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里出三瘾,家败人也亡,是哪三瘾,为何很多人把持不住

2023-05-05   临溪柚子

原标题:俗话说:家里出三瘾,家败人也亡,是哪三瘾,为何很多人把持不住

自古以来,人们都明白这样一个道理:忠言逆耳利于行,良药苦口利于病。知道此理的人虽然不少,可真正能做到的似乎并不多。这是为什么?实在是因为诱惑带来的刺激心理所致,从而让人不知不觉成为一种习惯。所以,旧时农村又盛行这样一俗语:家里出,家败人也亡。

所谓三瘾,即赌、酒、毒,绝对能拆家

其实,我们只要从字面就可以理解,所谓有"瘾头"的事情,通常都会是不好的,哪怕在最初它的出现是一种有利于人的行为,但因为久而久之成瘾的结果,导致了度上的把握不足,那也就成为有害的事情了。

而农家人常说的这"三瘾"是非常普遍的事,这三瘾中的部分行为不都是坏处,但所谓过犹不及,当成瘾,无法约束时,它的坏处就来了。

比如三瘾之中的第一瘾:喝酒贪杯。平时家人团聚也好,朋友聚会也罢,大凡有喜庆的事情,人们自然想到的都是喝几杯。可见,喝酒本身并不都是坏处,它能烘托气氛,促进人际交流。就算在医学层面来讲,少量饮酒也能让人血液流畅。

但问题在于,喝酒成瘾,不醉不休,这种情况之下,那就是饮酒伤身的范畴了。毕竟酒精这种东西,时间一长,量一过度,那就容易让人产生依赖,形成不自控。

这样的人不但办事办不好,身体也日渐衰弱。通常这样的时候,此人的口碑也就坏掉了,家庭不散也不可能和美,绝对的有害无利。

而容易让人上瘾的第二瘾就是赌博,世人皆言:小赌怡情,大赌伤身。所以,最初赌博这种东西是被称为娱乐节目存在的。几个关系不错,相互要好的朋友,一桌小牌,几句家常,是相当放松的过程。

但如果将这种娱乐提升到赌博的层面,那就不怎么好了,想着以不多的付出去博取最大的利益化,这基本都是赌博者的心态。

赌界有句话叫"十赌九输",今天赢了你不收手,明天肯定要输更多。如此一来一往,就只剩下沉迷于赌了。后果是什么,都不用说,人人皆知。

说白了,赌博的人还有一种心理:不劳而获。这种刺激本身就能吸引很多人,只不过它从来不是发家致富的途径。有多少人赌到妻离子散,有多少人赌到家破人亡,真是数不胜数呀。

最后是第:沾毒。毒这种东西,本身是自损八百,失人一千的行为,古代人多以吸食鸦片为毒。

这个时候的毒就单纯一些,至少它是一个自我伤害的过程,因为贩卖鸦片不是人人可干的事。因此,吸食鸦片的人最后是散尽家财,自毁健康。

而到了今天,毒品就更加广泛了,没有了鸦片之后,新型的毒品更让人欲罢不能。而且,一旦吸上毒,那种后果就是飞蛾扑火,不弄个玉石俱焚是无法收手的。这时候什么家人,身体,名声,一切都不重要了。至于犯罪,则是更加恶劣的行为,以毒养毒,为着自己吸食,而去推荐,寻找更多吸食的人,从而危害社会。

饱暖思淫欲,这一点也要关注

"三瘾"是农村人较为淳朴的经验总结,而且,因为他们生活的环境相对封闭,信息发达程度不足,自然也不会有太多的瘾头发展起来。但是,今天却不一样,这是一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而且农村也不再是过去的农村,网络已经让世界失去了距离。

在这样的情况下,防三瘾显然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这也就是说,昔日的老俗话是有一定道理的,可新生时代的产物也不能不防。

所以,个人认为,除了以上"三瘾"之外,黄瘾也是最伤人的。只不过,通常情况下,家庭被拆散的风险更大一些。

这是为什么?很容易理解,什么包二奶,什幺小三上位,这些都是黄瘾滋生的黑暗。一个人一旦有了一定的经济实力,就会产生饱暖思淫欲的心理。加之这个时候三观被很多人曲解,自然想要通过黄瘾来改变自我人生者颇多。

可试想一下,现代法规是一夫一妻制的,所以夫妻之间就是平等、平衡的家庭模式。但当家庭成员中一方出现了黄瘾,在外面或明或暗地与异性产生各种不正当关系时,这就势必触动家庭的稳定。明明和睦的一个家,很可能因为一个异性的出现而最终解体。

哪怕是有的夫妻最终选择了原谅,但内心真正的结也不可能打开。于是,这就导致夫妻双方相互的不信任,然后是离心离德的死亡式婚姻。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不要说没有幸福,受影响的还是下一代,他们从小心理上的阴影面积绝对不是外人可以测量的。

由此可见,虽然酒、毒、赌是让人走向家破人亡的道路,但黄同样也可以将一个家庭推进万劫不复之地。而之所以旧时的农村没有这一条,那也是可以理解的。

毕竟新中国成立之前,那是封建社会,男女关系本就处于不平等状态。而新中国成立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作风问题都关乎人的一生,因此人们总是谨慎异常。

可惜,当全新时代来临之后,精彩纷呈的生活让很大一部分人迷失了方向。有不想劳动就获得收益的,也有想通过享受便获取万贯资产的,更有人想用自己的身体去改变生活现状的。真的是生活很精彩,方法各种多,让人一不小心就容易走向深渊。

其实,当我们面对一些旧俗、谚语的时候,可能有不与生活相对应的时候,可如果真要静静地仔细思考一下,很多地方是相通的。不要小看了农村俗语这个层面,在它质朴的本性之下,展示给人们的都是生存的大智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