。
但看了如今五月天的“假唱风波”我才真正明白:刀郎或许才是最清醒的那一个。
02
其实真不怪网友说刀郎“傻”。
你知道今年的《罗刹海市》有多火吗?
只用了11天,这首歌就创下了80亿次的全球网络播放记录。
4个月的时间,刀郎的短视频平台粉丝已经疯长到1853万。
这是什么概念?
如此高粘度的粉丝数,无论刀郎是继续出歌,还是开巡演,哪怕是接广告、带货,都能给他带来非常可观的财富。
但是刀郎又一次放弃了赚快钱的机会。
他没有上节目,没有开演唱会,甚至现在短视频也不更了。
他仿佛就是上线给大家送了首歌,然后又销声匿迹。
而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出走”了。
如果说五月天是一代人的青春,那刀郎可以说是一个时代的回忆。
2004年,谁没有被一首《2002年的第一场雪》而洗脑?
“停靠在八楼的二路汽车”到底在哪?至今我也不知道。
《情人》、《冲动的惩罚》……
唱片时代,可没有网络水军。
一个横空出世的歌手,靠着自然发酵的口碑,正版唱片卖出了超过270万张。
这是无数明星渴望的一夜爆红,但刀郎却说:“太可怕了。”
于是在最红的时候,他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
十几年的时间,在别的歌手每年开巡演、上节目、跑商演,趁着还有热度多多赚钱时,他销声匿迹。
没多少人知道他在干嘛。
再出现时,他用一首歌重回巅峰。
如今,掀起巨大的热潮之后,他再次消失在大众视野,继续沉淀做音乐去了。
他真正做到了之前说的那句话:希望自己能被忘记,但是作品被记住。
说真的,我很佩服他。
因为没多少人能在巨大的利益面前,始终保持初心。
更没多少人,能在感受过鲜花、掌声、追捧后,还能坦然回归平静。
这些年,我们看过太多一夜爆红又一夜塌房的例子。
得到越多,想要的就更多;赚钱赚得越快,越不会脚踏实地。
渐渐地在金钱面前,忘记初心;在欲望面前,失守底线。
最终名誉扫地、一败涂地。
看了他们,我才明白刀郎有多清醒。
每个人都渴望能爬上高位,过上更好的生活。
但真正聪明的人,不会被表面的光鲜迷了眼。
他们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所以即使身处繁华,也能找准自己的位置;即使被赞誉包围,也能清醒地认清自己、低调做人。
他们知道,只有自律自守、不忘初心,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03
其实刀郎也不是一路顺畅,他也曾被踩到谷底。
当初刀郎一夜爆火后,争议不断。
各种资本、节目都在以他为噱头牟利。
漫天飞的评论和揣测,毁誉参半。
门口一直有粉丝蹲守,行为举止都被无限放大。
这对于一个习惯了自由的人来说,是束缚,更是一种“绑架”。
因为他不可能做到让人人满意。
而当一个人被捧得越高时,舆论的绞杀也会更加无情。
而当时他的音乐,也没有得到主流音乐圈子的认可。
汪峰批判他:“刀郎现象是流行音乐的悲哀。”
杨坤质疑:“他那是音乐吗?”
那英也说:“刀郎不具备审美观点。”
一面是追捧,一面是质疑,一度让他的人生走入低谷。
其实,他可以出来解释、证明,甚至可以和质疑的人对线、争论。
但刀郎几乎没有作出任何回应,更没有因为他人的批判而改变自己。
选择淡出大众的视野,不争不抢,继续做自己。
或许很多人觉得刀郎太傻。
倘若当时学会弯腰,学会卖惨、学会圆滑,或许有更好的发展。
但他却选择沉寂多年,用音乐击毁了当初的质疑。
时隔多年,我才读懂刀郎当初的选择。
《让子弹飞》里有段剧情:
六子被冤枉吃了两碗凉粉却只给了一碗的钱,无论他怎么解释,别人都不信。
最后他选择剖腹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可最后清白回来了,命却没了。
很多时候,人容易陷入自证陷阱。
可在你拼命自证时,往往就会陷入别人的逻辑,而失去自己。
而无论如何自证,看不上你的人,永远看不上你。
刀郎教会我们面对争端,最聪明的方式不是自证,而是蛰伏。
弹簧被压到最低处时,看似被压制,但其实是在借力蓄力。
人生也是如此。越是处于人生低谷,越是要学会蓄能。
对内,看得清自己,不夸大优点,也不贬低不足。
对外,看得开纷争,不迫切自证,也不自暴自弃。
做一个有弹性的人,保持处事不惊的心态,才能抓住机会,在反弹时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04
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会一帆风顺,有高有低,有成有败,这才是常态。
但多数人总是太容易被欲望绑架。
身处高位时,会沉迷在满足感里迷失自我。
身处低位时,又会陷入迷茫而自暴自弃。
我们或许可以从刀郎的选择中学习他的心态、他的清醒。
面对起落,不怨天尤人;遭受质疑,不动摇方向。
跌落低谷,坚守自我;到达高峰,踏实生活。
点个赞吧,从此居高不傲,处低不卑,永远坚守着自己的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