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冷了!大回暖,多地气温又将达到一个新起点,并且不少地带还有可能出现“偏高”,看到没?冷暖大波动的实力太强了。
特别是很多地区才感受到了“寒潮,冷空气”影响,结果又出现了“反弹”,可能又会感受到春季的状态。
这就像类似于很多人说得那样,要么冷得不行了,要么热得不行了,要想一个“平稳”的天气,还真的是有点难,的确也是这样,极端性的气候转变已经呈现出“常态化”,在未来,这样的趋势可能会更强。
当然,也就是因为我国南北大范围地区的寒冷波动,以至于很多人坚持今年冬季是冷冬,真的吗?
其实,冷的确是存在的,这是没有争议。从2023年12月中旬到下旬的气温变化来看,都是保持我国大范围地区偏冷,东北,华北等地普遍偏低4度以上,就算是江南,华南等地都是偏低2度到4度左右。
当然,我国西部方向反而比较特殊,是偏高的状态,这也是正常,因为寒潮,冷空气,低温的发展都没有覆盖到,所以出现了这样的局面。
而从新一轮的24小时监测的数据来看,我国最低气温0°C线都保持在我国南方发展,直接困在了华南北部、贵州南部至四川南部一带,北方就不用说了,更低,最低气温-8℃线北移,在山东南部、河南北部、陕西南部至西藏南部一带。
所以,冷短期还没有变化,是真的冷。但还是需要强调一下,短期的冷不能作为冷冬,暖冬的参考依据,冷冬,暖冬讲究的是整个冬季的平均温度。
所以,建立在这些问题之下,很多人可能说冷也不对,暖也不对,的确不是“准确性”的,因为冷冬,暖冬只有在冬季结束之后才可以确定,但趋势依然是偏暖为主。
今年在全球变暖,厄尔尼诺等影响之下,我国大范围地区都可能出现气温偏高,那么暖冬概率是较大的,这个没有多大争议,只是很多人坚持冷冬,这也可以说没错,毕竟没数据肯定。
但从上一个拉尼娜年大家应该也看到了,也是出现了极端性的寒冷,我国东北甚至创造了-50度以下的站点极值,但最终我国还是出现了气温偏高。
所以,今年还有一个增温效应,那是不是偏高更强,这样理解趋势就容易点,这就是大概的情况。而且,接下来的气温大回暖是相当强烈。
全国大范围回暖!会达到什么状态?其实从暖空气的发展趋势来看,我国西部方向已经进入缓慢升温的状态,只是在12月25日的时候势头更强。
在大规模的暖空气进入之后,实现了气温的快速反弹,其中华北,东北等地率先出现快速演变。
比如:河北蔚县,气温在冷空气减弱之后,已经从零下10多度左右,进入升温的阶段,而在12月25日的时候,气温一路攀升到0度以上,缓慢增幅的变化都是在10度左右,过后虽然还会有少量的冷空气进入,但影响不大,都是升温为主。
过后,继续升温增强,其中北方势头依然比南方强,东北,华北等地还出现了“红得发黑”的状态,这说明了势头强烈,升温不排除又在同期走出一个新值。
虽然南方也在升温之中,但综合性看还没有北方这么强,所以,这一波升温真的是有点强。
我国气候中心在中期数据之中指出,到元旦期间,我国北方地区气温将由前期持续显著偏低逐步回升至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其中新疆西北部、内蒙古东部、东北地区中部等地偏高2~3℃;内蒙古西部、江淮、江南中部、华南等地平均气温偏低1~2℃,华南局地偏低3℃以上。
所以,大范围地区从偏低转向偏高出现了,北方的朋友更加需要注意冷暖大波动。
难道就不会冷了?从趋势来看,还是会冷,预计在2023年12月31日到1月3日,新一轮较强冷空气将影响我国大部地区,带来明显大风降温天气,气温下降4~8℃,局地10℃以上。看到没?其实暖和之后,又有冷空气。
但是,这一波冷空气的变化空间还很大,有概率只是从我国东北,华北等地路过一下,势头不强,虽然说部分地区降温10度以上,但显示是属于极少地带,冷空气压不住回暖的局面。
所以,较强冷空气“跨元旦”,大家先看下,就算是降温真的过强,也还是升温有关,升温越强,冷空气突袭肯定降温也强,这是相互的。
而从长期来看,可能更强烈的冷空气在后面,因为在2024年1月上旬,有一个强大的“冷气团”苗头在出现。
所以,这一个可能是关键,就是在元旦有较强冷空气后,还有冷空气活动。
大家可以先看下,不得不说,一冷,一热波动很强,气候变化很快,注意衣物随时更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