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南山:这次不会持续SARS那么长时间!这样防控最有效“杭州交通918关注”

2020-01-29   杭州交通91.8

1月28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在广州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


眼下,不断变化的数字、态势严峻的疫情,牵动着千万颗心。关于病毒从何而来、什么症状该去医院、疫情高峰何时到来……面对各种各样的疑问与忧虑,新华社记者28日专访了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高级别专家组组长钟南山。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 摄

疫情研判:还是局部大爆发

问:从仅湖北武汉一地发现,截至目前30个省份报告感染确诊病例,您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走势如何判断?它是一个多点局部爆发,还是一个大面积蔓延的态势?


钟南山:截至28日,全国报告确诊的病例4529例,在确诊的病例里,死亡病例106例,确诊病例病死率是2.3%。病死率并不是特别高,但传染性比较强。1月19日,我们特别提到了有人传人,特别是有医务人员感染。全国防控措施启动很快,抓住两个要害,一是发现早,二是早隔离,这是现在最原始也是最有效的办法。我们采取了比较积极的措施,但病例数还是增加的,从1月20日前后200多例到目前4000多例。它是什么态势?是全国大爆发、全国的多点爆发,还是局部大爆发?我的看法,还是局部大爆发。除了武汉以外,广东病例数属第二位,207例,我不太同意这是一个全国多点大爆发,现在还是一个局部的大爆发。


问:为什么确诊病例数在过去一周内出现陡增?钟南山:从近200例增加到4000多例,也就是一周多时间。原因很多,首先,病毒出现人传人,这是新发传染病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第二个很重要的原因是采用了比较积极的措施早发现,现在检测也比较及时。可能病例原来就存在,现在检测加快,一般3到4小时能够检测出来,可以及时诊断。


坚持早发现、早隔离

问:接下来,返程春运即将拉开序幕,这对疫病防控带来哪些影响?对于返程人员是否应该有排查措施?


钟南山:返程春运涉及差不多千万人数回流。但我不觉得返程春运是一个很大的问题。因为外头过春节了,如果延长几天假期,就超过14天了,要感染病毒的话,有病就有了,在当地治疗了,没感染也就没有了。现在的问题是从武汉再出去的人,还是要注意。前提是疫情不是全国性的大爆发,而主要是武汉和周围地区的大爆发。这些地区的春节往返,仍需十分注意。所以20日我提过“不去武汉,不出武汉”,后来武汉对交通也进行了很得力的管制,互相的感染就少了。


问:您预计疫情还要持续多长时间?

钟南山:当年SARS持续了差不多五六个月,但我相信这个新型冠状病毒不会持续那么长。因为我们在第三波疫情开始后,国家层面已经采取强力的措施,特别是早发现、早隔离,这两条做到了,我们有足够的信心防止大爆发或者重新大爆发。当然,我们很多科研攻关还在持续做。问:接诊患者的临床医生发现,一些患者并没有发热症状,怎么排查隐形的感染者或潜伏期患者?钟南山:有些病人发展会比较慢,潜伏的带病毒者有多大的传染性,需要做一些观察及研究。对潜伏的带病毒者还是要注意,在机场、在口岸、在铁路进行常规的体温检查,是需要的。不能只注意少数非典型的,什么办法都不能把它杜绝。对于症状不明显,或者说没有症状的人,我们要特别注意什么?要跟老百姓讲,凡是去过武汉或者接待过武汉来的人,或者你自己亲戚朋友有接触的话,可以做一些普查检测,现在我们的检查方法灵敏度、时效性都改善了,能发现这种类型的病人。

相信武汉这座英雄的城市

问:您认为目前武汉疫情防控取得了哪些进展,还将面临哪些风险点,应该如何应对?


钟南山:目前武汉最关键的是如何减少医院内的感染。医院要变成一个传染的主要场地,那不得了。因为医院是人群密集,很多人来了,到发热门诊来,互相传染是个大问题。这个工作需要全国来支持,同时武汉要建立一个相当于小汤山这种类型的医院,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说,假如病情传染控制不住,还往前发展的话,“小汤山”型医院是必须要的。在任何的情况下,医务人员首先要保护好自己,才能够很好地救治病人。这两天我的学生给我的信息,他们心情有很大的改变,现在他们觉得大家的斗志都上来了,全国支持他们。所以我觉得这就是一个劲头上来了,很多东西都能解决。全国帮忙,武汉是能够过关的。武汉本来就是一个英雄的城市。


必须始终坚持早发现早隔离

问:全国各地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一级响应,对此您怎么评价?结合抗击非典的经验,目前最需要借鉴的经验是什么?


钟南山:我还是那句话,公共卫生事件,包括过去的鼠疫、流感,埃博拉也是这样,都是不注意互相传染的问题。现在启动一级响应,目的就是减少互相感染的机会。所以现在很多人在家里、出外都戴口罩,尽量减少传染的机会,这些都是非常有效的措施。普通的外科口罩,它并不能够制止冠状病毒的进入,因为它的颗粒很小。但戴口罩是有用的,因为口罩是防止飞沫的传染,而这个冠状病毒主要是附着在飞沫上,它不会自己飞来飞去的。这些措施是合适的。


科研进展顺利

问:你也担任疫情攻关科研组长,目前进展如何?


钟南山:还是顺利的。对大多数医院大多数医生来说,当务之急是救治病人,尽量减少死亡病例,这是第一位的。科研是支撑,所以我们很多科研的工作要做,但是不能像过去那种严格的随机对照,是在医疗过程中观察一些新的治疗办法。我们也在考虑中医的作用,中医一开始就要介入,别到最后不行了才看。在广东就是这么做,在很多地方也这么做。科研的原则是什么?怎么样利用现有的一些比较有效的方法,有效的、安全的药物用在新的病症上。问:公众关心什么时候能够接种上新型冠状病毒疫苗?钟南山:疫苗是一个相对比较长的问题。我问过一些专家,满打满算各方面支持,要三个月到四个月,但是也可能这还不够,现在科技人员正在研究它的中和抗体。目前正在加快研究,还有就是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些更快的办法,这些都是科研的过程。疫苗还需要时间。问:今天最新的数据,全国治愈出院人数有60例,这意味着什么?钟南山:治愈出院的数量很快还会增加,很多出院患者是轻症的,有肺炎,但是没有低氧血症。我们现在非常关注危重症的患者,特别是这些患者常常合并一些基础病、慢性病,死亡率相对就高一些,平均年龄大概50到60岁,因为现在没有一个非常准确的统计。对于一些特别易感的人群要注意,要特别重视对他们的护理和治疗。


来源:新华社

审核:主编老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