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不到一个月,2024年就要来了,楼市依然面临着不小的挑战。尽管今年政策出台频繁,各种救市利好消息接连而至,楼市却呈现出“量价齐跌”的态势。全国范围内房价连续下跌,11月100个重点城市二手住宅市场均价为15231元/平方米,环比下降0.62%,同比下降2.86%,这使得二手房市场均价连续9个月下滑。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024年马上要来了,人们对经济全面复苏和政策支持下的房地产市场恢复繁荣充满期待。然而,也有一些专业人士认为,楼市将延续当前走势,短期内难以恢复繁荣。针对2024年的房价走势,主张市场将逐步回归“居住属性”,并给出了以下四个理由。
房地产市场供过于求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最新数据显示,我国现有6亿栋房子,其中96%的家庭已经拥有1套以上房产。尽管这其中包括小产权房、安置房和农村住房等,但供过于求的现状难以改变。这使得房地产市场长期处于“供过于求”的局面。
新房和二手房市场压力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截至10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增长18.1%,住宅待售面积增长19.7%。考虑到商品房库存数量,开发商未来可能只能通过“降价促销”来回笼资金。同时,许多城市的二手房挂牌量也持续增加,未来二手房价下跌的压力将持续存在。
居民收入增长放缓
在疫情过后,各行各业都不景气,多数居民元气大伤加上收入减少。对未来收入增长的预期下调使得购房能力受到严重削弱,难以支撑当前的高房价。而且经过几年疫情,人
城镇化接近尾声、人口老龄化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在之前,全国各地的房屋价格都在不断攀升,其中原因之一就是农村居民进入了城市买房落户。但现在,国内城镇化率已经达到65%,接近于欧美国家的70-80%。城镇化进程接近尾声,农村居民进城买房的推动力减弱。与此同时,老年人已经拥有房产,年轻人想法改变,结婚率和生育率下降,买房对他们来说已经不是必需品,刚需购房群体自然也就逐渐减少,高房价逐步回归成为大势所趋。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2024年房地产市场可能难以迎来明显上涨,而更有可能呈现“稳中有降”的趋势。市场将逐步回归到“居住属性”,需要更多实质性的政策和市场调整来引导行业合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