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同仁资产有:6.9亿﹙旧币﹚之巨,为温州国药业第一大户!

2022-07-22     叶氏宗亲

原标题:叶同仁资产有:6.9亿﹙旧币﹚之巨,为温州国药业第一大户!

点击 上面 “叶氏宗亲”加入叶氏大家庭

麻民权\文

清康熙九年﹙1670年﹚,宁波慈溪鸣鹤场人叶心培,来温始创东瓯叶同仁国药号(现温州叶同仁医药连锁有限公司),这在诸多志书和文史资料中均有记载。叶心培的故乡鸣鹤场这地方到底如何?笔者怀着虔诚和期望,九年期间四次探访叶氏故里,获益甚多。

2003年初,笔者召集叶同仁老药工举行叶同仁历史回顾座谈会,叶同仁老药工张维博提议去叶心培老家看看。

初夏,笔者与张维博先生赴慈溪鸣鹤场(现改名为观海卫镇),辗转到了当地盐仓村,问24间走马楼﹙叶氏古宅﹚在那里,路人皆知,即告在上街西路122号。走近叶宅,只见高高的门楼、黑漆斑驳的大门,进内是深深的回形四合院,几只满生绿苔的七斗缸摆放在院内,仿佛在诉说着年代的久远。接待我们的是叶心培的九世裔孙、叶氏六大房的叶国光,说明来意后,他热情地带着我们参观古宅,只见墙上砖雕花窗、嵌龙凤、蝙蝠等图案,枋柱、雀替上刻有花卉、鸳鸯、花篮;门窗、扶梯都用花格做工,连墙砖檐瓦都刻花画鸟、凸凹别致。二层楼房上下左右都有楼道可通,门窗关闭、密不漏风。古旧的木梯仍很扎实,走上去无晃摇之感。二楼空置无住人,房内仍摆放着积满灰尘的不知何时的雕花禅床、卧靠藤椅、堆花木凳、旧式桌椅,破旧皮箱、樟树木箱之类家具,一看就知道是很有历史年份的物品。据叶国光介绍,该宅是7间2弄加厢房共1375.65平方米的两层走马楼,共24间之多,占地一亩二分;现为叶氏家族后裔众居,叶国光居楼上二间和楼下一间及厢房。叶国光说该楼有几百年时间了,不知先辈那一代建造,房间里的物品是先辈分房析产时留下的。

参观古宅后,与叶国光在厢间谈他先辈的创业,叶国光一口宁波土话,我们听不太懂,他光着上身写下“叶心培为我太公,始创温州叶同仁药店”等词字给我们,脸上溢满自豪的笑靥。叶国光全家和我们合影后,他迫不及待地带我们去看不远的叶同仁的公堂“崇敬堂”。只见“崇敬堂”高高的五马头墙,门额上四个篆字“居仁由义”仍可辨认,进道屏墙砖窗雕花精细,公堂文革时改为知青厂,现巳杂居且破败,但仍现当初的雄姿。

鸣鹤大宅习筑马头墙,五马头墙是慈溪大户人家显示荣华富贵和身份的最高象征。出“崇敬堂”,走在小桥流水的古街上,回首仰望叶氏家族银号弄豪宅和小五房大屋的五马头墙,鳞次栉比、高高耸立、造型庄重舒展,似乎还在默默地向人们诉说着叶氏家族当年的鼎盛。

晚宿杜湖山庄,在房间里见《古镇鸣鹤》一书,翻阅中意外发现有叶氏家族在各地创国药业的记载:“鸣鹤人在历史上开设的著名药铺有杭州叶种德堂、温州叶同仁堂、绍兴震元堂、上海蔡同德堂…”。又见: “温州叶同仁国药店,创办于康熙年间。创办人叶心培原是四方行医的郎中,到温州娶萧氏为妻,生子锡凤,艰苦创业,规模很大,温州有条街叫大新街,一半是他的药店、栈房,生意行销福建北部福鼎和本省丽水及金华等地,呜鹤崇敬堂子孙均有股份,从未分过。盐仓24间头走马楼是叶心培下代建造的”。笔者如获宝,收入囊中,因为它是异地介绍叶同仁堂的证明。

笔者后来查阅温州和宁波及慈溪出版的诸多史志古书,据介绍,该“廿四间走马楼”楼是嘉庆十四年间叶心培之子叶锡凤所建,巳有200多年的历史,是盐仓著名的豪宅,也是我国南方四合院民居中很有个性特色的古建筑,其规模之盛,可见当年叶氏家族之辉煌。而慈溪叶氏公堂“崇敬堂”则掌控当时的温州叶同仁国药号的经营和人事大权,系族内股份制,共有78股。公堂在温州叶同仁店、栈设“五公座”,即正、副经理、账房、放帐﹙负责赊销﹚、批帐﹙负责销货﹚,对叶同仁定下《十条店规》,其中一条是经理必须外聘,不得由族内人担任。公私合营前,经理是外聘的鄞县人孙祥瑞。历史上,占据温州大新街﹙今公安路﹚半条街的“宁商”同仁栈是总栈,因其资金雄厚,深购远销,存货量大,精选道地药材,制作丸散膏丹;主要是做批发,生意做到福建、金华、丽水一带,杜煎的“同仁胶”﹙黑背驴皮煎制的阿胶﹚在浙闽二省很有名气,是中国最早煎熬驴皮胶的国药号;尤其是精制的景臣全鹿丸闻名沪苏甬瓯等地。叶同仁因非常注重药品质量,在温州中药界声誉排首位。

西门外和平路的叶同仁药店系门市部﹙分栈﹚,只负责做门头零售生意,丽水、青田、龙泉等处州一带船民瓯江上岸,习惯到叶同仁购“同仁胶”和全鹿丸等丸散膏丹。叶同仁店、栈对外统称叶同仁国药号。社会主义改造前,1951年温州市人民政府工商局对国药业进行企业审查登记,叶同仁资产有6.9亿﹙旧币﹚之巨,药材存货是其它药店的十几倍,在全市各街巷有房产100多处,为温州国药业第一大户。

据史载,叶氏始祖梦祥公,先本为永嘉郡括苍松阳人,为始迁鸣鹤之先祖,自宋迁慈溪定居后,人才辈出,以儒、商、仕而名闻乡里,在清代以药业和诗文闻名于江浙,如叶心培之父叶士俞,字朴林,是位饱学之士,在上海设馆授徒,著有《朴林居士遗稿》《倚霞阁骈文》等,叶心培忙于药务,未见著述。叶心培之子叶锡凤,字珠渊、著有《瓯游草》四卷、《珠渊诗稿》、四卷、《磨兜坚斋文集》八卷、《金刚经心得》二卷《心经心得》、《三经心得补注》二卷、《阿弥陀径心得》一卷以及《时艺引阶》不分卷等,叶心培长孙叶愚著有《东汀小稿》、《耳学录》、次孙叶恕著有《燕香居诗稿》。叶氏家族不但诗文精通,且设药肆于各地,财才兼顾,遂成慈溪名门望族。

2007年,笔者建议叶同仁新掌门人王祟焕董事长去叶氏故里考察,王董夫妇欣然应允,邀市作协主席朱月瑜和晚报记者叶文耀同往。走进鸣鹤,拜访叶氏后人、探究叶宅故里,虽光阴荏苒,沧桑变迁,大家仍被叶氏当年的富贵大气宅院所震憾,叶文耀还专题将鸣鹤见闻写成长篇在温州晚报发表;朱月瑜主席建议王董夫妇拍摄叶氏故里风貌,进一步宣传和弘扬叶同仁品牌。

2009年秋,“叶同仁中药文化”被选入《温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温州电视台专赴叶氏故里拍摄叶同仁专题片。

2011年6月初,笔者获知慈溪鸣鹤《叶氏世宗家谱》在宁波“天一阁”藏书楼有收藏及叶氏古宅将被当地政府征购整修的讯息,偕同事专车先赴甬查到《叶氏世宗家谱》全册后,即冒雨赴慈。次日到鸣鹤24间叶宅,赠叶同仁企业发展的画册和光盘给叶国光,叶老先生甚为高兴,笔者告诉他,政府征购叶宅保护性整修是好事,唯恐您家传旧物迁搬时会弃失,叶同仁现已荣获“中华老字号”和“中国驰名商标”等殊荣,正在担纲筹建瓯越中医药文化博物馆,若将其叶宅旧物交由该馆永久保存,将万古流传,叶国光夫妇甚感动,带我们上其封门的二楼,经叶国光允许,我们“翻箱倒笼”爬床下、钻角落、遍找旧物。《宁波旅瓯同乡会会员题名录》、精制的象牙柄铰刀、象牙杠钱秤、旧锡药罐、破牛角算盘、药丸起子刷、老药瓶、旧磁碗、洋油灯、缝药袋针、叶父叶伦书旧照及签章封的饰合、叶宅古砖等七十八件古物旧品被我们一一寻出,叶老先生欣然赠送我们保管。

辞别叶宅,得知中街148号老屋中有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给经营杭州叶种德堂药号的叶鸿年题煲“年高德劭”旧匾,进去仰看,已被新主人红漆涂摹,甚可惜。返赴慈溪市,到博物馆、图书馆查到《慈东叶氏源流》《慈溪县志》、《宁波帮》《慈溪古迹》《慈溪旧闻》《东海名城观海卫》、《快船江风情》《慈溪老房子》、《慈溪老祠堂》《慈溪风光》等介绍叶同仁的书藉,即购或拍照。从《慈东叶氏源流》中发现叶同仁公堂“崇敬堂”于嘉庆十四年建成,其《崇敬堂记》系叶心培之子叶锡凤撰书,可喜的是,《崇敬堂记》记载的是民国五年王和之谨撰的《叶氏同仁堂纪功碑》﹙该碑为温州八大经济石碑,现存市博物馆收藏﹚的前史,使我们对叶同仁历史有了更深彻的了解。

此次赴慈获赠的叶宅旧物,经温州中医药文化研究专家杨力人先生鉴证、温州博物馆馆长金柏东考证,摄于温州府前街蒋毅夫照相馆﹙即原美术照相馆﹚的叶伦书晚清着装老照片、【叶氏伦书】印章的饰合、专切薄片和贵细药材的精制象牙柄铰刀、原载于叶氏宗谱的《崇敬堂记》及民国18年的《宁波旅瓯同乡会会员题名录》尤为珍贵;该册上叶华庭的签名即叶伦书为同一人,亦为叶国光所证实。

6月底,笔者邀对叶同仁历史颇有研究的杨力人先生等同赴慈溪市会晤《古镇呜鹤》作者王清毅及《慈东叶氏源流》主编方东,去市志办摄来《崇敬堂记》原谱稿,又赴呜鹤叶宅与叶国光交流,叶老妻子拿出珍存的24间走马楼老房契、先辈“叶氏六房财产分书”,进一步证实了叶氏古宅的权属及上述旧物的历史真实性。因该古宅被征购证明所需,我们只能拍照为据。

杨力人先生结合对叶同仁历史的考究、叶老先生提供的“叶氏六房财产分书”内容,从中考证了叶伦书上下、兄弟辈分的关系,得出结论,从叶心培之父叶朴林到今七十二岁的叶国光这一代,叶氏家族巳整整十个朝代。

临走时,叶国光又送给我们一杆刻有“纶记”的秤,说是当时家传的药秤,巳有百余年历史。到了大门口,指着二扇大门上文革时被抹删不清的痕迹说,这边是“乐山乐水”那边是“可耕可读”,横额是“上大夫第”,可见当初的叶宅是显赫的门第。

赞赏

热点资讯

1、大家好!我姓叶,这是我的个人简历,请大家多多指教!

2、超过10万点击率的叶氏族歌,一直深受叶氏族人喜爱与传唱,好听!

3、了不起的叶氏宗族,此文献给全球700万叶氏宗亲!

文章来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hans/a7a2f3b7d975c444e5dd4e8b57ed85b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