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秋雨做错了什么?老梁说他是假斯文,陈丹青对他也是颇有微词

2023-12-14   张桃子

原标题:余秋雨做错了什么?老梁说他是假斯文,陈丹青对他也是颇有微词

前言

余秋雨的名字,对国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他用自己的笔触,向读者勾勒出了中国文化的图样,让读者领略到了中国文化的魅力。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余秋雨的对文化传播的贡献不亚于于丹引发的“国学热”。

然而,余秋雨也很郁闷:收到别人的不理解与指责。就连王朔也凑热闹,说他就是写散文的云云。那么,余秋雨做错了什么?为何老梁说他是假斯文?陈丹青为何又对他颇有微词?

余秋雨的奋斗

余秋雨早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后来在散文上发力甚多,拿出了《文化苦旅》、《千年一叹》、《霜冷长河》等叫好又叫座的作品。人怕出名猪怕壮,余秋雨也不可避免的遭受到了非议。

以至于余秋雨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会受到多方指责。最为出名的两件“错事”,就是“诈捐门”和“含泪劝灾民”。老梁和陈丹青就拿过这两件事,做过相关评价。

老梁的毒舌

老梁点评公众人物,也是不怎么留情面。老梁认为余秋雨是一个假斯文的人,无论到哪里都是谦谦君子的形象,张口文化闭口文化,基本上就是文化的代言人。最为关键的是,余秋雨在担任青歌赛评委之后,“诈捐门”事件严重影响了他的声誉。

结合余秋雨的回应来看,诈捐门应为子虚乌有。余秋雨当年动用自己和妻子的两年多的薪水,捐了三个图书馆,书都是一本一本挑的,并没有经过中国红十字会。由此,有人查不到余秋雨的捐款记录就认为他是诈捐。实际上,当人们不断拿诈捐门说事的时候,书一本一本的运往灾区。

陈丹青也颇有微词

陈丹青向来以言不敢言之言闻名,抛出的一些观点总会令人感到不知所措。陈丹青与余秋雨私底下交往如何,我们不得而知,可二者同为文化界人物,陈丹青对余秋雨也颇有微词。

陈丹青表示,余秋雨像一个官员,跟他不是一路人。陈丹青指出,余秋雨在汶川地震的时候竟然含着泪劝灾区群众。在陈丹青看来,这些都是官员应该干的事情。因此,陈丹青失去了对余秋雨最后的尊敬。其实,文人都是悲天悯人的,关注的是天下苍生,多半都带有官员性质。实际上,余秋雨含泪是真的,劝灾民也是真的,只不过被媒体过分解读了,以讹传讹的就成了“含泪劝灾民”。

总结

余秋雨已经是74岁的老人了,早已过了古稀之年。余秋雨到了这个年龄,对于负面评论基本上无感。他对中国文化的贡献,在于让一代中国青年接受了文化启蒙,这一贡献应该是值得我们肯定的。至于老梁说他假斯文也好,陈丹青说他是官员也罢,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余秋雨还是余秋雨。

参考资料:

[1]余秋雨文化大事记.中国知网

[2]2020世界在望.庄佳龙

[3]《我就是我韩寒》.老梁看电视

[4]陈丹青作品潍坊之行访谈.徐青峰采访

[5]毕业季余秋雨:寻找远方的自己.开讲啦201508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