驴友的新年愿望清单里头,总少不了征服“XX之巅”的Flag。
临安公安供图
就比如这几年在平台上被称为“网红”的“浙西之巅”临安清凉峰,每年都有驴友尝试挑战,挑战不成,还“喜提”被困+罚款的“大礼包”。
为什么要罚款?因为清凉峰是自然保护区,不允许擅自闯入。
结果新年才过10天,又有3名驴友擅闯清凉峰看日出,日出没看着,倒是经历了难忘的一天。
菜鸟驴友邀网友“浙西之巅”看日出却被大雾困住了
这趟清凉峰之行,发起的是杭州小伙小王。
小王20来岁,刚迷上登山不到一个月,第一次登山就选了清凉峰。但他为了这趟旅行做了不少功课,不仅购买了专业的登山设备,还制作了攻略。
准备工作做完,他在网上发了贴,招募志同道合的同伴。很快就有两个杭州姑娘报了名。这俩姑娘年龄跟小王相仿,但登山的经验要比他丰富不少。
1月9日凌晨1点多,三个年轻人从山脚下的马啸银龙坞出发,还偷偷越过了自然保护区的围栏,徒步去清凉峰上看日出。
按照原定计划,他们准备凌晨上山,看了日出就下山各回各家,在山里停留的时间不长,没有提前准备多少干粮。
没想到,他们才山上不久就遇上了大雾。三人在人迹罕至的深山老林里迷失了方向,兜兜转转十几个小时,终于来到了清凉峰海拔1700多米的山顶附近。但此时的他们不仅精疲力尽,饥肠辘辘,连身上的照明设备电量也已告罄,早已没有欣赏美景的心情。
绝望之下,小王选择报警求助。
临安公安供图
救援人员翻山越岭找他们下山时三人已腿软
当天中午接近13点多,杭州市公安局临安区分局昌化派出所接到安徽警方转来的这则求助警情。
昌化派出所立即组织救援力量前往救援,同时联动拉狼行救援队等10余人携带救援装备赶赴现场。
派出所辅警傅亮,同时也是狼行救援队的队员,关于在清凉峰上救人,经验老道。“每年我们在清凉峰开展救援,至少有10次。”他告诉记者。
因此救援人员很熟练地与小王开启了位置共享:锁定三人的被困地点;也很熟练叮嘱:“不要随意走动,待在原地等待救援。”
但即便如此,这场救援也注定不轻松。清凉峰上岔路特别多,蜿蜒逼仄的山路深藏于茂密丛林与陡峭悬崖之间,看着就险。
经过4个多小时的跋涉,救援人员于下午5点半找到了3名蜷缩在树林中瑟瑟发抖的驴友。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山上气温逼近零摄氏度。
稍作休整,救援人员护送3人下山。小王3人只剩下满身的疲惫,连腿都软了。救援人员背着他们,再次翻越陡峭的悬崖,直到晚上9点多才安全回到山脚。
至此,小王三人长达21个小时的清凉峰之行终于划上了句号。
被救小伙发誓“不再爬”后续还将面临罚款
有惊无险地回到山脚,3人终于回过了神,连连向救援人员道谢。
“你们知道这里不让进吗?”
三人连连摇头,才意识到自己闯的祸不小。小王后悔地说:“以后再也不爬了……”
但事情没完,因为3人未经批准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相关规定,将面临相关的处罚。
事实上,这并不是近半个月里清凉峰发生的第一起驴友被困事件。
去年12月28日早上,两位驴友从安徽歙县擅自闯入清凉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还受了伤。经过历时7小时的搜救,终于在第二天凌晨2点获救。事后他们不仅被清凉峰保护区管理部门每人罚款3000元,还缴纳了1000元的救援费用。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自然保护区条例》规定,禁止任何人进入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
因科学研究的需要,必须进入核心区从事科学研究观测、调查活动的,应当事先向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提交申请和活动计划,并经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批准;其中,进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有关自然保护区行政主管部门批准。
未经批准进入自然保护区或者在自然保护区内不服从管理机构管理的单位或个人,由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责令其改正,并可以根据不同情节处以1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的罚款。
警方提醒,擅自进入未经开发的自然保护区不仅存在极大的安全风险,也极有可能会破坏保护区内的生态环境。因此警方也希望广大驴友能自觉维护自然保护区生态,不要以身犯险。
来源:潮新闻 记者 杨云寒 通讯员 纪绍彬 符栩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