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日,网约车司机许良华打开App,开启新一天的接单模式。图/记者肖天健
【一位普通网约车司机,每天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活跃于城市的神经末梢,成为城市经济活动的见证者和参与者。他的经历,不仅仅是个体奋斗的缩影,更是湖南经济基础强壮、区域发展活跃的生动例证。
拓宽交通网络,壮大产业根基。湘江长沙至城陵矶一级航道建设项目、浏阳至江背高速公路项目、湘阴县虞公港铁路专用线项目……新年伊始,湖南集中开工8个重大交通项目,公、水、铁三种运输方式全覆盖,吹响冲锋号,“跑”出加速度。
项目建设全力以赴,城乡路网内畅外联,人民群众出行便捷。过去一年,湖南增强综合交通运输体系韧性,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力度,去年完成交通投资988.3亿元,为年度目标117.7%,为全省高质量发展发挥交通先行作用。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写进了湖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充分发挥长株潭核心引领作用,大力提升省域副中心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市州间产业联动,构建“一核引领、两翼支撑、多点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
有点忙。这是滴滴司机许良华对自己2023年的总结。穿梭在长沙大小道路、街头的许良华,不仅用忙碌感受到了出行这一年复苏的速度,鼓鼓的钱袋子也见证了这一年的充实与收获。
今年38岁的许良华,从事过汽车修理,也创业开过店,但结果并不理想。经历过风雨后,许良华开始思考,也变得更脚踏实地,开始寻找一个适合自己的工作。
2016年春节,开网约车的表兄来到许良华家走亲戚,聊起他工作上的事情,建议他试一试开网约车。经过一个多月的思考后,许良华下定决心,成为一名网约车司机。
“每次出车,基本上5分钟内就可接到单。”许良华说,从2023年春节开始,单就开始多了起来,走亲访友,朋友聚会的人多了起来。同时,网约车平台为了鼓励司机春节坚守岗位,补贴力度也很大。
由于春节出行需求的提升,2023年1月网约车市场复苏明显。交通运输部发布数据显示,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1月份共收到订单信息5.76亿单,环比上升14.1%。
“路上堵车少了,而且每天会收到很多乘客的新年祝福,感觉特别温馨和幸福。”许良华算了一笔账,春节期间每天能比平时多赚两三百元。
从初入行路线不熟的小白,不到半年时间,许良华就成为一名优秀的网约车司机,收获了很多乘客的点赞。
2023年,真正让许良华忙碌起来的是从“五一”小长假开始。“突然,单多了起来,根本跑不过来。”许良华深有感触地说,岳麓山、橘子洲、五一商圈、IFS国金中心、太平街、潮宗街等旅游景点是游客的热门打卡点,也是网约车需求最多的景点。
爱心红绿灯、粉红斑马线,网红城市长沙成为出行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2023年“五一”期间五一商圈“5天破500万人次”,一天有15000个预约名额的湖南博物院成为“最难预约的博物馆”,可每天接待20000人的文和友被网友称作“三大排队美食天王”之首……
随之而来的是租车、网约车等出行需求迅速增长。“平均每天跑20多单,收入达600元。”许良华介绍,来长沙旅游打卡、喝奶茶的年轻人特别多,占到乘客的70%以上。
如果说,“五一”是网约车的“小阳春”,“十一”假期则是网约车的“大阳春”。“感觉全国人民都来长沙了。”许良华说,单量、流水出现了同步增长,每天可跑30多单,收入达800元,已进入了“饱和”模式。“不仅是小长假,每逢周末,订单量就暴增。”许良华说。年轻人纷纷来长沙,吃小龙虾,喝茶颜,大家纷纷用吃“体验”长沙;打卡坡子街网红派出所、太平街、潮宗街,用玩“感受”长沙。
记者陈张书
来源:潇湘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