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台海鲜甲天下

2023-11-07   幸福东台

原标题:东台海鲜甲天下

有一个地方

在东台市的最东端,东临黄海

是全市唯一的海洋渔业镇

也是江苏沿海开发的主阵地和主战场

素有“苏北小香港”之美誉

她就是号称“黄海之滨 璀璨明珠”的

—— 东台 · 弶港

幸福东台正陆续推出

东台4区14镇专题

全方位展示东台

自然风光、人文历史

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

区域总面积425平方公里

绿化覆盖率达37.6%

主要河流地表水质达III标准

空气质量指数达I级优等

系列专题之——东台弶港镇

01 _

经济社会平稳发展

全镇拥有工业企业40家,其中规上企业7家,2020年全口径开票销售44643.50万元,其中规上企业开票销售27352.67万元;实现财政总收入5971.58万元,一般公共预算收入3450.29万元;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6567.3元,保持全市前三,位居第二,最高的巴斗村达48500元;集镇楼房率82%,农村楼房率69%,人均拥有居住面积71平方米;2020年村居集体经营性收入2231.3355万元,村平达111.57万元,最多的镇海达578.76万元,最少的新海25.50万元。

02 _

自然资源得天独厚

南北海岸线长达85公里,海域面积95.69万亩。农业资源丰富,有海洋捕捞和养殖渔船573条,生态健康养殖面积35.14万亩,年水产品总产量90082吨,水产品加工总量39868吨,其中海水加工产品33627吨;种植业耕地面积22.35万亩,形成南有2.5万亩苗木带动、中有1.5万亩蔬菜支撑、北有1.2万亩甜叶菊唱戏的成片发展格局。水系发达畅通,有“六横”(红星河、方塘河、新东河、三仓河、东台河、梁垛河)“五纵”(东潘堡河、西潘保河、农干河、垦区干河、新东河)水网,集镇有“状元实业家”张謇遗留的三门闸,还风景秀丽的南北中心河。

03 _

文化底蕴绵远深厚

这里曾是中国人民海军起锚地,上世纪40年代,苏中军区海防团在这里不仅建立了“海上生命线”,还铸就了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敢作敢为、重情重义“红帆”精神,如今红帆文化成为弶港的鲜明“标签”,海防团纪念馆成为爱国主义和国防教育基地,新四军后方医院在姜墩村也留有遗迹。传统渔文化历久弥新,海鲜餐饮更是丰富多彩,大小店面100多家,“渔民号子”“渔民排斧”“采贝”先后入列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先后入列全国重点镇、国家级卫生镇、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江苏省苏北地区重点中心镇、江苏省十佳乡村特色旅游小镇,盐城市森林小镇,先后进入全国综合实力千强镇、盐城市域镇经济竞争力前30强。

众所周知

东台本港海鲜

味道鲜美 堪称一绝

特别是文蛤

更有“天下第一鲜”的美誉

小东不禁想考考大家

01

泥螺,产于东台沿海浅滩,贝壳椭圆形,薄而脆,壳口大,表面平滑,体肥,略带黄色,经漂洗去泥沙杂质,加糖酒料渍制而成。其肉细嫩,醇香鲜美,为佐餐助酒佳肴。民国18年(1929),东台郑佩记海味行精制“醉螺”,曾获江苏省地方物品展览会奖章。

02

鲳鱼是名贵海产鱼类之一,产自我市沿海,通称鲳编鱼,分银鲳、黑鲳两种。体形椭圆,侧扁,头小,吻稍突出,口小,背青色,腹部乳白,具有银色光泽。鲳鱼肉质鲜嫩,鲜食最佳,腌制或制成罐头均可,远销外省,并出口香港。

03

梅童鱼又名鲓鱼,东台沿海盛产,体长15厘米左右,体形近似小黄鱼,头大而圆钝,额部隆起,口大,尾鳍尖形,腹侧金黄,肉细嫩、味鲜,除了红烧,有的将鱼洗净,糊以面粉,油锅氽炸,其味尤佳。

04

梭子蟹属海产蟹类,头胸甲宽大,两侧长棘,略成梭形,味道鲜美,肉嫩可口,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东台沿海出产甚多。

05

蟛蜞蟹,也称“白一子”弶港醉蟹的主角原料,遍布于黄海滩涂的湿地之中,每逢盛夏,雷雨来临,便会爬出巢穴透气觅食。做法有:酒醉朋子蟹、面托白一子、年糕炒蟹、避风塘朋子蟹等。

06

蛤蜊又称四角蛤,产于我市蹲门口附近,贝壳略呈四角形,壳面具有同心环纹,生活在浅海沙滩中,深度一般5~10厘米,渔民在沙滩上发现其呼吸气孔,用小铁叉掘捕。常以清水烹饪,肉质鲜嫩。俗话说,菜花蛤子,就是指油菜花盛开的季节,就是蛤子最肥的时候。

07

鲥鱼是江苏省重点保护鱼类,因弶港海口与长江口相连,因此本港较常见。鲥鱼味道鲜美,一般采用清蒸带鳞的吃法。据说女子成亲的第二天要为婆家人煮鲥鱼,因鲥鱼的煮法特殊——不去鳞,这位女子为了吃时方便,便将鱼鳞用线一片一片地穿进来,系在锅盖里和鱼一起煮,这样便不会改变它的鲜味。

08

天下第一鲜“文蛤”。文蛤主要产于东台沿海一带,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质鲜美,性大凉,有人生吃,可败火。吃法多种多样:可将其作为主菜,以旺火爆炒;或作为配菜,调色提味;或把它斩成肉泥,辅之以面粉、鸡蛋、姜葱,煎成文蛤饼。

09

酒呛鲜虾。本港白虾洗净后,用白酒先醉,然后加白酱油、小胡椒、蒜花,味极鲜美。

10

小黄鱼俗称春鱼、黄花鱼,每年清明节前后进入东台近海产卵繁殖,鱼群主要集中在冷家沙以北,至麻菜垳南。小黄鱼肉质鲜嫩,适合清蒸,也可采用烧、煎、炸、糖醋等烹调方法。烧黄鱼时,揭去头皮,就可除去异味。具有的作用。

11

弶港沿海沙滩垳地上,每当潮水退干后,海葵三四步一棵,七八步一棵地贴在沙滩上。海葵味道鲜美,滋阴补阳,先用剪刀将海葵剪成小块,放在水里浸一小时左右,然后用手顺圈搅动。一会儿,剪成小块的海葵由软变硬,这时,沙泥已经洗净。适量地放点油、盐、生姜丝、味精,伴以豆腐或馓子同煮。

12

菁蛤俗称蚶子、杂色蛤,分布遍及东台沿海滩涂,潜居深度大于文蛤和蛤蜊,常呈簇状分布,个体大小似同蛤蜊,4~5月最为肥美,繁殖期为5~7月份。

NEXT

接下来,我们进入投票环节

你心中的弶港镇最美村

是哪一个呢?

巴斗还是八里?

赶快来投票吧!

1

巴斗村

巴斗村地处黄海之滨弶港镇,美丽渔村与红色传承水乳交融,自然风光与现代风貌相得益彰,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特色和样板。先后获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全国生态文化村、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示范村、省爱民固边模范村、省创新型社区、省休闲观光农业示范村、省民主法治示范村。

2

八里村

八里村东临黄海国家森林公园,西至潘堡河,南至弶港农场,是一个背靠平原,面朝大海,风光秀丽,交通发达的滨海村庄。1971年,东台从堤西地区迁移一万多名干群来此居住开垦,1980年因“八里风洼”名声在外,更名为“八里公社”。拥有独具特色的盐韵文化,红色文化,农耕文化,经历几次区域调整后,现为弶港八里村。2016—2019年先后获得“省级文明村”称号。

东台“十八子”风采

(已发布专题详戳上方图片)

@幸福东台 姊妹号集合,长按二维码关注。

监制丨小东 编审丨小鹿

主编丨小飞 编辑丨小猪