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华区入选!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公布

2023-07-13   石家庄裕华发布

原标题:裕华区入选!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公布

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日前公布了2022年度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情况和典型经验结果,裕华区案例《建好学、住、养三阵地 护卫生命健康全过程》成功入选全国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

为持续推进全国健康县区建设工作,2022年国家卫生健康委、全国爱卫办联合开展了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征集活动。 各省份按照《健康县区建设规范(试行)》要求组织遴选,认真把关,共推荐健康县区建设优秀案例81个,裕华区成功入选。

建好学、住、养三阵地 护卫生命健康全过程——河北省石家庄市裕华区健康县区建设案例

一、总体情况

裕华区是2001年3月21日石家庄市区划调整后成立的新区。地处河北省中南部平原,石家庄市区东南部,面积60.8平方千米,是国务院批准的省会城市发展的主导方向和重点区域。常住人口771255人,下辖9个街道、1个镇,112个社区。2019年,石家庄市裕华区被纳入河北省第二批省级健康促进县区试点,在健康裕华建设工作中,区委区政府以中小学校、居民社区、辖区医院为重点,结合不同领域、不同年龄阶段人群特点,针对性打磨校园文化沁润、社区环境提升、医院病患护理几个精品项目,将培育青少年思想意识、引导成年人行为模式、健全年老者助养渠道贯穿于各级各部门日常工作,努力实现对辖区居民生命全过程的健康护卫,2021年,裕华区通过省级评估验收,被确定为“河北省健康促进区”。

二、特色亮点

(一)传统文化植根校园,健康理念滋养学子。一是让中医文化深耕校园。卫健部门和教育部门联合,精心设计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的具体内容,选取试点学校。在试点学校开展中草药种植、中医保健适宜技术学习、常用穴位的认识,以及走进中草药种植基地,走进中药房等活动。在学校内种植中草药60余种,150余个种植箱,开展实践活动60余次。为加大科普宣传,设计制作有关中医人物、中草药知识、常用穴位、食疗知识内容的四种扑克牌,将文化与娱乐相结合;在有条件的试点学校设置“小小中医博物馆”,展示中草药标本70余种,以及中医常用器物和中医挂图。聘请中医专家走进校园,和学生们互动交流,为学校教师和学生家长进行专题讲座25次,扩大中医药知识的受众面。二是传承非遗艺术陶冶情操。井陉拉花、河北梆子、墩绣都是极具地方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裕华区将这些宝贵的文化引入音乐专题课堂、课间音乐,系统化、长期性开设相关课程、举办大型比赛,将传统艺术根植少年心中,让孩子们从小在唱念做打中实实在在地品味地方民间艺术,强身健体、愉悦精神。三是推广中华武术强健体魄。学校课间操演练的是根据五禽戏和八段锦改编的武术体操,不仅形体姿态优美,而且极大地提升了强身健体功能。近50%的学校开设太极专业课,成立太极拳小队、太极扇小队。校园冰雪运动、足球、乒乓球、篮球、游泳等为特色的学校体育品牌,确保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95%以上学生达到《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合格等级。四是开展冰雪运动增添乐趣。打造了7所国家级校园冰雪运动特色学校、10所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奥林匹克示范校,全区49所学校全部实现冰雪运动进课堂,在全省首创“欢乐冰雪、畅享裕华”青少年冰雪展示体验日活动。

(二)社区建设提质升级,健康场景贴身相伴。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将健康促进工作纳入双创、文体、教育、城建、环保等多个领域进行统筹安排,投入资金上亿元,加强城市绿道、健身公园、健身步道、社区文体广场和健身场馆建设,先后建成健康主题公园3个、健康步道3条、健康小屋53个、健康宣传一条街3条、冰雪轮滑场馆7个,冰壶基地10个,群众晨晚练站点300多个。打造以体育公园、世纪公园、希望绿洲公园、东环公园、石门公园、龙卡公园为核心,各新型社区健身场所星罗棋布的健身环境,进一步完善城区“15分钟健身圈”。持续开展“提质增绿”行动,新增绿地面积116.8万平米,绿化覆盖率等各项指标位于全市前列。城区环境更加绿色生态、宜居宜业宜游,健康城区魅力不断彰显。二是实施污染治理。结合城市双创,进一步改善环境提升品质。整治取缔165家“散乱污”企业,狠抓扬尘治理,严管在建工地,道路保洁实现“以克论净”,PM2.5平均浓度累计下降接近40%,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连续四年位居市内区首位。完成方村雨水坑和南位排水沟黑臭水体整治,严格涉水企业排放,水质监测断面稳定达标,区管28座公厕全部达到三类公厕以上标准,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95%以上,城市生活垃圾规范化管理现场会在我区召开。三是保障餐饮安全。对餐饮经营、食品流通、食品生产等环节开展专项整治,食品监督抽检合格率达到国家要求,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强力推进老旧小区供水管网改造和自备井关停,生活饮用水水质合格率达到100%。四是开展健身活动。全区共建立群众健身团队130余支,配备体育运动指导员1750名,开展“健身365”品牌赛事活动120余场,打造了太极拳、健身展演、乒乓球等五大区级体育赛事品牌,满足了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健身需求。开展工间操活动,连续4年举办“万步有约职业人群健走激励大奖赛”,全民健身活动常态化开展。组织1000余个家庭开展冰壶项目培训,发放了总价值200万的冰雪运动体验券。举办各种冰雪赛事展演100余场,直接间接带动30余万群众上冰雪,占全区总人数的53.6%,为全民健康增光添彩。

(三)医养服务日臻完善,政府助老排忧解难。一是完成基层队伍转型。建立以原计生专干、育龄妇女小组长为主体,退休医务人员、教师和社区老党员、老干部等为补充的健康指导员队伍,完善人员招募、业务培训、登记认证、考核评估等长效管理机制,健康指导员统一分片到楼、包干到户,从预防保健、家庭急救、中医养生、健康运动、合理饮食等方面,对群众进行健康宣传和基本保健技能指导。二是促进家庭医生签约。在全市率先推行手机家庭医生签约系统,组建140支“家庭医生团队”,签约人数达到26.5万人。加强精细化管理,做到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扎实做好健康体检、电话回访和咨询服务,为全区近50%的家庭保健护航。三是强化慢性疾病管理。依托社区健康教育活动阵地,组建“高血压防控小组”、“糖尿病友防控小组”等健康管理分类指导小组,开展组织灵活、针对性强的小组活动,让群众享有便捷高效、公平可及的健康服务。四是落实“助老安康工程”。以改善民生、助老惠老为目标,区政府每年筹资50万元,为全区老年人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在裕华区,凡是年满60周岁以上的老年人,因意外导致身体受到伤害,均可凭在二级以上医院治疗产生的费用票证,获得保险公司一定额度的赔付。入保费用由区政府统一支付,群众无需出钱投保,一旦发生意外,直接报案获取赔付保障。拥有多份保单者,可自主选择优先赔付险种,不因个人未缴费用而受到任何限制。五是打造医养服务品牌。积极探索“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社会养老服务模式。全区10所民办养老机构全部实现医养结合,通过与医疗机构签约服务的形式,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定期为入住老年人提供医疗巡诊、健康管理、保健咨询、预约就诊、急诊急救等服务,满足老年人“既能享受托老,又能获得医疗保健”的复合式需求。积极探索中医与养老服务相结合的新模式,充分发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国医堂”特色优势,为养老人员提供中医药养生保健、中医体检、中医药文化知识宣传和中医药诊疗服务,促进“中医药+养老”深度融合。六是探索安宁疗护模式。辖区内的老年病医院在全省公立医院中率先成立“安宁疗护”特色科室,平安医院在全市率先开设“安宁疗护中心”,设置疼痛科、肿瘤内科、临终关怀科等相关科室,成立了一支由心理咨询师、营养师、医护人员、志愿者等组成的"安宁疗护"专业护理团队。由经验丰富的护理团队为老人提供人性化的护理服务。建立完善安宁疗护多学科服务模式,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疼痛及其他症状控制、舒适照护等服务,对患者及家属提供心理支持和人文关怀。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裕华区将继续以习近平总书记“健康中国”发展战略为工作指南,同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同安排、同部署,夯实现有基础,坚持实干至上、行动至上、落实至上、效果至上,持续发力,积极构筑资源共享、软硬并举、健康和谐的新格局。一是继续打造高端精品“健康场所”,塑造益于群众健身锻炼、精神愉悦的生活环境。二是广泛传播亲民有效便于操作的“健康知识”,正确指导群众强身健体,自我保健。三是进一步营造科学文明健康乐观的文化氛围,引导群众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健康观、人生观。提升个人健康意识,突出中医养生文化宣传,彻底使群众思想由治已病向养生保健治未病转变。四是整体提升群众个人小环境、身边医疗硬环境和生活大环境的质量水平,使群众生活无忧、看病不愁、身心愉悦,从而改善群众的健康水平和生活幸福感,为实现“健康裕华”新局面作出切实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