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杜聿明乔装成普通士兵逃跑,不料手上的奢华腕表出卖了他

2024-08-17   文史风云

1949年,国民党高级将领杜聿明被围,已是穷途末路,遂乔装成普通士兵,企图逃跑,不料手上那块引人注目的奢华腕表出卖了他......

“你叫什么名字!”淮海战役的战场上,六十八师卫生队的政委陈茂辉,正在审讯被俘的战犯。

“我是十三兵团的高军需!”杜聿明趾高气扬地说出自己的假身份,企图蒙混过关。

但是他忘记了,自己手上还戴着名牌表。

陈茂辉注意到后,问了杜聿明一个问题,没想到杜聿明却自报了身份。

1948年深秋,华东野战军向盘踞徐淮的国民党刘峙集团,发起了猛烈的冲锋。

淮海战役的序幕,在此刻轰轰烈烈地拉开。

此时,国民党在徐州、蚌埠地区的军队,宛如铁壁般坚固,五个兵团、三个“区”的兵力,连同直属与特种部队,共计二十七万雄兵,宛如洪流般汇聚于此。

这一切的投入,皆因蒋介石视徐淮会战为国民党政权的“生命战”。

为了增添胜利的筹码,蒋介石特地将远在东北的杜聿明急召至徐州,任命他为徐州副司令。

杜聿明于11月9日晚急匆匆抵达徐州,此时的华东野战军已在淮海战役中占据上风。

他一到徐州,便立刻召集了徐州作战会议,紧急商讨对策,力求扭转战局。

在会议上,他慷慨激昂地提出了两套作战方案。

可经过一个月有余的艰苦战斗,华东野战军勇猛无比,成功击败了国民党第49军和第100军,重创了第64和第55军。

自1948年12月10日始,中国人民解放军针对已显疲态的杜聿明部,采取了围困而不直接攻击的战术,暂缓了对陈官庄与青龙集一带的军事行动。

转而发起了一场,为期二十日的政治与心理攻势。

在此期间,毛主席亲自撰写的《致杜聿明等将领书》,通过广播不断响彻国民党军阵地。

其影响力深远,促使成千上万名国民党士兵,选择向解放军投诚。

短短二十天内,这一数字即突破万人。

直至次年1月6日,杜聿明部已被重重围困近一月之久。

其内部士气低落,组织涣散,几乎失去战斗力。

且补给线被切断,空投物资因惧怕解放军防空火力,而难以精准送达,只能盲目抛洒。

眼见卫队或战死沙场,或各自逃散,杜聿明不得不与副官尹东生等人紧急逃离。

为避免身份暴露,他匿身于战壕之中,命尹东生为其剃去胡须,乔装成普通士兵模样,率领十余随从趁着夜色疾行二十余里。

沿途所见,皆是俘虏身影。

杜聿明一行人,小心翼翼地穿梭于人群之中。

尹东巧化身为《徐州日报》的战地记者,而杜聿明则披上了十三兵团高级军官的伪装。

两人精心编织了一袭身份,企图瞒过重重审查。

负责盘查的陈茂辉,眼神犀利地在他们之间穿梭,最终定格在杜聿明手腕,那块引人注目的奢华腕表上。

他转头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杜聿明从容不迫地回答:“高连明。”

陈茂辉赞许道:“好个雅致的名字!”

但随即,他取出一纸名单,要求杜聿明背诵出十三兵团六大处长的姓名。

这一要求让杜聿明心头一震,他故作镇定地掏出派克钢笔,准备记录,但迟迟没有动笔。

陈茂辉的目光在尹东生与杜聿明之间来回跳跃,心中的疑惑如影随形,愈发浓厚。

在无法准确报出六大处长姓名后,杜聿明意识到自己在解放军面前,已难以自圆其说,遂坦诚了自己的真实身份。

杜聿明随即被捕。

审讯告一段落,杜聿明被安置于磨坊中稍作休息。

独处之时,他想到自己被列为中共头号战犯之一,自觉没有退路。

趁警卫疏忽之际,杜聿明绝望之下,猛然抓起一块砖头,狠命砸向自己的头部,鲜血随即喷涌而出。

幸得解放军及时发现,并无大碍。

1959年12月4日,杜聿明获得特赦,在新中国获得了重生!

参考资料:

周平《“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被俘的历史记事》

于慧铎《粟裕与杜聿明在淮海战役中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